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boy303
发表于 2011-7-2 01:59:16
本帖最后由 sunboy303 于 2011-7-2 10:00 编辑
之所以用传统的方法,是因为还不知道有这么一类的新工具。或者虽听说了,但因为思维惯性刚开始很难接受罢了。
就像数据库软件刚推广不久,很多公司用的还是传统的方法。直到很多先知先觉的公司先用了见到明显成效了,{词语被屏蔽}企业才慢慢跟上。
sunboy303
发表于 2011-7-2 02:02:13
回复 zzk2004 的帖子
其实我们也是看到松下、日东电工等大企业用了并引入日常管理,我们才选择引进这款软件
ldyking
发表于 2011-7-2 07:10:43
嗯嗯,学到了呀
jazzgp
发表于 2011-7-4 09:56:37
顶一下 欢迎继续上传
ronnyluo
发表于 2011-7-6 05:05:32
个人认为此软件可取性以根据公司的现状,如果公司有相关的IE,这个东西的价值就不大,仅仅是个说明的工具而已
没有相关的IE,那可以参考下,毕竟这个东西容易上手使用{:soso_e100:}
zqldavice
发表于 2011-7-6 07:13:16
支持一下,下来看看
cjn1425
发表于 2011-7-7 09:22:15
Must be usefully, Very appreciate
sunboy303
发表于 2011-7-7 10:04:20
回复 ronnyluo 的帖子
看来你没仔细看,松下、日东电工都已经将其作为重要改善工具了。相信他们的ie应该不少,而且能力应该也很强。
我们的软件是一个改善工具,它可以引导改善,但主要的功能是提高ie们的改善速度和深度。在速度方面打个比方,我们要去某个地方,ie就是知道去目的地的路的骑自行车的人,而我们的软件就像有导航仪的汽车,你知道了地方,你可以不用导航功能,但我们的车还是要比传统的自行车快很多。在深度方面,就像我们多了一个放大镜,当你不确定或看不清楚细节时,你可以用放大镜放大了观察。
你可以发个你们ie改善过的工序给我,看看软件是如何继续深入且快速的分析的。
zhangzhiyong13
发表于 2011-7-11 07:36:45
感谢楼主分享!
Charlene23
发表于 2011-7-15 04:11:39
{:soso_e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