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中库存管理模式与机制研究二 _ 工业工程网
3.VMI模式管理实体:供应商
主要思想:各节点企业共同帮助供应商制定库存计划,要求供应商来参与管理客户的库存,供应商拥有和管理库存控制权,本质上是将多级供应链问题变为单级库存管理问题。
主要优点: 降低库存、减少成本,改善缺货、提高服务水平,缩短提前期、提高库存周转率,提高需求预测的精确度,配送最佳化。
主要缺点: 缺乏系统集成、协作水平有限;对供应商依存度较高、要求高度信任;决策过程缺乏足够的协商,加大了供应商的风险。
适用范围: 下游企业没有IT系统或基础设施来有效管理他们的库存;上游厂商实力雄厚、市场信息量大、有较高的直接存储交货水平。
支持技术:EDI/Internet、条码技术、连续补货系统、企业信息系统。
实施策略:建立供需协调机制,发挥制造与分销两种资源计划的作用,建立快速响应系统,充分利用第三物流系统。
4.CPFR模式
管理实体:协同计划协调工作组
主要思想:CPFR应用一系列的处理和技术模型,提供覆盖整个供应链的合作过程,通过共同管理业务过程和共享信息来改善零售商和供应商的伙伴关系、提高预测的准确度,最终达到提高供应链效率、减少库存和提高消费者满意度的目标。
主要优点:实现企业之间的功能合作,显着改善预测准确度,降低成本、库存总量和现货百分比,改善客户服务,发掘商业机会,发挥出供应链的全部效率。
主要缺点:以客户为中心的思
未能完全实现,CPFR始于需求预测,终于订单产生,因此合作过程不是十分完善。 适用范围:供应链企业都有良好的IT系统支持并且协作关系固定,对供应链中业务流程保持高度的一致,整个系统能够快速响应客户与预测客户需求。
支持技术:企业间的交互系统如基于SCM/ERP/CRM集成的系统,高级计划与协调系统、商业智能等技术。
实施策略:建立顾客情报系统,建立销售网络系统,建立合作框架协议,组织机构的变革。
供应链伙伴达成协议,创建共同业务计划,创建销售预测,辨识销售预测的例外情况,例外情况的解决/合作,创建订单预测,识别订单预测的例外情况,例外项目的解决/合作,产生订单。
三、供应链库存管理运行机制与设计策略
1.为什么要引入供应链库存管理机制?
科斯在其《企业的性质》中得出结论:当合作效果是相同的时候,采取交易成本较低的合约形式(被理解为制度安排)。因为合约就是人与人之间实现合作时就利益分配问题达成的协议,而制度安排是在多人、多次重复的情境中人的行为规范。以上几种模式的共性表明,现代供应链库存的管理强调各节点企业的长期合作,即需要一种明确的制度安排,而且这种长期契约方式有助于抑制缔约后的机会主义行为。诺思曾经证明:当交易成本为正时,制度是重要的。由于制度安排决定了经济效率,由于一种制度安排的效率可能不同于另一种,那么历史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就要到制度变迁(指用一种制度安排去替代另一种制度安排)中去寻找原因。模式只是有效制度的一种表现形式,保证供应链资源的有效配置必须防止交易运营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并进行有效的制度变迁。
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合作过程应该从计划工作开始,一直持续到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并送到顾客手中为止的整个过程。虽然JMI、VMI、CPFR也相应对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进行了一定安排,但远远不够。以上的比较分析表明,不同模式下的库存管理主体各不相同,但并不能简单认为谁拥有库存控制权谁就在管理库存。不可否认供应链中必须有实体对供应链库存进行管理,然而整个供应链的良性运行涉及的不仅是单级库存而是多级库存,多级库存的管理更需要整个供应链全部节点实体的通力协作。这必定要有一种看不见得手(即供应链库存管理制度)在有效计划协调着供应链库存的复杂活动。正如市场无形地调节着厂商与消费者行为一样,供应链中的这种微机制一旦确立,它将自动地调整供应链中的库存。库存管理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表明它正逐渐由人治过程向法治过程的过渡。基于市场竞争规则而出现的制度如保护产权、协调交易成本、经济利益分配问题等正在现代供应链中得到应有的发挥,而现代库存管理正需要这样一种合理的制度。
寻求一种更合理的库存机制,将是保持供应链的库存运行的稳定性与健壮性的重要途径。探求供应链制度的空间维度(即制度如何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同样也将对供应链库存的管理有重要的影响,比如为了建立VMI,用户必须考虑建立一个合适的外包战略,因为VMI将库存功能转移到供应商那里,库存外包通常取决于用户自己与供应商的关系,甚至与供应商集合的关系。而各种关系的协调需要在供应链中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来激励与约束供应链中主体的私人行为如机会主义行为。
2.供应链库存管理机制是怎样运行的?
