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aksq
发表于 2010-10-13 04:24:57
能理解你的想法。
现在,有一个重点问题:新厂还没完工,将要生产的产品也没见过,只知道有哪些料,并且将要生产的布置一种产品,每种料件的使用倍数没办法确定(料件的入料批量已知)。所以,我没有办法确定仓管的工作时间.。这也是我现在最头疼的问题了
hanson1012
发表于 2010-10-14 02:46:44
个人想法:
1.最简答的办法就是参考公司{词语被屏蔽}工厂或者之前的历史配备情况来粗略估计。
2.既然是按照物料来分配人员的,那么先确定每种料出料、入料、点料所需要的时间和频率,确定每种料的工作量之后,再考虑每个人要安排负责多少种料。基本的物料管理人员定好后,每个班再配备一个主管人员,{词语被屏蔽}相应的运输、堆叠、开单子等人员基本上按照每班配备。在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及时联络库房的主管,以确定人员配备得到相关部门的肯定
hanson1012
发表于 2010-10-14 03:17:08
既然有新厂要建,那么肯定要有一种主打的产品确定,该产品的预期产量增长曲线也该在新厂规划当中。另外新产品的BOM也应该出来了,这样零件的用量就可以确定了。实在这些资料都没有,就只能自己按照料的大小和数量估算了。
Jerrywei
发表于 2010-10-14 10:18:34
与楼上同理,你的人力必须由工作量去定,想方设法去估算工作量,然后建立合适的组织架构,应该是按纵向职能划分,记得是“因岗设人”!
lisaksq
发表于 2010-10-15 04:33:50
hanson1012 发表于 2010-10-14 03: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既然有新厂要建,那么肯定要有一种主打的产品确定,该产品的预期产量增长曲线也该在新厂规划当中。另外新产 ...
我们是做电视机的,每种产品生命周期大都是4~6各月。
主打产品也只是某个系列的机种,但同系列里,不同尺寸的机种大件材料(前框、后壳、Panel)的用量是相同的(送货批量不同),{词语被屏蔽}的中等大小的料件就有差别了,小料的差别就很大了
另外,因仓库人员要备料和发料(我们这边都是根据工单动作的),这里面8H内可能会有换线切新工单的情况,此时,仓库就可能需要多次备料和发料,作业时间也会成倍增加。而8H内不换线,这部分就会很松。这部分怎么处理啊,需要计算在内吗?
hanson1012
发表于 2010-10-18 00:44:07
楼上的兄弟,我之前也是做电视机的。一般来说,电视机的尺寸基本都会集中在32,37,42,47几种,你可以把机种、日产量、料的数量等决策因素列在一张表上,给每项打分评估。基本的原则是以备料工作量最大且产能最高的那个产品为选择依据。至于你担心的换线的频率,这个可以要求SCM跟生产部门谈定一个规则,PC的排程于产线要配合,一般来说产线每天每条产线换一次是最佳状态,换两次线也可以接受。总之要有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合理的换线频率,之后按照这个换线频率你就可以更好的估算库房人员的劳动力成本了
zsf2010
发表于 2010-10-21 08:58:39
顶一下
pifa6789
发表于 2020-5-10 20:46:19
有竞争才有进步嘛
duansir08
发表于 2020-5-10 21:02:47
看完楼主的帖子,我的心情竟是久久不能平静。正如老子所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现在终于明白我缺乏的是什么了,正是楼主那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楼主那种对理想的艰苦实践所产生的厚重感。面对楼主的帖子,我震惊得几乎不能动弹了,楼主那种裂纸欲出的大手笔,竟使我忍不住一次次地翻开楼主的帖子,每看一次,赞赏之情就激长数分,我总在想,是否有神灵活在它灵秀的外表下,以至能使人三月不知肉味,使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受。楼主,你写得实在是太好了。我惟一能做的,就只有把这个帖子顶上去这件事了。
lastwinter
发表于 2020-5-10 21:07:53
十几年的网站了 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