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生 发表于 2010-10-2 09:31:16

09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串讲资料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大学语文》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除中文专业以外其他专业的公共必考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语言文学水平和写作能力而设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
  《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应充分体现语言文学基础课的性质,注意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中国古代、现代和外国文学作品选以及语言、写作等课程的区别,注意与非中文专业开设的应用性文体写作课程相区别。在整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科体系中,《大学语文》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性文化基础教育职能。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在高中语文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学应考者的人文素养、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并为学好各类高等教育专业和实施通才教育打下良好文化基础。
  (一)学习、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培养现代人文精神。
  (二)阅读、分析精选的古今中外作品名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
  (三)借助精选名篇的潜移默化和示范效应,提高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写作能力。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包括语言文学知识、作品阅读分析和作文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如下:
  一、语言文学知识部分
  (一)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的考核,应从阅读理解课文的需要出发,只对本教材中所出现的字词、语句的含义进行解释,不作语法方面的分析。(文言文)
  1.解释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主要是辨识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特别注意掌握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
  2.解释含有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的词组或短语。这些常见文言特殊句式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用、被动句式、倒序句式。
  3.解释现代语体文中常见的疑难词语。
  (二)文学知识
  《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知识,主要指的是作家作品基础知识和文体基础知识。作家作品基础知识考核,以每篇作品前的作者或专书简介为依据;文体基础知识考核,以教材中四篇文体简介文章中所涉及的知识为依据。
  1.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内容,包括作者所属朝代或国别,重要作家的政治主张、文学主张、文学史地位和主要代表作。
  2.阅读《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理解下列名词术语,并能结合教材选篇中的材料予以辨识: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类别: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论证方法:归纳法(含例证法)、演绎法、比较法(包括对比法、类比法)。
  驳论着眼点:驳斥论点、驳斥论据、驳斥论证。
  3.阅读《记叙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理解下列名词术语,并能结合教材选篇中的材料予以辨识:
  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平叙。
  人物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环境描写: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在叙事中抒情、在议论中抒情。
  议论方式:夹叙夹议、叙后评议。
  4.阅读《诗歌的抒情方法》一文,理解下列名词术语,并能结合具体作品予以辨识:
  古代诗歌文体:楚辞、汉乐府、乐府旧题、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慢词、小令。
  抒情方法:直抒胸臆、意象表现;借景抒情(包括自然天成、融情入景、移情于景、因情造景)、借事抒情、借举止抒情、借比喻抒情、借象征抒情、借典故抒情。