作为供应链中库存的真正管理者,供应链库存管理机制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运作方式。供需双方必须从合作的精神出发,建立供需双方计划协调管理的机制,明确各自的目标和责任,建立合作沟通的渠道,为供应链协同库存管理提供有效的机制。现代供应链库存运行机制如图5所示,主要应该从以下三个层次着手:
建立供需计划协调管理机制,包括:
1)建立共同的合作目标,如用户满意度、利润的共同增长和风险的减少等。
2)建立库存优化的计划协调控制方法,包括库存如何在多个需求商之间的调节与分配,库存的最大量和最低库存水平、安全库存的确定,需求的预测等等。
3)建立一种信息沟通的渠道或系统,以保证需求信息在供应链中的畅通和准确性。
4)建立利益的分配和激励约束机制,要有效运行基于计划协调机制的库存管理,必须建立一套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对参与的各个企业进行有效激励与约束。
5)建立风险分担机制,用以明确界定各节点企业的责任与风险。
建立供应链库存运行机制,包括:
在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订立的合同规则、协作交易规则、库存信息共享规则、处理订单补货规则以及应收应付的财务结算规则等与供应链中库存物流运作相关的各种规则章程。
建立供应链库存绩效评价体系。
如通过财务指标、内部流程指标等来考核企业间的合作程度与经营状况。
3.如何设计一个供应链库存管理机制?
随着供应链管理实践的不断深入,对供应链库存成本的研究也逐步由简单到复杂,由分散化供应链到集成化供应链,越来越重视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协调合作,在分析技术上更多的是采用随机多层库存模型以更好的分析现实问题,如供应链协调机制、供应链信息共享等问题。不可能再通过某一供应链主体来解决所有节点企业的库存问题,需要设计一个良好的供应链库存机制。
而如何设计一个良好的多级库存管理机制成为首要考虑的问题。通常我们认为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使整个供应链各个阶段的库存最小。现行的企业库存管理模式是从单一企业内部的角度去考虑库存问题,而不能使供应链整体达到最优,使用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策略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多级库存控制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非中心化(分布式)策略,另一种是中心化(集中式)策略。非中心化策略是各个库存点独立地采取自有库存策略,这种策略在管理上比较简单,但是并不能保证整体供应链的优化。中心化策略必须同时决定所有库存点的控制参数,考虑了各个库存点的相互关系,通过协调的办法获得库存的优化。其优势在于能够对整个供应链系统的运行有一个较全面的掌握,能够协调各节点企业的库存活动。
对于多级库存的优化控制,不同的控制策略可能在设计库存管理机制时需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但为了保证对供应链库存资源的平衡控制,大致上设计一个良好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机制通常都需要涵盖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供应链伙伴达成合作框架协议,即结成战略性供应链联盟;
创建共同业务计划和协调规则,如协同设计补货的规则、合理的利益分配规则、违约相关的法律协议等;
供应链伙伴选择合理的库存优化控制策略方法和销售预测及其例外情况处理方法;
供应伙伴建立共同的沟通交流的平台,比如实现供应链支持系统的集成;
根据共同的合作协议和库存策略,供应链节点企业分别制定各自的库存策略与销售策略;
建立良好的反馈与绩效考核机制,用以保证供应链计划协调机制的有效运行与灵活性。
结语:
供应链库存计划控制问题一直是供应链领域研究的重点,然而随着供应链的日益复杂,不但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发生着变迁,而且供应链库存管理制度也不断地发生着变迁,因此透过供应链库存管理机制的变化来探求供应链中库存管理之道,将会带给我们更多新的启示与应用。随着供应链理论与应用的发展,将有更多的机制被创造出来并被证明为有效的,我国企业特别是从事OEM的中小企业将更需要这些制度来解决同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库存配给问题。然而目前他们的供应链库存管理现状表明,即便是运用现代的这些库存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现有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机制,他们仍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工业工程,精益生产基础啊 谢谢楼主,共同发展 潜水出来冒泡 看完楼主的帖子,我的心情竟是久久不能平静。正如老子所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现在终于明白我缺乏的是什么了,正是楼主那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楼主那种对理想的艰苦实践所产生的厚重感。面对楼主的帖子,我震惊得几乎不能动弹了,楼主那种裂纸欲出的大手笔,竟使我忍不住一次次地翻开楼主的帖子,每看一次,赞赏之情就激长数分,我总在想,是否有神灵活在它灵秀的外表下,以至能使人三月不知肉味,使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受。楼主,你写得实在是太好了。我惟一能做的,就只有把这个帖子顶上去这件事了。 哈哈哈哈,不错~`(*∩_∩*)′ 智能制造啊 小手一抖,积分到手! 潜水出来冒泡 学习了,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