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逊与《梁祝》各有千秋
杰克逊是“动”特色,《梁祝》是“静”特色,各有千秋。东西方音乐各有不同,各有各的市场。
所以,既没必要神化杰克逊,也没必要小**音乐作品。
这几天,围绕杰克逊的去世,新闻和议论占满了各大媒体的主要版面。
前几天看到的内容几乎全是悼念、崇敬和颂扬,比如,“天籁之音”、“乐坛天王”、“歌神”、“世界舞王”、“一代偶像”、“艺术成就前无古人”、“原来人的身体可以如此美妙”、“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音乐人”等等,几乎所有美好的词语都用在了杰克逊身上。
更有甚者,甚至发问:“中国为什么出不了杰克逊”?
今天上网浏览,我才第一次看到不同的声音,《巨星杰克逊就批评不得吗?》,但这些不同的声音都被淹没在了反对声中。
从杰克逊逝后在中国粉丝中引起如此大的热捧现象,让我想到的是,到底是西方“流行音乐”更适合中国,还是中国民族音乐在中国本土更有市场?中国的本土音乐就真的不如西方音乐“流行”?
我在重新欣赏了一遍一直比较喜欢的《梁祝》之后,得出了相反的看法。
我认为,以《梁祝》等为代表的中国优秀民族音乐比杰克逊更适合中国市场,即使在国际市场上,也是可以跟杰克逊们平分秋色的。
因为:
一、就品牌特色而言
杰克逊是《动》定位,《梁祝》是《静》定位;杰克逊是西方风味,《梁祝》是东方风味;杰克逊适合西方思维的人的味口,《梁祝》适合具有东方思维的人群味口;杰克逊拥有好“动”粉丝,《梁祝》拥有好“静”粉丝。两者各有市场,各有千秋。
二、就中国市场而言
中国三大根文化(伏羲的易道、老子的德道、黄帝的法道)和两大附根文化(儒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根本都是崇尚“静”的,而杰克逊的西方式+非洲式音乐太“闹”,如果将杰克逊的音乐一字展开,那就是:
闹
闹心
西方式的闹心。
1.歌声闹心
我以前听过他的作品,这几天受媒体报道的影响,又专门搜了几盘细听,几乎没听到一盘静心的,相反,几乎全是“喊”唱。
2.配乐闹心
“MJ乐风”(“黑人节奏蓝调”+“白人摇滚”)让人不得一分钟宁静。
3.舞蹈闹心
夸张的太空舞步,教你每分钟都去运动。
因此,我认为,杰克逊的音乐更适合中国的部分尚美的年轻人,而不适合大部分中国人。并且,即使今天的中国年轻人喜欢他的音乐,待这代年轻人中年以后,他们也会逐渐受中国根文化和附根文化的影响而“静”下来。如果杰克逊们想全面打开中国市场,还需更加地中国化。
如果杰克逊像这样的中国本土化靠拢,相信他会更受中国观众喜爱。可惜,据悉,杰克逊一生只到过中国一次,这张照片是他在中国香港照过的“唯一”一次稀有的唐装照,而没能更深入地在中国本土化。
而以《梁祝》为代表的中国民族音乐,由于根植于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其在中国市场将会经久不衰。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在中国的公园里或是大街上,当一个**唱杰克逊式歌曲,同时 帮帮顶顶!! 加油!加油~ 大爱工业工程 好帖,来顶下 好帖,来顶下 潜水党出来挽一个 神贴 果断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