  5.阅读《小说的艺术特点》一文,结合具体作品,理解下列名词术语: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人物形象:性格特征、个性特点;人物描写方法。
  心理刻画:直接心理描写、间接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表现方法:倒叙方式、前后照应、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对比、铺垫、烘托、反衬、类比、象征等。
  二、作品阅读分析部分共55分
  散文部分占28分。议论文部分8分,记叙文部分20分。诗歌部分18首诗占20分。小说占7分。
  (一)散文中的议论文,共27篇文章议论文10篇,记叙文17篇。27篇中还可以做一个分类:其中文言文包括议论文和记叙文共12篇,现代文12篇这些是(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有3篇。
  1.议论文总体考核要求:
  归纳文章的分论点和中心论点。
  认知文章所用论据的类别及其所证明的论点。
  辨识文中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和驳论着眼点。
  识别文中所采用的比喻、比拟、排比、对偶、层递、设问、反诘等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主要表达作用。
  2.10篇议论文的具体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
  (1)《寡人之于国也》
  文章的特点:
  第一自然段:讲孟子的名字和历史时期、孟子的主张、孟子的倡导。
  第二自然段:讲孟子文章的特点:1.采用欲擒故纵的手法2.用各种个样的比喻来增强论辩的形象性和说服力3.有大量整齐、对称的排偶句
  关于《孟子》这本书
  共有7篇组成,作者:孟子和他的学生万章等人共同编写。孟子是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
  概括本文所体现的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体会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归纳文章的层次内容,理解本文以“民何以才能加多‘为线索展开论说的结构特点,体会孟子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艺术。
  指出文中的比喻,说明其比喻意义,理解孟子散文善用类比法说理的特点。
  认知文中的排比句,说明其表达作用。
  (2)《秋水》(节)
  作者庄子,名周,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代表人物,后世把他和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
  庄子的文章想象丰富,笔调恣肆,辞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
  理解本文“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中心论点,体会其现实意义。
  理解文章自始至终贯注着人的认识要受到空间、时间、后天教育限制的观点。
  认知本文以寓言方式说理、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艺术特色。
  说明文章开头景物描写对表达主旨所起的作用。
  认知文中的比喻句,说明其比喻意义,体会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
  认知文中运用类比法、对比法、例证法进行说理的地方,理解例证与喻证的主要差别。
  认知文中的排比句,说明其表达作用。
  认知文中的反诘句,体会反诘是更有力的肯定。
  (3)《五代史伶官传序》
  识记本文是一篇史论。
  理解文章“国家盛衰、兴亡的关键在人事‘的中心论点。
  说明全文通过对比进行说理的方法。
  认知文中的历史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理解并记住“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等格言名句。
  (4)《论毅力》
  认知本文的总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理解作者所强调的核心观点是“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
  说明全文通过正反对比进行说理的方法。
  认知文中的层递句式,说明其表达作用。
  认知文中的比喻,理解其比喻意义。
  (5)《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理解演说中“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三大教育思想。
  指出演说的针对性,体会其现实意义。
  理解“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的内涵,体会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的理念。
  指出文中运用对比论证方法的地方,体会演说有破有立、观点鲜明的特点。
  体会本文情理并重、恳切告诫、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的演说风格。
  认知本文亦文亦白、言简意赅的语言特点。
  (6)《容忍与自由》
