新产品产线设计的一些困惑 _ 工业工程网
本帖最后由 bityoyo 于 2009-3-17 16:54 编辑 </i>某产品有123456789……共16个工序,其中工序1和2都只需要1分钟就可以完成,工序3需要30分钟,工序4需要1分钟手工操作后再进行60分钟的机器处理,然后工序5,6……也是1分钟,工序7分为2个工位,A工位需要1分钟操作完成然后室温滞留半个小时左右再进行B工位操作,同样1分钟以后进行半个小时左右的滞留。然后室温滞留24小时后到C设备中进行处理D(其中C设备可以进行D处理和G处理,且同时可进行192个产品)然后再到另外一台功能相同的设备C’中进行G处理,D处理和G处理各需要1个小时,然后到现场进行测试J,工序15,工序16各需要1分钟。
同事给了我工位图和流程图,并大概给我讲了作业流程,1分钟是拟定的节拍时间(我觉得应该实际计算TT),让我确定需要买的设备和工装数量(需要的设备和工装已给出,我认为应该先规划生产方式,产线布局然后才能确定设备和工装以及料架和托盘等)。
我现在比较迷惑的地方是:多数工序生产时间特别短,而个别工序虽然时间长却能同时大量处理。为了使成个产线流动起来,连续起来,是否可以在瓶颈工序前后采用大量生产,比如1,2工序不间断生产,工序3一次性处理多个产品,类似的做法。但是这又违背了单件流……考虑混合生产,同时进行多种产品生产,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工人很少,产品种类也比较少,达不到开展混合生产的条件。但是规模肯定会越来越大,那么现在有必要一次做到位么?如果严格按照生产节拍走,工人可能多数时候就会闲着,又会有劳资问题……
第一次亲手处理IE问题,希望各位前辈,同行尽情给一些意见和建议。
如果我有描述不清楚的地方,请提出来,以便大家更好讨论。
PS:电子行业,主要进行一些焊接,组装和测试工作。SMT暂时不考虑http://www.chinaie.net/
工序图.JPG
kover (2009-3-18 13:13:12)楼主是不是可以先把Cycle time和Process time先行分开?
其次,是不是可以计算一下客户的需求?进而计算出一个参考的生产频率?再倒过来推,那些设备,至少应该买几台
再次,是不是可以考虑每台设备的成本,那些是可以多买一些的,哪些太贵了,只能买个一台两台的;
随后考虑一下流程图,哪些是可以做成单件流,那些是不得不放些库存的。
这之后就可以考虑具体的布局了,包括物流的走向,电,压缩空气,冷却水等等bityoyo (2009-3-18 15:46:04)产品只是要试生产。我也是第一次接触,再摸索,然后再改善。吉文 (2009-3-18 17:15:10)楼主所说的条件当中少了一点就是设备的生产能力。比如工序3用了30分钟是指设备生产能力还是人的生产能力,而对于保温之类的完全可以不考虑(只要保证保温在制品总数*生产节拍=需保温时间就行了)。对于设备处理能力或空间**导致批次处理能力达不到生产节拍的情况只能通过加大产能来保证了或就以它作为生产节拍的基数)spaceman (2009-3-18 20:21:12)机器加工的时间有点不太清楚 如果是机器加工一批加工60件 加工周期是60分钟 那就不太好利用流动生产spaceman (2009-3-18 20:25:27)机器加工的时间有点不太清楚 如果是机器加工一批加工60件 加工周期是60分钟 那就不太好利用流动生产futurepower (2009-3-18 23:24:47)问题是要考虑下面几点:
1.拉动率
2. 平衡率
3. 流动率
4. 稳定率
等几个要素来设计你的生产线独特 (2009-3-19 03:45:28)。。。。。。。。。。。。。。。。。。。。。。。。。。。。。bityoyo (2009-3-19 09:20:55) 7# futurepower
谢谢。刚毕业,理论运用倒实际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谢谢你们提的意见和建议。差距很大,但是会奋起直追,希望IEers都能开动大家的智慧。tooo (2009-3-19 10:54:48)客户节拍一定要先计算, 然后根据TT推算设备、工装应有的产能配置, 然后再考虑人、机, 人、人等的平衡,物料流转、WIP设置等, 耐心点,做过一次就比较清楚了。kover (2009-3-19 11:02:58)这些是IE的基本功啊,好好努力吧,楼主 如果你感觉我ID帅气,请粉我 本吊夜观天象,楼下肯定有帅哥美女出现⊙.⊙ 我在论坛打滚这么多年,所谓阅人无数,就算没有见过猪走路,也总明白猪肉是啥味道的。 没看完~~~~~~ 先顶,好同志 呦呦窃克闹! 楼主知道一个网站叫安迪国际么?用度娘SO一下吧 求粉~好人一生平安 LZ说的很不错 楼主出来我们一起玩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