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LALA 发表于 2010-10-3 02:27:59

论中国托盘共用系统的建立 _ 工业工程网

在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中,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已为人们所认识。近年来,中国物流现代化在基础设施建设、物流技术与装备的改善、理论研究等诸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总体来看,中国物流系统仍然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发达国家物流总费用约占 gdp 的 9%~11%,而中国是20% 左右。数据对比表明,完成同等规模的国民经济运行,中国的物流费用要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多消耗物流费用并不创造价值,而是由于迂回运输、重复搬运、物资损坏或丢失等因素造成的结果。若按 gdp 的10%计算,我国多余消耗的物流费用应该是每年1万亿元左右。
    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系统,不仅是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杠杆,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在物流系统合理化的过程中,对物流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改善或运作时,有件不起眼而又无处不在的器具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就是托盘。托盘作为整合供应链、提高物流效率的重要器具,活跃在现代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1建立托盘共用系统的意义
    在物流系统中,要处理的对象绝大部分是件杂货,货物的形状各异、大小不一。为了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提高物流系统的作业效率,首先必须把货物归总成整齐划一的作业单元。
    托盘作为集装单元化的器具,能将零散的货物归置成规格统一、具有一定体积和重量的货物单元。托盘货物单元形状规则、具有足够的体积和重量,可以用叉车进行装卸搬运而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可以利用单元货格式货架进行保管存储,提高仓库的容积效率;也可直接装进集装箱或以其他运输设备载运。总之,托盘的广泛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整个物流系统作业效率,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使物流系统能够更加顺畅地运行。
    托盘作业不仅能显着提高装卸作业效率,同时使仓库建筑的形式、船舶的构造、铁路及其他运输方法、装卸设施以及管理组织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在货物包装方面,促进了包装的规格化和模数化,甚至对装卸以外的一般生产活动方式也都产生显着的影响。有资料显示,除高级工厂外,物料搬运费平均占生产成本的40%。托盘作业是迅速提高搬运效率和使材料流动过程计划化的有效手段,在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
    一般认为,一个国家的托盘拥有总量是衡量其物流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据资料介绍:美国拥有托盘15亿~20 亿个,日本7亿~8亿个。我国无确切统计,初步调查大约是1亿多个。从这一点来看,我国物流现代化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
    但是,托盘必须合理使用才能发挥其效能。在高效率的现代物流系统中,托盘货物单元应该作为一个整体,从源头直至最终的用户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实行托盘作业一贯化,才能发挥托盘作业的优越性。如果在中途反复倒换托盘,就会造成人力浪费,而且货物容易受到损伤,从而增加了产品的流通成本,降低了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实行托盘作业一贯化最大的难题在于托盘的回收。所以解决托盘的回收问题,建立托盘循环使用系统,是物流界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在发达国家,采用建立托盘共用系统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托盘共用系统的建立可以有效地实施托盘作业一贯化,合理使用托盘,显着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使用托盘的企业不必购买大量托盘,不仅免去了存放、管理和维修托盘的麻烦,而且更为经济。建立托盘共用系统可以节约三分之一左右的托盘,由于托盘数量巨大而且使用寿命有限,因此经济效益十分显着。
    此外,现在90%左右的托盘是木制的,一棵成材大树只能制6个标准托盘,节约托盘对于保护森林自然资源也很有意义。发展托盘事业可以促进托盘制造业和相关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代用材料的研究也会促进新材料的发展。总之,托盘共用系统是实行托盘作业一贯化的组织保障。为了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实现物流现代化,降低物流成本,必须尽快建立我国托盘共用系统。
    2建立托盘共用系统需解决的问题
    2.1实行托盘作业一贯化必须解决托盘回收问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托盘专业委员会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制造厂很难回收发往四面八方的空托盘,我国企业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将托盘的使用范围只限于厂内。发货时,在厂内形成的托盘货物单元被拆散,以人力将货物一件件装上运输车辆;到达收货地卸货时,又要将货物一件件地码放到对方的托盘上再行入库。在此过程中的拆垛和码垛都属于无效劳动,徒然增加物流成本和降低了效率。
