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10-10-3 02:34:35

第三方物流遏制“逐级放大” _ 工业工程网

零售商为了保证订货量的及时可得,并且能够适应顾客需求增量的变化,通常会将预测订货量做一定放大后向批发商订货,批发商出于同样的考虑,也会再做一定的放大后向生产商销售中心订货。这样,虽然顾客需求量并没有大的波动,但经过零售商和批发商的订货放大后,订货量就一级一级地放大了。
    宝洁公司(p&g)在研究“尿不湿‘的市场需求时发现,该产品的零售数量是相当稳定的,波动性并不大。但在考察分销中心向宝洁公司的订货情况时,却吃惊地发现波动性明显增大了,其分销中心说,它们是根据汇总的销售商的订货需求量订货的。宝洁公司进一步研究后发现,零售商往往根据对历史销量及现实销售情况的预测,确定一个较客观的订货量,但为了保证这个订货量是及时可得的,并且能够适应顾客需求增量的变化,它们通常会将预测订货量做一定放大后向批发商订货,批发商出于同样的考虑,也会在汇总零售商订货量的基础上再做一定的放大后向销售中心订货。这样,虽然顾客需求量并没有大的波动,但经过零售商和批发商的订货放大后,订货量就一级一级地放大了。在考察向其供应商的订货情况时,宝洁公司也惊奇地发现订货的变化更大,而且越往供应链上游其订货偏差越大。
    这就是营销活动中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人们称为市场信息的“逐级放大效应‘。它是营销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逐级放大效应‘来自何处有人概括说,产生“逐级放大效应‘的原因主要有6个方面,即需求预测修正、订货批量决策、价格波动、短缺博弈、库存责任失衡和应付环境变异。
    需求预测修正是指当供应链的成员采用其直接的下游订货数据作为市场需求信息和依据时,就会产生需求放大。例如,在市场销售活动中,假如零售商的历史最高月销量为1000件,但下月正逢重大节日,为了保证销售不断货,它会在月最高销量基础上再追加a%,于是它向其上级批发商下订单(1+a%)1000件。批发商汇总该区域的销量预计后(假设)为12000件,它为了保证零售商的需要又追加b%,于是它向生产商下订单(1+b%)12000件。生产商为了保证批发商的需求,虽然它明知其中有夸大成分,但它并不知道具体情况,于是它不得不至少按(1+b%)12000件投产,并且为了稳妥起见,在考虑毁损、漏订等情况后,他又加量生产,这样一层一层地增加预订量,导致了“逐级放大效应‘。
    在供应链中,每个企业都会向其上游订货,一般情况下,销售商并不会来一个订单就向上级供应商订货一次,而是在考虑库存和运输费用的基础上,在一个周期或者汇总到一定数量后再向供应商订货;为了减少订货频率,降低成本和规避断货风险,销售商往往会按照最佳经济规模加量订货。这样,由于订货策略导致了“逐级放大效应‘。
    价格波动是由于一些促销手段或者经济环境突变造成的,如价格折扣、数量折扣、赠票、与竞争对手的恶性竞争和供不应求、通货膨胀、自然灾害、{词语被屏蔽}动荡等。这种因素使许多零售商和推销人员预先采购的订货量大于实际的需求量,因为如果库存成本小于由于价格折扣所获得的利益,销售人员当然愿意预先多买,这样订货没有真实反映需求的变化,从而产生“逐级放大效应‘。
    当需求大于供应时,理性的决策是按照订货量比例分配现有供应量,比如,总的供应量只有订货量的40%,合理的配给办法就是按其订货的40%供货。此时,销售商为了获得更大份额的配给量,故意夸大其订货需求是在所难免的,当需求降温时,订货又突然消失,这种由于短缺博弈导致的需求信息的扭曲最终导致“逐级放大效应‘。
    库存责任失衡加剧了订货需求放大。在营销上,通常的做法是供应商先铺货,待销售商销售完成后再结算。这种体制导致的结果是供应商需要在销售商(批发商、零售商)结算之前按照销售商的订货量负责将货物运至销售商指定的地方,而销售商并不承担货物搬运费用;在发生货物毁损或者供给过剩时,供应商还需承担调换、退货及{词语被屏蔽}相关损失,这样,库存责任自然转移到供应商的身上,从而使销售商处于有利地位。因此,销售商普遍倾向于加大订货量掌握主动权,这样也必然会导致“逐级放大效应‘。
    应付环境变异所产生的不确定性,也是促使订货需求放大加剧的现实原因。为了保持有应付这些不确定性的安全库存,销售商会加大订货,将不确定性风险转移给供应商,这样也会导致“逐级放大效应‘。
