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长三角地区物流一体化体系 _ 工业工程网
为构建长三角区域物流一体化,需要推进长三角区域物流规划对接、通关对接、信息对接和政策法规对接,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梯次推进的原则,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步伐,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建设现代物流基础平台、信息平台和政策平台,培育和组建大型现代第三方物流集团,形成涵盖长三角,辐射周边地区的强大物流产业优势。现代物流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现代物流,加快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是推进长三角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而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因此,整合长三角的现有物流资源,加快建成统一、综合、全方位、多层次、快捷高效的物流系统,是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2005年10月召开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围绕“促进区域物流一体化,提升长三角综合竞争力‘这一主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对推进长三角区域物流规划对接、通关对接、信息对接和政策法规对接,推动区域内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资源互补共享,打造我国东部物流大通道,增强长三角地区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
长三角物流的现状与问题
我们应清醒地看到长三角物流业态中的种种制约“瓶颈‘,如沿海、沿江岸线利用不尽合理;物流增值功能不强;物流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物流成本偏高;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服务方式和手段单一,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企业物流管理{词语被屏蔽}化、专业化、现代化水平还比较低;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程度还不高;高级物流人才匮乏;区域内铁路联网和交通跨江对接不够;各地发展物流业的政策标准不一致,导致物流市场竞争存在一定的无序现象;各地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标准不一,难以实现物流信息互联互通和物流资源的有效配置等问题。
传统物流体制下的条块分割和垄断
虽然对物流的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但在对物流的认识上还比较模糊,在不同的行政区域和城市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缺乏相互协调和统一规划,存在纵向部门分割、横向地区封锁的问题,政出多门现象严重,部门企业协作性差,仓储、运输等传统物流企业条块分割严重,缺乏互联互通;物流系统发展缺乏综合规划,缺乏区域性的物流网络体系,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各部门分别进行,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难以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技术及基础设施落后
从整个物流行业看,物流企业专业化、{词语被屏蔽}化程度较低,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配送中心的发展刚刚起步,规模小而分散,相互间配合协作性差;附属于企业的物流业务部门不愿旧有利益的丧失,即使存在物流自营水平低、成本高、资源浪费现象,仍对第三方物流采取排斥的态度;一些大型集团企业的物流战略在基层组织中尚未得到有效的贯彻与实施。长三角地区在公共物流信息服务领域,尤其是涉及通关物流信息服务应用开发方面的发展十分不平衡;企业自建的仓储和运输队伍规模较小,无力投入人力、资金开展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信息化程度不高,物流技术及基础设施落后,如运输车辆技术(车型)结构不适应货源结构变化的需求,缺重少轻现象普遍;货运站、货运枢纽规模小、网点少,技术设备落后,缺少具有现代化装备的货运枢纽及其运行体系。
物流业发展所处的制度环境有待改善
主要是指融资制度、产权转让制度、人才使用制度、市场准入或退出制度、{词语被屏蔽}保障制度等。物流系统是{词语被屏蔽}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地区、部门、行业,必然涉及到各种物流资源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与市场之间的重新配置。由于上述制度改革尚未到位,企业根据经济合理原则对物流资源的再配置就会受到阻碍。
人才短缺成为物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从国外物流发展经验来看,要求物流方面的从业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的物流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而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在物流方面的教育还非常落后,人才缺乏,在高等院校中设物流专业和课程的仅占中国全部高等院校的1%,研究生层次教育则刚刚起步,另外,职业教育非常贫乏。
快速交通体系完备性和充分性不够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也是世界城镇、人口、产业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如果要实现一体化共同发展,必须具备快速城际交通体系,来满足城际间密集、频繁的人员和物资流动需要。长三角城市群之间的铁路数量和密度与国际上大都市绵延区相比,差距巨大。而其快速的公路联系通道也不能满足沿江一体化联动发展的需要。因此,既有的长三角城市间高等级公路显然远远不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
长三角物流一体化的基本思路
推进长三角地域物流规划对接