    如果实施托盘作业一贯化而将托盘随同货物送到最终用户,则不能回收的托盘其价值也要计入物流成本,而且对于收货方来说,空托盘只是难以处理的废物,任意丢弃,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所以长期以来,托盘的回收和循环使用问题是物流界一直在研究解决的难题。
    2.2共同回收策略是解决托盘回收的有效途径长期实践表明,只靠—个企业本身的力量解决托盘回收问题是不可能的。要使托盘能回收并循环使用,必须建立企业间的合作机制,依靠社会力量组建托盘共同回收系统。
    共同回收系统的范围应该限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包括邻近国家之间。对于远距离运输,回收托盘的费用太高,不如用一次性托盘。一次性托盘价格较低,即使不回收,其成本在长距离运输线路上均摊后对单位运价的影响很小。例如对中国来说,对美洲和欧洲的货物运输使用一次性托盘比较合适;对日本、韩国的货物运输,建立国际托盘共用系统,将能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并加强贸易合作。目前,日本、韩国之间已经建立了托盘联营体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3共同回收应采用交换制或租赁制的方式
    发达国家建立的托盘共用系统,其回收体制的主要形式有交换制和租赁制两种。
    交换制的实施方法是:在发货时,托盘货物单元可以保持原状态随货物发出。但是,前来提货的车辆(无论车辆属于何企业)必须提供与货物单元数量相同的空托盘作为交换;当卡车到达铁路车站进行转运时,铁路方面也要以同等数量的托盘来交换;最终收货方提货时,也必须提供同等数量的托盘才能取货。这样,托盘货物单元在物流系统各个环节中运行,同等数量的空托盘也在物流系统中逆向运行,每个企业都保持一定数量的托盘,不必要再进行托盘回收工作。
    在交换制系统中,每个企业都拥有一定数量的托盘,但是对托盘来说,要在各个企业之间流动,它的归属是不固定的。带来的主要问题是:由于企业对托盘没有固定的主权,系统中的托盘得不到必要的维护与修理;新托盘和旧托盘、好托盘和次托盘没有明确标准,交换时只考虑托盘的数量,大家都把将要损坏的托盘拿出来交换,导致系统中的托盘寿命缩短;此外,系统运行一旦发生不平衡时,很难采取有效措施。由于上述原因,交换制没有被推广,只是在较小的范围内实行。
    另一种共同回收的方式是租赁制。托盘系统可以由一个托盘公司运作,它拥有一定数量的托盘,在全国各地建立托盘回收点,负责托盘的回收和维护。使用托盘的企业,可以向托盘公司租用所需数量的托盘,在收货地点将空托盘还给就近的托盘回收点并付给必要的租金即可。这种方式克服了交换制的缺点,托盘全部归属于托盘公司,托盘的质量控制、维护修理都由托盘公司负责。制造企业、运输公司、收货企业都不需要拥有托盘,免去了管理托盘的麻烦。使用托盘的总量也大为减少。租赁制的主要问题是,组建托盘公司需要较大的投资,运营系统达到足够的规模才能产生效益。
    尽管如此,租赁制还是得到了发展,在亚洲,日本和韩国都已有多年的成功运作经验。以下讨论的托盘共用系统就是指租赁制系统。
    3托盘共用系统的构成
    托盘共用系统一般是以股份制公司的形式运作。根据日本和韩国的经验,系统的建立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历经3~5年才能开始盈利。在此之后,由于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将会有长期稳定的利润。为了减轻投资者的负担,本着风险分散的原则,同时考虑到这个系统服务的广泛性,公司股东数量较多而且股本分布比较平均。股东的构成也是多方面的,有托盘用户、托盘生产厂家、银行以及其他对托盘投资有兴趣的企业。根据国外经验,我国托盘共用系统公司也应该采用股份制,但是根据国情,有以下3种可能的方式。
    (1)以国家投资为主,吸收民营企业参加,组建股份制的托盘共用系统公司。由于托盘系统是为全民服务的组织,其社会意义大于其经济价值,以国家投资为主将能保障其经营方向的正确性。由于存在投资回报期较长、缺乏经验等问题,这种方式的抗风险能力较强。此外,托盘公司在我国是新生事物,将会面临很多新问题,以国家资本为主在争取政策支持方面也比较有利。
    (2)由民营企业组建的股份制公司。特点是在经营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能更好地根据市场变化和客户要求制定对策,提供高水平的服务。这种方式必须有好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股东的构成要具有多方面代表性,要使所有股东了解这个项目的社会意义、近期的负担和风险、远期稳定的回报等内容,首先在思想上统一认识。
    (3)有外资参加的股份制合资公司。日本和韩国的托盘系统公司已有多年的运作经验和成熟的经营模式,他们的加盟将有助于我国托盘公司更快地成熟,同时有利于将来建立国际托盘联营体系。当然这一做法也会带来一些政策方面的问题,需要加以研究。此外在股本组成方面应该保障中方的绝对控股地位。
    中国托盘共用系统公司将来以何种方式组建,需要有关各方协商、研究才能决定,但是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对物流现代化的要求迫切需要有关部门尽早解决这个问题。
    4托盘标准化问题
    托盘作业与产品、集装箱、货架、运输车辆的货台以及搬运设施等都有直接关系,因此,托盘的规格尺寸是考虑其他物流设备规格尺寸的基点。特别是要建立有效的托盘共用系统,必须使用统一规格的托盘,托盘标准化是托盘作业一贯化的前提。国际标准(iso)原规定有 4 种托盘规格。
    每个国家都希望自己国内已普遍使用的规格成为国际标准,以便在国际经济交流中更为有利,现在iso规格中含有英制就是美国坚持的结果。国际标准化组织无法统一,只能接受既成事实,列出 4 种,做到相对统一。我国国标目前套用iso规定的4种并列的标准。以上4种托盘规格都是在海上集装箱标准制定以前就已存在的。海上集装箱国际统一标准制定以后,日本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提出了新的托盘标准规格1 100 mm