  认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理解“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是不能容忍的心理根源。
  理解“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是不正确的态度。
  认知文中的主要事实论据,说明其所证明的论点。
  体会本文从自己的经验教训说起、以典型实例为依据、深入浅出、明白清楚的说理风格。
  (7)《咬文嚼字》
  认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认知文中的实例论据及其所证明的论点,理解本文所擅长的归纳论证方法。
  认知文中的理论论据及其所证明的“文贵创新‘论点,理解本文所运用的演绎论证方法。
  认知文中“月轮‘、“月晕‘的比喻意义,体会文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的不同特点和作用。
  (8)《吃饭》
  概括各段的中心旨意,理解文章的总论点是揭示、嘲讽隐藏在“吃饭‘背后的名实背离、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
  认知本文所提倡的“和而不同‘社会理念。
  认知文中将吃饭、艺术、政治连类生发的地方,体会本文善于联想的特点。
  认知文中的比喻句及其比喻意义,把握本文精于类比的论证方法。
  认知文中的引征论据及其含义,体会本文广征博引、妙趣横生的特色。
  (9)《我的世界观》
  体会“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人生观的深刻意义。
  理解“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这句话的自律和宽容内涵。
  体会作者献身于科学、艺术奥秘的“深挚宗教情感‘。
  体会本文清纯朴实、深刻锐利、坦诚自然、洞明清晰的为文风格。
  (10)《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理解主观臆断、自我中心主义和狂妄自大是产生愚蠢见识的根源。
  理解坚持科学认知态度和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是避免愚蠢见识的基本方法。
  理解树立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观念是克服愚蠢见识的根本途径。
  指出文中的例证及其所证明的论点。
  体会本文通过“我‘与“你‘的“对话‘口吻展开说理的效果。
  指出文中的假设句,说明其表达作用。
  (二)散文中的记叙文
  1.记叙文总体考核要求:
  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概括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认知文章的记叙方式。
  识别文中的人物描写方法。
  理解文中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的作用。
  理解文中所运用的对比、铺垫、烘托、象征等表现方法,说明其表现作用。
  辨识文中所采用的比喻、比拟、排比、对偶、设问、反诘、层递等修辞手法。
  2.17篇记叙文的具体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
  (11)《冯谖客孟尝君》
  理解文中“尽烧债券‘情节所体现的传统民本思想。
  概括冯谖、孟尝君的性格特征。
  认知本文主要以行为、对话刻画性格的人物描写方法。
  理解本文主要采取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方法展现冯谖的形象。
  说明本文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的整体构思艺术。
  (12)《垓下之围》
  概括本文所体现的项羽的性格特征。
  理解司马迁对项羽的历史评价。
  概括文中的三个场面描写及其表现作用。
  指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及其表现作用。
  (13)《张中丞传后叙》
  概括许远、张巡、南霁云的性格特征。
  认知本文议论与叙事紧密结合的特色。
  理解文中为许远辨诬的驳论着眼点和论证方法。
  辨识文中刻画张巡、南霁云形象所采用的肖像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诸方法,并说明其表现作用。
  认知文中的相互映衬和侧面烘托方法,说明其表现作用。
  (14)《种树郭橐驼传》
  认知这是一篇借为人立传的形式生发议论的寓言性传记文。
  归纳文章的中心旨意,体会文中所体现的民本思想。
  理解本文的整体类比方法,指出文中诸多类比之处。
  指出文中的对比手法,说明其表达作用。
  说明本文详略得当、前后照应的剪裁艺术。
  (15)《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理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原因,体会这一变革的必要性。
  体会本文所体现的抓住关键、重点击破、耐心说服、以理服人的改革成功途径。
  认知本文主要通过对话展开说理、刻画人物的表现方法。
  比较赵武灵王与公子成的不同观点,体会变革精神的普遍意义。
  (16)《前赤壁赋》
  识记这是一篇文赋,继承了赋体主客对话的形式特征。
  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体会苏轼适意自然的人生哲学。
  把握本文“乐——悲——乐‘的情感变化线索。
  指出文中描绘江水、明月、清风的写景句,说明景物描写与抒情、说理的关系。
  理解文中主客对话实质上反映了作者思想中两个对立的方面。