根据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业已完成的城市间综合交通规划编制所提出的“十六枢纽、六廊、五圈‘长三角综合交通发展框架,完善各城市的交通发展规划,加快各城市间规划对接。统筹规划物流设施建设,重点加强物流节点规划,力求实现多功能、多种运输方式共享。
推进长三角地域物流通关对接
长三角各市应根据“全程监控、两点通关、转道结合、进港退税‘的改革思路,实施“长江沿岸至洋山港江海联动海关监管模式‘;调整转关运输监管流程,改人工审核为计算机审核,提高转关效率。根据《长三角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方案》,长三角通关一体化是将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四个直属海关视为“大通关协作区域‘,在跨关区快速通关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虚拟的区域数据平台,实施“选择申报,多点放行,统一平台,区域联动‘的一体化新模式,对物流监控目标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监控,实现跨关区的申报、审单、验放,最大限度地加快进出口货物在长三角区域内的流动,全面提高海关管理的整体效能。
推进长三角地域物流信息对接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网络物流,其物流节点普遍实行信息化管理,整个系统具有无限的开放性,信息流在整个物流过程中起引导和整合作用,系统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在网络物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不再是物流设施或者设备的处理能力,而是物流信息系统,即在物流过程中进行信息采集、管理、分析和调度,并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调整的软系统。加快推进长三角地域物流信息的对接,促进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从根本上提升长三角物流业竞争力。
推进长三角地域物流政策法规对接
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以园区为结点,完善整合长三角现有物流资源的相关政策,使长三角现有传统物流资源向现代物流方向发展。首要问题是政府很好制定不同功能园区的规划,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物流业经营者进入园区发展。在物流方面,上海将着手取消对异地集装箱运输的政策性壁垒,在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下,长三角地区集装箱运输管理将实行一体化,今后无论浙江宁波的集装箱,还是江苏连云港的集装箱在出入上海港口通道时享受到与本地车辆同一政策。
长三角物流一体化的措施
建立制度化的协调机制和合理的物流体系
国内外区域一体化的经验说明,区域物流一体化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协商机制。因而,应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下,由城市群中地方政府的各个物流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牵头组成物流产业地区发展协调小组,就协同区域物流发展产业政策,整合区域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构建产业链条,合作建设区域内大型物流基础设施、消灭地方保护主义等共同重大课题进行全面的交流、磋商,并将协商内容由过去的对话、交流、协商等非制度性安排逐渐向组织、协议、地方立法等制度性安排转变。通过协调机制,逐渐实现城市和城市之间、线路和结点之间、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合理配置,解决低水平重复建设,消除贸易壁垒和商品流通的地区障碍,共同打造区域商品流通一体化格局,建立功能完善、覆盖面广的区域物流网络。区域的物流规划应制定以区域物流基础平台为重点的包括铁路、公路和港口在内的综合干线网络,同时还要有相应的信息平台的规划建设。物流规划应着重于解决地区的物流规模布局和发展顺序,提供融资、土地、管理等方面的支持。
以信息平台为基础构筑物流网络优势
构筑物流网络首先要建立信息网络,通过因特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交换等信息技术实现物流企业和客户共享资源,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形成相互依赖的市场共生关系。因此,建议由长三角经济协调会牵头,长三角各城市之间建立高效的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全线各城市物流的信息化管理,合理调配物流资源,使信息网络和实物配送网络两网合一。具体措施包括:加快物流领域信息网络建设。采用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方式投资建设长三角物流多媒体信息高速公路,将物流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嫁接,抢占该领域的全球制高点;推进edi项目建设,建立长三角交通通信服务专网系统,采用先进的数字编码、调制和时分多址技术,并集成现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和数字通信技术,与智能应用系统互联。推进物流企业敏捷化改造。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综合化、网络化大型骨干物流企业。建设物流企业内部网(intranet)。利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和互联网络,加快物流企业自身的敏捷化改造,初步实现从商品订货、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所有步骤的“全程物流管理‘。实现物流企业对外联系的高度数字化、网络化(建设extranet)。通过与国外着名物流企业结成合作伙伴,形成较完善的长三角物流网络并与全球物流网络无缝对接,运用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平台进行实时管理,为品牌企业及b2b电子商务网站提供从物流系统规划、咨询、集成到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全球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如何尽快培养优秀的专业化人才已成为长三角城市各物流企业的当务之急。