xiao 发表于 2020-10-22 17:26:46

火钳留名~~

liubinwcp 发表于 2020-10-22 17:31:49

小伙伴们在哪里~

preezehe 发表于 2020-10-22 17:54:09

路过,支持一下啦

世界西 发表于 2020-10-22 18:07:04

请大声告诉我这是几楼

majinzh 发表于 2020-10-22 18:34:56

看了这么多 这里资料比较全面

uutt 发表于 2020-10-22 19:01:47

哈哈哈哈,不错~`(*∩_∩*)′

landiybut 发表于 2020-10-22 19:02:25

一看到楼主的气势,我就觉得楼主同在社区里灌水的那帮小混蛋有着本质的差别,那忧郁的语调,那熟悉的签名,还有字里行间高屋建瓴的辞藻。

slunt 发表于 2020-10-22 19:22:14

期待公众号出来

baiyygyso 发表于 2020-10-22 19:37:53

逐句地看完这个帖子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震撼啊!为什么会有如此好的帖子!我纵横网络bbs多年,自以为再也不会有任何帖子能打动我,没想到今天看到了如此精妙绝伦的这样一篇帖子。楼主,是你让我深深地理解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句话。谢谢侬!在看完这帖子以后,我没有立即回复,因为我生怕我庸俗不堪的回复会玷污了这网上少有的帖子。但是我还是回复了,因为觉得如果不能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那我死也不会瞑目的!能够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是多么骄傲的一件事啊!楼主,请原谅我的自私!我知道无论用多么华丽的辞藻来形容楼主您帖子的精彩程度都是不够的,都是虚伪的,所以我只想说一句:您的帖子太好看了!我愿意一辈子的看下去!这篇帖子构思新颖,题材独具匠心,段落清晰,情节诡异,跌宕起伏,主线分明,引人入胜,平淡中显示出不凡的文学功底,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是我辈应当学习之典范。就小说艺术的角度而言,这篇帖子不算太成功,但它的实验意义却远远大于成功本身。正所谓:“一马奔腾,射雕引弓,天地都在我心中!”楼主真不愧为无厘界新一代的开山怪!本来我已经对这个社区失望了,觉得这个社区没有前途了,心里充满了悲哀。但是看了你的这个帖子,又让我对社区产生了希望。是你让我的心里重新燃起希望之火,是你让我的心死灰复燃,是你拯救了我一颗拨凉拨凉的心!本来我决定不会在社区回任何帖子了,但是看了你的帖子,我告诉自己这个帖子是一定要回的!这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好贴啊!苍天有眼啊,让我在优生之年得以观得如此精彩绝伦的帖子!看完楼主的帖子,我的心情竟是久久不能平复,正如老子所云:大音希声,大象希形。我现在终于明白我缺乏的是什么了,正是楼主那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楼主那种对理想的艰苦实践所产生的厚重感。面对楼主的帖子,我震惊得几乎不能动弹了,楼主那种裂纸欲出的大手笔,竟使我忍不住一次次的翻开楼主的帖子,每看一次,赞赏之情就激长数分,我总在想,是否有神灵活在它灵秀的外表下,以至能使人三月不知肉味,使人有余音穿梁,三日不绝的感受。楼主,你写得实在是太好了。我唯一能做的,就只有把这个帖子顶上去这件事了。