  说明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洞箫声,有什么表现效果。
  (17)《先妣事略》
  概括本文的情感内容。
  归纳母亲的性格特征:勤劳,简朴,待人厚道,严与教子。
  认知本文语言简洁省净、情感含蕴多藏的叙事特点。
  指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及其表现作用。
  体会本文作者不动声色而读者却深受感动的艺术特色。
  (18)《马伶传》
  理解本文学习生活、精益求精的中心思想。
  认知作者讽刺当朝权奸的意图。
  识记本文的倒叙方式及其作用。
  把握本文剪裁详略得当的特点。
  说明文中第一次技艺较量的场面描写的特点及其作用。
  (19)《西湖七月半》
  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对各类游客看月的情态描摹刻画,嘲讽了达官显贵附庸风雅的丑态,和市井赶凑热闹的俗气,标榜文人清高拔俗的情趣。
  比较五类人的游湖心态,体会作者的情感倾向。
  指出文中写人的传神语句,说明其表现作用。
  把握文中的场面描写和气氛营造。
  体会本文的嘲讽意味和调侃笔调。
  (20)《秋夜》
  认知这是一篇散文诗。
  说明本文揭露了什么、歌颂了什么、同情了什么、祭奠了什么,体会作者的战斗精神和博爱胸怀。
  指出文中的象征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指出文中采用拟人化手法的地方,说明其表现作用。
  (21)《香市》
  文章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追忆往日香市的热闹,第二个部分是写今日香市的凄凉、冷落。
  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通过浙江乌镇香市今昔变化以小见大写出了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的日益凋敝以及对市镇的影响,说明了旧中国由封建经济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转变并没有给农村带来发展和繁荣。
  理解本文主要通过香市昔盛今衰对比来表达中心思想的写作方法。
  说明文中是用反衬手法来凸现重兴香市的冷落景况。
  概括文章开头关于往昔香市热闹情景的场面描写的层次内容。
  理解文章结尾作者的一句话“往日的香市简直是儿童们的狂欢节‘,披露香市主角转移情况的深刻含义。
  (22)《爱尔克的灯光》
  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作者通过“长宜子孙‘四个字,引发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思索,只有冲破旧的家庭,旧的礼教,到广大的世界中去,这才是光明的路。
  指出文中三次出现的“灯光‘的象征意蕴:一是故居的昏暗的灯光,是旧家庭旧礼教走向没落、崩溃的象征,第二种灯光是爱尔克的灯光,象征着旧生活的悲剧和希望的破灭,最后我心灵的灯,是作者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追求的象征。
  理解对姐姐的悲剧的回忆,与文章中心思想的关系。
  把握本文以灯光为线索,将叙事、抒情、议论溶为一体,情感浓烈,充满着动人力量的写作特色。
  (23)《纪念傅雷》
  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歌颂象傅雷一样的知识分子坚持真理,刚直不屈的优秀品格。
  认知文中所写傅雷的三次“怒‘,表现傅雷的性格特征,刚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理解本文叙后评议的内涵,体会傅雷刚直性格的现实意义。
  体会本文短小精悍、质朴深情的风格。
  (24)《哭小弟》
  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体会文章结尾由哭小弟到哭蒋筑英、罗健夫的意义。
  认知本文以“哭‘为线索,将叙事、抒情、写人相交融的总体特点。
  指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说明其表现作用。
  认知本文的叙述方式,理解文章将多方面材料切成块状、交叉垒积的结构方法。
  (25)《都江堰》
  概括本文四部分的大意,体会都江堰的文化内涵。
  认知文中运用对比、象征、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的地方,并说明其意义。
  (26)《我与地坛》
  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大意,归纳全文中心思想。
  识别文中通过行为描写、心理描写、侧面烘托三种方法表现母爱的地方。
  理解本文运用象征手法的地方,说明其象征意义。
  辨识本文第三部分将排比、类比、象征结合在一起的特点。
  识别文中采用比喻、比拟修辞手法的地方。
  (27)《蚂蚁大战》
  理解本文的人类社会象征意义,体会战争给人类生命和精神造成的深重灾难。
  指出文中将蚂蚁之战与人类战争相类比的地方,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认知本文将群蚁大战的场面描写与红黑三武士对决的典型形象相结合的谋篇方法。
  把握本文观察细致、描绘生动、寓意深远的总体特点。
  (三)诗歌
  1.诗歌总体考核要求:
  理解作品的情感内容。
  认知作品所运用的抒情方法。
  结合典型诗句,辨识借景抒情中的自然天成、融情入景、移情于景和因情造景。
  辨识作品中的主要修辞手法及其表现作用。
  2.18首诗歌的具体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
