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道路运输发展论坛综述 _ 工业工程网
由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中国交通报社等七家单位主办的2006年中国道路运输发展论坛,11月23日在云南昆明举行。行业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促进道路运输业走创新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交了89篇论文。参加道协三届二次理事会议的代表,在前一天完成协会章程修改和人事调整等事项后,聆听了10多人的演讲,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交流。理念创新:优化结构 整合资源
参加论坛的同志认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和新科技的推广,为我国道路运输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铁路、民航、公交的快速发展给道路运输带来了新压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道路运输提出了新要求。道路运输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做好“三个服务‘,通过创新提高运输保障能力。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董千里提出,要创新理念,利用集成管理手段整合交通运输一体化资源。道路运输业创新和升级应当促进“两个层次‘的一体化发展战略,即实施快速路网与道路运输一体化发展战略、促进大都市圈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战略。
甘肃省交通厅副厅长翟文祥认为,要通过优化结构推动道路运输协调发展,加快道路客运、货运、辅助业市场发展。加快转变运输增长方式,更加注重运输公平、节约、环保和效能。鼓励跨省组建运输企业集团,相互控股运输站场,积极消除市场限制,打破市场壁垒;根据运距长短,合理选用最为经济的运输工具和方式,投放低耗型、环保型车辆。
江苏省镇江市运管处汤雪、孙家涛建议,利用差别费率对不同线路、不同车型、不同运输组织方式进行调控,促进车型结构和企业结构优化。
黑龙江龙运客运股份有限公司提出,对客运线路以调整改造的方式进行资源整合,重点是通过实力较强的企业和品牌,整合现有企业间重复线路上的经营车辆,成立相应的线路公司。
陕西运管局局长吕东昌建议,政府要进一步放权,将市场准入的职能尽可能放在基层,充分发挥属地管理的作用。
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徐丽、王玉辉提出了道路货运系统与宏观经济系统结构的适应性问题。他们认为,政府部门要加强对货运站场的规划和指导,并由市场主导实现货运站场资源的整合,通过经济杠杆进行车辆结构调整,最终实现以轻小型车辆进行城市物流配送、以中型车辆进行中短距离运输、以大型车辆进行长远距离运输、以专用车辆进行特殊货物运输的配置。以企业为依托,构建多式联运的服务模式;与原材料供应企业、制造企业和零售企业之间形成战略联盟,形成协作式的网络化生产组织结构。货运企业应适度超前调整经营结构,向网络化经营方向转变。
宁波公运集团介绍了更新观念、进行资本运作的情况。
政策创新:发展农村客货运输
云南省交通厅副厅长胡星介绍了本省坚持农村路、站、运一体化建设的做法:在试点地区努力做到农村客运场站与农村公路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他指出,要实施政策创新,突破现行管理模式,在线路审批、班线管理等多方面为农村客运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给予必要的税费减免和政策扶持,打破定班、定点、定线的“三定‘原则和一辆车只能经营一条客运班线的限制,因地制宜开行隔日班、周班、赶集班或采取其他适合农民群众出行需要的班次等多种营运方式,确保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保安全‘。
湖南省长沙市交通运输管理处的代表认为,在政策上要鼓励成规模专业运输企业车头向下开行乡村班线,鼓励道路运输经营者或有志投资道路客运的企业家,以联合经营、股份合作经营形式,组成农村客运经营联合体。行业管理部门审批线路时,注意干线支线、冷线热线搭配,填补客运盲区。专业运输或农村道路客运联合体内部线路运行可自行调节轮换。货运方面,政府部门可以牵头,依托县城、商品粮基地、特色农业产业带、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乡镇企业群,组建货运经营联合体,建设适度规模的货运站、货运交易市场。货运站、货运交易市场逐步完善相配套的货运信息配载、货运代理、仓储理货等服务功能。
来自山东的代表介绍了加快农村道路运输发展的措施:建立乡镇交管所、乡镇客货运站、源头管理巡查点、乡村公路养护站“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在建设过程中实行“前站后所‘式的建设模式,实行地域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后勤统一,职能分开、政企分开、人员分开、经济分开管理,节约建设与管理成本。
管理创新:提高运政执法水平
江西省交通厅副厅长万明提出,要规范运管执法工作程序,包括客运、货运、站场、驾培、维修等方面的行政许可工作规范和程序,运输市场静态和动态监管规范和程序,听证规范和程序;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防止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加强运管队伍建设,严把进人关,提高队伍素质;加快运管执法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运输市场准入、监管、退出全过程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设安全监控信息平台,重点加强对客运班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监管。
黑龙江省交通厅厅长段明山建议,在监管上进行创新,将工作重点由事后评价与处罚,转向靠前管理、事前预防与事后评价相结合,强化过程控制,全面实施动态监控;建立道路运输市场重大问题联席会议机制和快速反应应急体系。
甘肃省交通厅副厅长翟文祥提出,要坚持依法治运,完善执法程序,建立科学配置道路运输资源的市场运行体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肃行风行纪,严明组织纪律,建立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运输市场监管体系,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广西运管局李耕同志建议,运政部门适当下放权限,让企业根据客流变化适时调整优化客车类型。
科技创新:搭建各类信息平台
交通部公路司副司长徐亚华提出,坚持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运输业户、营运车辆、营业性驾驶员数据库,实现部与省,省与市、县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为构建全国道路运输信息平台奠定基础。他说“这是道路运输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希望各地交通部门高度重视并加快建设。
道路运管部门电子政务建设要全面开展,建成省市县三级联网的道路运输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大力推广应用ic卡,实现车辆营运证和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的电子化;加快移动稽查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快速识别违法、违章、欠费车辆;积极推广和使用gps、行车记录仪,建立统一的监控平台;开发应用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网络,为公众出行提供准确、实时的道路客运综合信息服务;大力推进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设,鼓励建立出租车智能调度管理平台。建立货运交易信息服务平台,方便货主择优选择运力,为车主配载,为中介服务机构更有效地提供运输服务创造条件;建设汽车维修企业管理系统和覆盖干线公路的车辆维修救援网络等。
交通部规划研究院王玉辉、长安大学教授郗恩崇建议,货运交易信息平台建设应走自下而上的发展道路,即依靠优势货运企业或货运站场的信息平台,建设若干区域性的对社会开放的信息交易平台。政府要加强对货运信息平台的功能作用、技术标准等方面的指导,为最终形成融生产企业、货代与中介、车辆与司机、个体运输户、运输企业和物流服务商等信息于一体的道路货运信息交易平台。
浙江省宁波市汽车客运服务中心宁波中心站介绍了建立旅客服务管理、调度指挥、运营决策、联网售票、车辆监控、安防监控等方面组成的智能运输管理体系的做法。
此外,行车安全、小件快运、物流发展、科技兴驾、风险管理、信用运输等方面的内容,在论文中均有阐述。 不错,支持下楼主 请大声告诉我这是几楼 从入职到现在,一直默默的关注 帮你顶下哈!! 工业工程,精益生产基础啊 据说云鲸智能的拖地机很不错 学习了,不错,讲的太有道理了 没用的,楼主,就算你怎么换马甲都是没有用的,你的亿万拥戴者早已经把你认出来了,你一定就是传说中的最强ID。 我是个凑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