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IE改善遭遇成本
最近做改善,越来越体会到成本的重要性,有时也很困惑,开此帖讨论,希望各位前辈给予意见与建议!IE做改善,为了达到最小化WIP及快速的信息沟通/品质意识,那就是实施一个流与后拉式生产,做一个流就是将生产制程有前后相关性的设备/制程尽量靠近,减少搬运及WIP,但是现在老板经常在要求我们评估机台搬运成本与改善后的效益(因为工厂生产的产品偏设备面,搬运成本较手工业较高),现在就比较困惑,常常评估出来搬运/搬运后相关电气连接成本较高,一直无法做一个流的生产。
工厂的改善不外忽标准化,一个流和后拉式,现在标准化和后拉式都开始去做了,唯独一个流因为成本原因不能开展,不知各位大虾能否支招帮小弟!感谢! 我们的工作就是在工厂做改善,没有一个系统的工作框架,现在我与我的同事都比较困惑,寻找工厂的改善点也变得越来越困难,现在有点有力无处使的感觉!(每周老板还要开周会,总结我们做的改善,改善点越来越少,能写得报告也越来越少了) 成本第一 我们的工作就是在工厂做改善,没有一个系统的工作框架,现在我与我的同事都比较困惑,寻找工厂的改善点也变得越来越困难,现在有点有力无处使的感觉!(每周老板还要开周会,总结我们做的改善,改善点越来越少,能写得报告也越来越少了)
个人的看法:改善点确实越来越少,如果越来越多就说明有问题了。只是改善的深度,和前期改善的标准化做到了吗》很重要,我们这工厂的叫法叫CI,每年都有几百万的降本改善,那个伤不起阿····。 对于老板而言,他比较关心一点 投资回报率的问题。
我们有个项目投资了800W,老板问几年可以收回成本,答复老板说需要4年····。老板说这不是个好项目···
成本第一
个人感觉成本第一的思路已经落伍了,应该是利润第一。企业生产发展的源泉是利润,一个企业只有拥有良好的利润,才能发展的更好 IE的定义先去看看
利润最大化是最终的目睹 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成本在前面,我们主要做数据分析,可以先试试分析提升的效益有多少,按此分析,多久可以收回搬运机台的成本,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 神贴 果断留名 有竞争才有进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