  (28)《蒹葭》
  认知本诗的中心意象“在水一方‘及其两种境况,体会追寻者的执著、惆怅心情。
  理解“在水一方‘的普遍象征意义。
  说明本诗重章叠句、一唱三叹并层层推进的形式特点。
  体会本诗将具体事实虚化、意境扑朔迷离的朦胧美。
  (29)《湘夫人》
  识记本诗是根据楚地祭祀水神乐歌改编而成的。
  认知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湘君,表现他对爱情幸福的执著追求。
  试梳理诗中湘君的心理活动流程。
  理解本诗期约不遇的悲剧情景渗透着屈原遭流放时的忧伤心情和对理想的向往。
  认知诗中的多种抒情方法。
  辨识诗中景物描写的融情入景和因情造景。
  认知诗中描写布置新房时所用的铺陈手法。
  (30)《陌上桑》
  认知本诗是由民间流传的“赞美女‘、“桑林戏‘、“夸女婿‘三类故事改编联袂而成的。
  概括罗敷的性格特征,理解这是一首美女赞歌,体会其中“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民间风情。
  认知本诗的极力铺陈、侧面烘托手法。
  体会本诗的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
  (31)《饮酒》(其五)
  识记这是一首田园诗。
  理解全诗抒写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忘世、忘我、忘言的心境,认知“心远‘是全诗的诗眼,体会其中适意自然的人生哲学。
  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自然天成特点。
  说明诗中“而‘字的转折意味和“见‘字的无意心态。
  (32)《行路难》(其一)
  概括本诗的情感内容,体会诗人心情的起伏跌宕。
  指出诗中借典型举止抒情的诗句,说明其表现作用。
  指出诗中借象征抒情的诗句,理解其象征意义。
  指出诗中借典故抒情的诗句,说明其表现作用。
  (33)《秋兴八首》(其一)
  概括本诗的情感内容。
  理解“他日泪‘、“故园心‘的内涵。
  辨识诗中融情入景与移情于景的诗句。
  说明诗中“开‘字和“系‘字的双关语意。
  认知诗中对偶工整的诗句。
  (34)《长恨歌》
  认知这是一首抒情色彩浓郁的叙事长诗。
  理解本诗的双重主题及其侧重点。
  概括李、杨两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说明本诗整体构思注重心理描写和浪漫色彩的特点。
  指出诗中融情入景和移情于景的诗句。
  指出诗中借典型神态举止抒情的诗句,说明其表现作用。
  指出诗中的比喻句,说明其比喻意义。
  (35)《早雁》
  认知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是托物言志。
  认知本诗整体运用象征手法抒情达意,体会“言在此、意在彼‘的诗性特点。
  分别概括本诗四联的大意,归纳全诗的情感内容。
  指出诗中的对偶句,并比较其不同之处。
  (36)《虞美人》
  概括全词的情感内容。
  分析“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抒情心理,理解本词以良辰美景抒写痛苦之情的特点。
  说明“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双重寓意。
  认知诗中借比喻抒情的诗句,说明其表现作用及艺术效果。
  (37)《八声甘州》
  理解这首词是抒写羁旅行役之苦,把握其中“苦‘的主要内涵。
  认知本词上片是借景抒情,下片是借事抒情。
  认知“红衰翠减‘用的是借代修辞手法。
  体会“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的情感内容。
  认知“不忍登高临远‘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分析下片的心理活动流程,理解其由己及彼、再由彼及己的婉曲抒情笔法。
  (38)《鹧鸪天》
  认知这是一首悼亡词。
  理解这首词处处关合生者与死者双方的构思特点。
  指出词中借象征抒情寓意的语句,说明其隐喻意义。
  认知词中运用典故的语句,说明其寓意。
  指出词中借典型举止抒情的语句,说明其表现作用。
  (39)《声声慢》
  理解这首词主要是抒写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生活境况和几近绝望的哀痛心情。
  认知这首词主要是通过描绘暮秋景物来借景抒情。
  体会词中“三杯两盏淡酒‘、“晚来风急‘、“雁过‘、“旧时相识‘、“黄花‘、“梧桐细雨‘诸意象的情感内涵。
  认知词中的错觉意象和自喻意象,分别说明它们的表现作用。
  认知词中两个直抒胸臆的呼告句,说明其艺术表达效果。
  说明开头14个叠字的三层指向及其统领全词的作用。
  (40)《摸鱼儿》
  理解这首词主要抒写词人对国运危迫的焦虑和报国无门的悲愤。
  认知本词上片是借暮春景物抒情,下片主要是借典故抒情。
  认知本词整体用比兴手法,以象征达意。
  认知上片的中心意象是“春又归去‘,下片的中心意象是“佳期又误‘。
  体会上片中“春又归去‘、“几番风雨‘、“落红无数‘、“天涯芳草‘诸意象的象征意蕴。
  理解“画檐蛛网‘的词人自喻意义。
  说明下片中所用典故的意义。
  (41)《一句话》
  概括这首诗的情感内容。
  理解“咱们的中国‘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
  辨识“火‘、“火山‘、“火山爆发‘、“霹雳‘的象征意义。
  认知诗中的反复句,说明其表现作用。
  (42)《再别康桥》
  概括这首诗的情感内容。
  从情景交融互渗的角度,体会本诗的意境美。
  认知诗中的比喻及其比喻意义。
  体会“西天的云彩‘和“彩虹似的梦‘的象征意味。
  从句式、节奏、韵律几方面体会本诗的建筑美和音乐美。
