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管理,读亦有道:14本主题图书点点评 _ 工业工程网
那个被《商业周刊》称为的“汽车行业,正被日本统治着”的时代早已不再,别忘了,通用汽车才是现在汽车产业中当之无愧的霸主。但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带给全球汽车制造业以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源自品牌塑造和商业文化,源自技术创新和意识**。其中,又不得不提丰田,作为一个汽车制造商,它在日本正以惊人的速度和{词语被屏蔽}厂家无以匹敌的架势扩大规模,进行金融购并以及制造出足以统治全球汽车工业的杰出车型。如今,丰田的生产管理取得了巨大的成果,销售业绩长期保持增长,它的标杆意义已经不再局限于汽车制造业,而是在许多领域成为卓有成效的领先者。商业世界遵从绩效为导向,讲究成败论英雄,于是很自然地,人们开始关注丰田,关注支撑丰田成功的管理方式,世界各大公司都在不遗余力地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詹姆斯•沃麦克(James P. Womack)和丹尼尔•T•琼斯(Daniel T. Jones),在《改变世界的机器》(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一书中,首次以“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为核心介绍丰田的生产方式,自此,一种直接以丰田命名的“丰田生产方式”(或称为“精益生产方式”)正式诞生,并陆续成为众多公司学习、借鉴的模板和作为全球化以及提高生产力的标准和尺度,这里面,包括了索尼、NEC、佳能、富士通等国际知名企业。
然而,究竟什么是丰田生产方式?对此,东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日本研究丰田生产方式的第一人藤本隆宏指出,人们对丰田生产方式的理解往往有三个层次:初级者认为是“减少库存”;中级者理解为“发现问题、提高生产率、提升产品质量”;高级者则认为“在为解决出现的问题而反复作业期间,没有问题会产生不安,大家都拼命地发现问题”。不管是哪一个层次,首先要肯定的是,丰田生产方式核心思想是“彻底杜绝浪费”,而贯穿其中的两大支柱是“及时化”与“自动化”。有两本书可作为我们全面且准确理解丰田生产方式的入门指导,一本是《丰田生产方式》(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版),另一本是《大野耐一的现场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这两本书都出自大野耐一之手,之所以选择他的作品,是因为大野耐一曾历任丰田董事、公司副社长,一手创造了超越“福特生产方式”的丰田生产方式。他构建了新式的经营思想,并以此指导产业实践,被称为“日本复活之父”和“生产管理教父”。对于丰田生产方式,大野耐一就曾精辟地归纳为:“必要的产品,只在必要的时间以最低的成本完成必要的数量。”至于在具体生产过程中运用的“零库存”理念、合理化思想、看板方式、提案制度、全面质量管理(TQM)、准时生产体制(JIT)、全员生产维修(TPM),都只是对这一根本思想的演绎、实践而已。
除上述两本书之外,机械工业出版社推出的“精益思想”丛书也是全面透露丰田核心竞争力的必读书目。它们是:弗雷迪•伯乐和迈克•伯乐的《金矿:精益管理,挖掘利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马蒂亚斯•霍尔韦格和弗里茨•K•皮尔的《第二汽车世纪》(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今井正明的《现场改善》(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约翰•德鲁等人的《精益之道》(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柿内幸夫的《现场改善入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若松义夫和近藤哲夫的《丰田生产力》、《丰田改善力》(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这些书或者围绕丰田公司重新解读其生产方式(包括其实施手段、手法),或者运用大量跨行业案例论证精益思想的重大贡献,或者以语录的形式普及精益管理、持续改善的经营理念。
其中特别要推荐《现场改善》和《第二汽车世纪》这两本书。前一本书的作者为日本改善学大师,他在书中指出:丰田成功的关键其实在于贯彻了Kaizen(持续改善)的经营思想。Kaizen是一个日语词汇,意指小的、连续的、渐进的改进,这一方法是指企业通过改进一系列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细节活动,如持续减少搬运等非增值活动、消除原材料浪费、改进操作程序、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产品生产时间、不断地激励员工。设计过程中确定的产品各功能和企业各部门的目标成本,是产品制造及销售过程的成本控制依据。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利用Kaizen来逐步降低成本,以达到或超过这一目标,并分阶段、有计划地达到预定的利润水平。