面对人才的紧迫需求,各城市除了引进一批高水平、高层次的现代物流策划和管理人才,以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人才使用环境吸纳国内外优秀物流人才,一方面对本市现有物流员工进行定期的在岗培训,提高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广泛开展物流培训与教育。另一方面可相互组织高层专业人才之间的专题学习、参观、交流,提高决策能力。再者,大力引进国际先进的物流培训体系,在物流产业中推行物流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制度。物流相关的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地引进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的培训项目,从更加广阔的角度来加快物流人才的教育与培训。通过职业教育培养专业化、高素质的物流经营管理技术人才,充分发挥长三角物流企业的专业、行业优势,联合长三角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力量,采取正规教育和在职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培养一批长三角物流人才。最后,通过联合办学,采取请专家讲课、专题讲座和办短训班及开展网上物流教育和培训等形式,加强对物流企业经理、物流部门经理、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人员的培训,为长三角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提高物流企业的专业化水平
从国外物流企业功能发展来看,物流业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已远远超过传统的仓储、分拨和运送等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迅速。由于不断缩减供应链成本的需要,美国的制造商和零售商们要求物流公司做得更多一些,物流企业提供的仓储、分拨设施、维修服务、电子跟踪和{词语被屏蔽}具有附加值的服务日益增加。新加坡环球公司亚太地区总裁保罗?格雷厄姆称,物流服务商正在变为客户服务中心、加工和维修中心、信息处理中心和金融中心。第三方物流企业借助信息技术提供越来越多的物流服务,能够对市场变化做出迅速响应。鼓励第三方物流发展,提高物流企业的专业化、{词语被屏蔽}化水平,延伸服务领域,建立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层次鲜明的综合物流体系已是全球物流业发展潮流所在,也是长三角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拓宽融资渠道
要促进长三角地区物流业的发展,必须拓宽融资渠道。在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设必须建起多元的投资机制,拓宽投资渠道,注重利用外资、鼓励民营资本参与物流业的建设。实行多元化投资,广泛吸引{词语被屏蔽}多方面资金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可以考虑在新建项目中由外商投标承包建设,在一定期限内经营,然后向我方转让。采取合资经营方式,由外商投资建设。可拿出一部分经营权给外商作为还贷补偿,或由双方共同经营,共同获利。由政府协调金融机构给予物流园区建设工程的信贷支持。政府在推动园区建设前期,对公共设施部分给予适当投入,以推动园区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发展特色物流
长三角各城市要根据各自的区位优势,发展特色物流。如南通市提出了“以港口为依托的现代物流业,延伸中转物流产业链,提升南通物流质态‘就是发展南通特色物流的关键之举。充分利用南通散泊位数量建设优良的特点,重点抓好狼山港区三期工程和十万吨通用散货泊位建设,大力发展集运输、仓储、加工、包装、配送、中转、贸易于一体的“链性服务‘,提高物流增加值服务;优化物流货种结构,增加附加值高的货种运量,尤其是化工原料、油品、钢材、建筑材料等货种的中转、配送、贸易服务,提高物流层次。同时,还要加强公路、铁路、水运、空运以及管道运输等多种方式的对接,构筑内外畅通的物流大通道。
整合物流资源
以现代物流企业制度建立为突破口,打造区域物流体系的微观主体。进一步深化物流体制改革,打破市场分割和“大而全、小而全‘的物流体系。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和政策性杠杆,鼓励物流企业之间强强联合,支持物流企业与商贸、运输、仓储、货代、联运等企业联合,逐步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和产成品加工、整理、配送等物流业务从生产企业中分离出来,创建和做大物流市场,培育和做强第三方物流市场主体,要鼓励区域内大型物流企业在各城市开设分公司,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物流市场。
加大宣传力度
现代物流业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特点突出,涉及很多部门和领域。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发展长三角区域现代物流产业的宣传力度,让{词语被屏蔽}了解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意义,提高认识现代物流、研究现代物流、发展现代物流的水平,增强抢滩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紧迫感、机遇感和责任感。创新理念,形成共识,密切合作,将政府的宏观指导变为部门和企业的自觉行动,努力形成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良好机制和氛围。
参考文献:
1.宋沛军.电子商务时代的第三方物流分析.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5)
2.宗华.现代企业物流战略的创新与发展.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1) 其实我是奉吧主大人之命来顶贴的... 从入职到现在,一直默默的关注 你们觉得楼主有我萌吗?`(*∩_∩*)′ 我是个凑数的。。。 太正确啦!楼主果然英明!不得不赞美你一下! 自从论坛改版之后,我就已经心灰意冷,对论坛也没抱什么希望了,传说已经幻灭,神话已经终结,留在论坛还有什么意思。没想到,没想到,今天可以再睹楼主的风范,我激动得忍不住就在屏幕前流下了眼泪。是啊,只要在楼主的带领下,论坛就有希望了。我的内心再一次沸腾了,我胸腔里的血再一次燃烧了。 不要看不起我... 我是个好孩子 职场有你,很赞 你们觉得楼主有我萌吗?`(*∩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