  (43)《雨巷》
  认知这是一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
  从日常生活、现实斗争和抽象理念三个层面体会这首诗的丰富蕴含。
  理解“丁香姑娘‘、“雨巷‘、“独自彷徨‘、“颓圮的篱墙‘、“雨的哀曲‘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体会本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意在言外、韵味无穷的意境美。
  体会本诗句式、节奏、韵律的音乐美。
  (44)《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归纳本诗的情感内容。
  概括诗中四个意象群的大意,体会“蜗行‘、“希望‘、“黎明‘、“沸腾‘逐层推进的祖国形象。
  认知全诗运用象征达意的方法。
  体会全诗将“我‘和“祖国‘交融一体的特点。
  (45)《我愿是一条急流》
  认知这是一首爱情诗,体会诗人对待爱情和事业的态度。
  认知这首诗通篇借比喻抒情。
  理解诗中10个比喻的喻义,以及两两对应的关系意义。
  体会全诗意象生动丰满、比喻鲜明奇特的特点。
  (四)小说
  1.小说总体考核要求:
  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概括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个性特点。
  认知作品的叙事方式。
  认知作品的主要表现方法。
  结合重要段落,认知其中的人物描写方法。
  结合相关作品,体会环境描写与人物性格、主题思想之间的关系。
  2.7篇小说作品的具体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
  (1)《婴宁》
  认知“爱笑‘是婴宁的个性特点,自然天性是她的主要性格特征。
  认知婴宁的性格有一个转化过程,并从而理解小说昭示人类困境的主题思想。
  理解小说的表层叙事线索是王子服遇美女、寻美女、娶美女的经过,内里推动情节发展的机杼却是鬼母养狐女、教狐女、嫁狐女的过程。
  理解鬼母形象在小说结构和主题表达上的作用。
  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来说明环境描写与婴宁性格的关系。
  体会小说中“花‘的类比象征意味。
  (2)《宝黛吵架》
  理解宝黛吵架的实质和普遍意义。
  把握宝黛吵架的主要特点是“假情试探‘。
  认知本篇主要采用了直接心理描写方法,并说明其表达作用和必要性。
  理解“两假相逢,终有一真‘、“不是冤家不聚头‘、“人居两地,情发一心‘的画龙点睛作用。
  (3)《断魂枪》
  理解小说开头社会环境描写的意义和作用。
  概括沙子龙、王三胜、孙老者的性格特征,并进而说明他们在社会大变动中的心态。
  理解人物性格差异之间的相互映衬作用。
  认知小说主要是通过肖像描写、对话描写和行为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指出文中的比喻句,说明其表达作用。
  (4)《哦,香雪》
  理解火车开进台儿沟的时代特点和象征意味。
  概括香雪的性格特征,体会作者对香雪形象的复杂感情。
  认知小说突出中心画面的整体构思特点。
  指出文中通过人物举止描写、自然景物描写、典型事物描写来揭示人物心理的地方,并说明其艺术特点和表现作用。
  (5)《金鲤鱼的百裥裙 》
  概括小说的主题思想。
  理解金鲤鱼悲剧的主客观原因。
  认知小说的倒叙方式,说明其作用。
  认知小说以百裥裙为叙事中心线索的独特视角,并说明其作用。
  理解作者描述孙女的天真和儿子的反抗,是为了对比和烘托金鲤鱼的悲剧命运。
  体会小说行文不动声色、内涵深微动人的风格特点。
  (6)《苦恼》
  认知车夫姚纳苦恼的内容,概括小说的主题思想。
  说明这篇小说以小见大的总体特点。
  指出文中将人与马相类比的地方,说明其表现作用。
  指出文中将人与马相对比的地方,说明其表现作用。
  举例说明作者善于通过对话、行为和肖像描写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特点。
  (7)《麦琪的礼物》
  概括小说的主题思想,说明作者以“麦琪的礼物‘为标题的用意。
  认知小说“一虚一实、双线并行‘的结构特点,说明其艺术效果。
  以文中的某些段落为例,说明作者善于通过外在表情、行为描写来显现人物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的特点。
  认知本文“含泪的微笑‘创作风格和幽默诙谐的语言特色。
  三、作文部分
  写作水平是大学语文课程的考试内容之一,考核方式是写一篇短文。
  作文主要是考核自学应考者的书面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对自学应考者思想修养、认识能力、生活积累和语文水平的综合检验。
  作文考核的基本要求是:思想内容正确,中心明确,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文字通顺,标点正确,书写工整,行款合乎规范。
  自学应考者应当通过学习教材中的范文和课外阅读来提高写作能力,练习的重点应放在培养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的能力上。
  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关于考核目标表述用语的说明
  本大纲不仅将考试内容落实为具体的考核点,而且用特定的表述用语,规定了对这些考核点的能力层次要求。本课程全部考核点的能力层次,大致划分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级别。在前面各考核点的表述中,大致上与这四个能力层次相应的可测量表述用语是:
