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路
初来乍到,看了N多帖了,讨论各种方法的实施方法和实时性,越发疑惑:中国需要什么样的IE,将国外的经验搬过来,有多少是可用的呢?
大领导没力度,组长、班长、课长的素质不够,盲目排外,大家是如何铺路的呢?
这几年的工作经验感触颇深,再好的东西也要得到承认,只有我们认为好,估计好多人受到过打击吧,谁有比较好的切入点呢,OEE、TPM、“拉式”、“一个流”、、、这些我们快刻在骨子里的理念,有多少人捧场呢?
有多少人拥有属于自己,属于自己公司的IE思想了呢? 深有体会啊 是啊, 中国的现状啊! 其实这也是很多学者探讨的问题,在日本精益生产搞得那么好,而在中国却处处碰壁,其实与中国的文化有关,中国人对于集体感比较薄弱,一个人是条龙, 难得有人捧场,我的标题叫“铺路”,国外的IE,从泰勒开始算吧,如果从欧文算的也好,百多年的沉淀,被塑造的不仅仅是IE人,更多的是被IE的人,对于IE刚刚开始的国内,如何让被IE的人熟悉和接受,应该是我们最先要做的课题,不知道有人同意否。
如果日本人的工作状态,每天自觉免费加班,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这是一个很难接受的事情,可对于日本人确已经习惯,这个习惯,我觉得是我们IE人最先要考虑的问题,我们设计了一堆非常好的东西,没人理解和承认,就等于白做了,谁有过这方面的思路呢? 哎,深有体会呀 IE的一个能力就是做出适合国情和厂情的推动方案,要不然只是拿来主义,自己不消化吸收和融合,怎能做好呢? 行业的累积和不断发展。 感触很深呀! 深有同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