    “逐级放大效应‘的医治从供应商的角度看,“逐级放大效应‘是供应链上的各层级销售商转嫁风险和进行投机的结果,它会导致生产无序、库存增加、成本加重、通路阻塞、市场混乱、风险增大,因此妥善解决就能规避风险,减量增效。企业可以从如下6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订货分级管理。从供应商的角度看,并不是所有销售商(批发商、零售商)的地位和作用都是相同的。对它们的订货实行分级管理,如对于一般销售商的订货实行满足管理,对于重要销售商的订货进行充分管理,对于关键销售商的订货实现完美管理,这样就可以通过管住关键销售商和重要销售商来减少变异概率。
    加强出入库管理,合理分担库存责任。避免人为处理供应链上的有关数据的一个方法是使上游企业可以获得其下游企业的真实需求信息。这样,上下游企业都可以根据相同的原始资料来制定供需计划。例如,ibm、惠普和苹果电脑等公司在合作协议中明确要求分销商将零售商中央仓库里产品的出库情况反馈回去,虽然这些数据没有零售商销售点的数据那么全面,但这总比把货物发送出去以后就失去货物的信息要好得多。
    联合库存管理策略是合理分担库存责任,防止需求变异放大的先进方法。在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环境下,销售商的大库存并不需要预付款,不会增加资金周转压力,相反地,大库存还会起到融资作用,提高资本收益率,甚至大库存还能起到制约供应商的作用,因此它实质上加剧了订货需求放大,使供应商的风险异常加大。联合库存管理则是对此进行修正,使供应商与销售商权利责任平衡的一种风险分担的库存管理模式。
    缩短提前期,实行外包服务。根据wal-mart的调查,如果提前26周进货,需求预测误差为40%;如果提前16周进货,则需求预测的误差为20%;如果在销售时节开始时进货,则需求预测的误差为10%。并且通过应用现代信息系统可以及时获得销售信息和货物流动情况,同时通过多频度小数量联合送货方式,实现实需型订货,从而使需求预测的误差进一步降低。
    使用外包服务,如第三方物流也可以缩短提前期和使小批订货实现规模经营,这样销售商就无须从同一个供应商那里一次性大批订货。虽然这样会增加额外的处理费用和管理费用,但只要所节省的费用比额外的费用大,这种方法还是值得应用的。
    规避短缺情况下的博弈行为。面临供应不足时,供应商可以根据顾客以前的销售记录来进行限额供应,而不是根据订购的数量,这样就可以防止销售商为了获得更多的供应而夸大订购量。通用汽车公司长期以来都是这样做的,现在很多大公司,如惠普等也开始采用这种方法。
    参考历史资料,适当减量修正,分批发送。供应商根据历史资料和当前环境分析,适当削减订货量,同时为保证需求,供应商可使用联合库存和联合运输方式多批次发送,这样,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也能够保证订货的满足。
    提前回款期限。提前回款期限、根据回款比例安排物流配送是消除订货量虚高的一个好办法,因为这种方法只是将期初预订数作为一种参考,具体的供应与回款挂钩,从而保证了订购和配送的双回路管理。

shadoubaobao 发表于 2020-9-24 09:28:12

支持下 很好的资料

hukun0361 发表于 2020-9-24 10:08:56

真是 收益 匪浅

sojixe 发表于 2020-9-24 10:09:55

请大声告诉我这是几楼

sinaaaaa 发表于 2020-9-24 11:08:50

楼主出来我们一起玩耍吧

jingjing7626 发表于 2020-9-24 11:13:08

过来看看的

2008IEZJY 发表于 2020-9-24 11:24:29

唉 这贴好玩儿

crb 发表于 2020-9-24 11:39:46

没看完~~~~~~ 先顶,好同志

liukun909 发表于 2020-9-24 11:54:34

难得一见的好帖

聪睿恭敬 发表于 2020-9-24 12:33:42

小手一抖,积分到手!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三方物流遏制“逐级放大” _ 工业工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