  属于识记能力层次的有:识记、记忆、指出、写出等。主要指的是对作家作品知识、文体知识的记忆,对词语解释、修辞手法的识记。
  属于理解能力层次的有:认知、理解、归纳、概括等。主要指的是对作品论点、主题思想、情感内容的理解、归纳,对论证方法、叙述方式、人物描写方法、抒情方法、结构特点,以及其他艺术特点、表现方法的认知、概括。
  属于简单应用能力层次的有:识别、辨识、说明、体会等。主要指的是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对相近概念的区分、对现实意义的领悟、对各种表现方法的艺术效果的体会等。
  属于综合应用能力层次的是:作文。
  二、关于教材的规定
  自2007年4月起,大学语文课程全国统一命题所依据的教材是:《大学语文》(2006年新编本),徐中玉、陶型传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统一规定为4学分,不再有“本科(6学分)‘、“专科(4学分)‘之分。原有的两本教材不再作为自学考试用书。
  三、对个人自学与社会助学的要求
  个人自学大学语文,首先要认真阅读本大纲,明确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以提高学习效率;然后要结合大纲规定和教材中的“提示‘,认真攻读每篇作品和四篇文体简介文章,以理解课文和把握要点;同时要善于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材料进行内容和方法分析,努力将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有条件者,应参加辅导班听老师讲解,并选取一本好的辅导书作参考。自学者应在熟悉课文、归纳要点、理解术语、分析材料上多下工夫,不要一味地死记硬背现成答案。
  社会助学者应认真钻研考试大纲和教材,明确考试要求,以便对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应引导应考者认真攻读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要点、难点。要善于通过典型实例来解释名词术语,以达到应考者能举一反三的效果。要善于进行作品重要段落的综合分析,以提高应考者的实际应用能力。要善于通过作品分析来提高应考者的阅读能力、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并帮助他们避免自学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偏差。
  四、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一)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应与大纲、教材保持一致。考试内容不得超出大纲规定的范围,能力层次不得高于大纲规定的考核目标。除作文外,其他各类试题的材料均取自教材。
  (二)每份试卷的组配,均应综合考虑内容覆盖面、能力层次和难易度几方面的要求,按照下列比例进行:
  1.在全部试题中,语言文学知识约占15分,作品阅读分析约占55分,作文占30分。
  2.在作品阅读分析中,古文约占25分,现代语体文约占30分。散文约占28分(议论文8分,记叙文20分),诗歌约占20分,小说约占7分。
  3.全部试题中,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能力层次的比例以1:3:3:3为宜。其中只有作文的30分属于综合应用。
  4.除作文外,其他试题的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等,其比例以2:3:3:2为宜。
  5.以上比例规定,命题时均可有3分以内的调整幅度。
  (三)本课程试题较适合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词语解释题、简答题、简析题、作文题。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可参见本大纲“附录‘。
  (四)本课程的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题量应以中等水平的应考者能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全部试题为度。

cjwxn 发表于 2021-2-2 10:42:18

楼主出来我们一起玩耍吧

migicliuhao 发表于 2021-2-2 10:42:20

有没有微信群啊

liu451 发表于 2021-2-2 10:43:22

小手一抖,积分到手!

王玮 发表于 2021-2-2 10:48:54

没看完~~~~~~ 先顶,好同志

峰12345 发表于 2021-2-2 10:48:56

如果我爱上你的笑容。。。要怎么收藏拥有?

wangweiping 发表于 2021-2-2 10:49:54

支持下 很好的资料

lvyou848 发表于 2021-2-2 11:16:49

目测 火不了。

hc1128 发表于 2021-2-2 11:24:56

自从论坛改版之后,我就已经心灰意冷,对论坛也没抱什么希望了,传说已经幻灭,神话已经终结,留在论坛还有什么意思。没想到,没想到,今天可以再睹楼主的风范,我激动得忍不住就在屏幕前流下了眼泪。是啊,只要在楼主的带领下,论坛就有希望了。我的内心再一次沸腾了,我胸腔里的血再一次燃烧了。

yangwuzhou88 发表于 2021-2-2 11:25:12

期待公众号出来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09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串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