正是因为如此,今井正明曾不无赞赏地写道:“观看运行中的丰田生产系统是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事情,工人们以清扫、分类、筛选、整洁4条为工作原则……丰田公司的装配厂有一种比较活跃的氛围,每个动作都有明确的目的,没有懒散现象,在一般的工厂你会看到一堆堆未加工完的零件,装配线停下来检修,工人站在那里无所事事。而在丰田,生产过程就像设计的舞蹈,工人看上去就像舞蹈演员:取零件,进行安装,检查质量……这一切都是在完美的环境中进行的。”丰田视浪费(不管是人力资源,还是生产成本)为莫大的罪恶,正如大野耐一所说:“只有使无效劳动(浪费)成为零而使工作的比例接近百分之百,才是真正的提高效率。丰田生产方式追求按需生产,因此,要将人员减少,以使多余的生产能力同所需求的生产量相吻合。”因此,要使Kaizen发挥最大功效,首要任务就是要彻底揭出无效劳动和浪费现象出来,并及时地予以清除。
而《第二汽车世纪》以美、日、欧有代表性的汽车企业为背景,集中研究了当今全球汽车行业普遍存在的效益低下的问题,揭示了效益下滑的根本原因,批评了单靠扩大产能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恶性循环的折扣促销手段,分析了传统的“预测驱动式”生产管理模式的弊端,同时创造性地提出了实行按订单生产(BTO)的“订单驱动式”生产管理模式以及缩短订货周期、提高顾客响应性的具体方法,进而从根本上杜绝过量生产,找到真正的利润源泉。出理论渊源上讲,BTO以丰田生产方式、精益管理思想为基础,但进一步丰富了其主题和内涵,它不再局限于制造环节,而是延伸到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全过程,且重点放在对顾客的响应时间上。这一理论无疑是对精细生产的观念改造。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选择丰田生产方式或及其演变而成的精益管理的企业都能成功。早在1999年9月,哈佛商学院的肯特•鲍恩(H. Kent Bowen)教授就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题为《夺回制造业的主导权》的研究报告,指出:丰田公司具有其独特的DNA,并不是{词语被屏蔽}企业能够轻易效仿的。丰田模式的成功一大半得益于日本自古以来形成的文化、生活方式、制造业的传统以及农耕民族的特性等等。当然,也少不了大野耐一对这些制造业传统以及思想观念的变革。几年后,肯特•鲍恩又在该杂志上发表《破译丰田生产体系的DNA》的文章。在该文中,他首先提出丰田生产方式的一个明显的悖论,即一方面,在丰田工厂中,每一项作业活动、每一处工作衔接和每一条流程路线都是硬性规定的,不容许出现任何偏差;另一方面,丰田的生产运作又具有极强的柔性和灵活性,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和环境的变化迅速做出调整。经过历时4年的对丰田40多个工厂的考察和深入研究,作者发现破解这个悖论的关键在于:丰田的运作可以被视为一系列严格控制下的实验。每当制订一项流程规定时,丰田制订的实际上都是一系列假设,这些假设可以通过实践加以检验,在实践中不断得以改进。这种科学方法在丰田已经根深蒂固,丰田造就了人人都是科学家的一个生产组织。在这里,丰田生产方式或精益管理实际上又再一次被归结到了一个点——持续改善,即Kaizen。
在对丰田生产方式或精益管理有大致了解之后,我们也发现,目前在市面上看到的相关主题的书大多把“丰田生产方式”和“精益管理”混为一谈,或根本不加区分地使用“持续改善”与“精益管理”一词(都想当然地认为“精益管理”就是“持续改善”,只是称谓不同)。如吕建中和于庆东编写的《精益管理——21世纪的标准管理模式》(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杰弗里•莱克的《丰田汽车案例——精益制造的14项管理原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等。根据个人的阅读积累,我认为,“精益管理”与“持续改善”含义大体趋同,毕竟前者是对后者的延续和发扬。两者略有不同的是,“持续改善”更多被局限于汽车制造业,被认作是“丰田生产方式”的别称或日本人的专利。而“精益管理”更体系化,更多元化,它的现场发掘并解决问题、将质量建立在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持续改善的理念不仅能应用于各行各业,而且还适用于不同地域、不同国家。洛客 (2008-7-11 09:07:37)TPS 的基础是 TQC (TQM),而 TQM 则注重 Kaizen (continuous incremental improvement - PDCA),随时随地,每一位员工。
Lean Six Sigma 只是采用一些 TPS 的方法和工具,如 JIT, 5S, 3M (waste elimination), SMED, ... 等。但因为它是项目-based, (discrete and sporadic),sponsor + RBB + BB + GB + members, 随时可以中断。所以,采用 LSS 所得的效益是永遠比不上 TPS 的。 工业工程值得分享 十几年的网站了 很不错 - -。。。支持一下 有竞争才有进步嘛 难得一见的好帖 据说云鲸智能的拖地机很不错 难得一见的好帖 谢谢,资料不错 支持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