楼主的帖子实在是写得太好了。文笔流畅,修辞得体,深得魏晋诸朝遗风,更将唐风宋骨发扬得入木三分,能在有生之年看见楼主的这个帖子。实在是我三生之幸啊。看完楼主的这个帖子之后,我竟感发生出一种无以名之的悲痛感――啊,这么好的帖子,如果将来我再也看不到了,那我该怎么办?那我该怎么办?直到我毫不犹豫的把楼主的这个帖子收藏了。我内心的那种激动才逐渐平复下来。可是我立刻想到,这么好的帖子,倘若别人看不到,那么不是浪费楼主的心血吗?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我终于下定决心,我要把这个帖子一直往上顶,往上顶!顶到所有人都看到为止遇到你之前,我对人世间是否有真正的圣人是怀疑的;而现在,我终于相信了!我曾经忘情于汉廷的歌赋,我曾经惊讶于李杜的诗才,我曾经流连于宋元的词曲;但现在,我才知道我有多么浅薄!楼主你的高尚情操太让人感动了。在现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金钱社会里,竟然还能见到楼主这样的性情中人,无疑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人性的伟大。楼主的帖子,就好比黑暗中刺裂夜空的闪电,又好比撕开乌云的阳光,一瞬间就让我如饮甘露,让我明白了永恒的真理在这个世界上是真实存在着的。只有楼主这样具备广阔胸怀和完整知识体系的人,才能作为这真理的唯一引言者。看了楼主的帖子,让我陷入了严肃的思考中,我认为,如果不把楼主的帖子顶上去,就是对真理的一种背叛,就是对谬论的极大妥协。因此,我决定义无返顾的顶了说的好啊!我在这个论坛打滚这么多年,所谓阅人无数,就算没有见过猪走路,也总明白猪肉是啥味道的。一看到楼主的气势,我就觉得楼主同在论坛里灌水的那帮小混蛋有着本质的差别,那忧郁的语调,那熟悉的签名,还有字里行间高屋建瓴的辞藻。没用的,楼主,就算你怎么换马甲都是没有用的,你的亿万拥戴者早已经把你认出来了,你一定就是传说中的最强ID。自从论坛改版之后,我就已经心灰意冷,对论坛也没抱什么希望了,传说已经幻灭,神话已经终结,留在论坛还有什么意思。没想到,没想到,今天可以再睹楼主的风范,我激动得忍不住就在屏幕前流下了眼泪。是啊,只要在楼主的带领下,论坛就有希望了。我的内心再一次沸腾了,我胸腔里的血再一次燃烧了。楼主的几句话虽然简单,却概括扼要,一语道出了我们苦想多年的而不可得答案的几个重大问题的根本。楼主就好比论坛的明灯,楼主就好比论坛的方向,楼主就好比论坛的栋梁。有楼主在,论坛的明天必将更好!大师的话真如“大音希声扫阴翳”,犹如”拨开云雾见青天”,使我等网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晴天霹雳,醍醐灌顶或许不足以形容大师文章的万一;巫山行云,长江流水更难以比拟大师的文才!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你烛照天下,明见万里;雨露苍生,泽被万方!透过你深邃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你鹰视狼顾,龙行虎步的伟岸英姿;仿佛看到了你手执如椽大笔,写天下文章的智慧神态;仿佛看见了你按剑四顾,江山无数的英武气概楼主发的的图片是如此的生动,如此的令人憧憬,如此的令人神往,它用最简单而直观的形式彻底而又充分的证明了作为基础科学的平面几何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平面里的两条直线只能有一个交点。楼主用心良苦,用一个如此吸引人的标题把广大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个帖子上面来,为的是给我国10多亿人口普及平面几何原理,丰富大家的科普知识,充实群众的大脑,提高大众的科学文化水准,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楼主实在是诲人不倦,精卫填海,恩比天高。楼主所具备的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不正是我们当代社会所最缺乏的可贵精神吗。其人格的伟大,精神的崇高,对社会的义务感,对世界的责任感,就如同楼主对自然科学的严谨态度一样,毫无保留的表现在楼主高尚的人格中,又流淌在楼主高贵的血液里。虽然我们没有机会亲眼目睹楼主高贵的体态,但从两条短短的直线之间我们还是能够依稀隐约窥视到楼主那伟岸的身躯,他犹如我们充满迷雾的人生航程之中的一座灯塔;又好似行走在穷山恶水之间的旅人看到的一座正冒着袅袅轻烟的驿站;又好比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之中摸索前进的人们的一盏指路明灯。总而言之,你就是红灯记中铁梅手中的那一盏红灯。是你,指引了我们革命的方向;是你,指明了我们前进的道路;是你,使我们的人生方向有了新的定义。你看那两条红红的直线,它们是如此又红又专,他们有着相同的长度和斜率,却又如此不同,简直是天作之合,天衣无缝,就算是上帝和如来也不能画出那么完美的线条。它们一个指着北极星的方向,另一个则指着大熊座的方向。不需要任何的度量工具,就是这么简单的两条直线,精确无误的指着数万光年之外的天体,他们的轨迹,穿越了太阳系,穿越了黑洞,穿越了第一次宇宙大爆炸形成的星系边缘,遁入了无尽的虚空,他们是人类第一次和其他平行宇宙智慧生物沟通的桥梁;也是传递人类友谊,渴望交流的情感的一扇大门。而他们的交点更是精妙,就在我们眼前的高12,宽8象素的方框之内。如此精确的计算,难道不是楼主用心良苦的结果吗?我们难道不该为楼主这种为科普奉献青春的精神所深深感动吗?我感动的热泪盈眶,这眼泪,毛主席逝世的时候没有流,周总理逝世的时候也没有流,就算当我看到我所挚爱的lyp gg 在《射雕》里面如此真实而完美的表演所感动时我都没有流。但是这一次,我流了,而且流的无怨无悔!这眼泪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楼主的精神所感动的!一个字:值!为了我国的全民四个现代化建设,流几滴眼泪算什么?今年是我的本命年,这个帖子是我今天看到的第一个帖子,我很庆幸这是我本命年的处男贴,它无疑给了我这一年的无比的信心,使我在今年的爱情关,事业观,世界观,人生观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圆满了!!为此,我决心把这一个珍贵的帖子好好保存下来,刻成dvd光盘,用钛合金做成保护盒,埋在南山的最高处,每年这个时候焚香祷告,感谢楼主给我的人生指明了新的方向,让我的人生充满了新的意义。如果楼主的心愿得以实现,那我相信只要读过楼主帖子看过楼主的贴图的朋友的人生都会充满就了新的意义。难道楼主想说明的仅仅是平面几何的一个原理吗?不!楼主赋予的是广大人民渴求知识,渴望为国家四化建设而贡献的激情。今天,我们感谢楼主,感谢你的帖子,为的是明天更好的学习自然科学,更好的为祖国建设出力!只要我们循着楼主的足迹,认真学习楼主的帖子,看楼主的贴图,那我们的理想还会远吗?祖国的繁荣还会远吗?让我们一起期待着这一天吧!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论中国托盘共用系统的建立 _ 工业工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