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拖地机器人,云鲸 NARWAL 近日,知名企业家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赴美投资10亿美元设厂的消息在网上流传,引发了社会对“中国制造”生存发展环境的思考和担忧。 要看到“中国制造”的后劲儿 曹德旺在美投资建厂的消息一出,就有观点认为,此举表明“中国制造”成本优势正在消失,企业负重前行、处境艰难。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制造业成本上升是毋庸置疑的,一些制造企业经营困难也是实情,但仅从一两个点去研判形势,匆忙得出“中国制造”前景堪忧、企业都想“跑路”的结论,未免有些简单和片面。 从形势看,尽管在微观层面上部分实体企业赢利压力较大,但从宏观上看,今年前十个月,我国工业企业利润同比明显上升,制造企业即便是福耀玻璃,其主体仍然深扎在国内。从未来看,国家正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为企业降成本、减负担,出台支持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政策,因此没有理由对“中国制造”前景产生悲观。 有数据显示,近十年间,世界主要制造大国平均工资、工业用电、天然气等成本都在逐年攀升,非我国独有,而且这种上升未来还可能持续。透过迷雾,人们更应该看清,“中国制造”面临的问题表面上表现为成本上升,实质上更在于结构深度调整的阵痛——一方面我们与东南亚等国家相比,成本优势逐步降低;另一方面,产品尚未达到较高附加值,无法覆盖溢出成本,在这阶段,一些深层矛盾自然会“浮出水面”。 我们既要高度重视为企业降成本,更要树立做强“中国制造”的信心,支持企业立足长远,通过创新推动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竞争力。 今年以来,有关创新驱动的举措日臻完善,为“中国制造”转型铺路护航。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再次为“中国制造”发展指明了方向。 对正向中高端迈进的“中国制造”来说,不能再走依靠低成本竞争的老路,应该在“腾笼换鸟”、产业升级上多动脑筋,通过创新驱动积累发展后劲儿。一方面,筑牢工业基础,补上制造短板;另一方面,突破前沿技术,开拓新兴市场,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虽然成本逐年上升可能是常态,但加快向“高起点、高效率、高附加值”和“低排放、低能耗、低占用”转型,将形成成本之外的竞争优势。 (转载自《北京青年报》 张辛欣) 勿让“中国制造”再为税费所伤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在竞选时曾多次谈及“中国制造抢走了美国人的饭碗”,以此拉拢了不少选票。这句话有点言过其实,因为已经有不少中国制造的企业赴美投资,为当地的美国人带来了就业机会。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美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中国来说非常高,这些制造业企业的选择令人不解。但是,企业才不会做亏本生意。事实上,美国在土地、能源、税收等方面的成本优势,已经足以弥补近几年中美之间急剧缩小的劳动力成本差异。正像曹德旺所说,虽然在美国“蓝领工资价格是中国的8倍,白领工资价格是中国的2倍多”,但能源、电价便宜很多,还要加上综合税负的降低、美国州政府提供的优惠条件等,企业在美国反而能多赚百分之十几。 有专家认为,问诊“中国制造”不能避开税费问题。天津财经大学教授李炜光提出了“死亡税率”的概念,指的是税费负担过重以致威胁企业的生存发展。上个月,他刚刚发布了一系列有关中国企业税负问题的调研结果。经李炜光测算,中国的企业实际税负负担率接近40%。而除了新兴行业及金融领域外,大部分的企业利润率不到10%。他认为,这么高的税负负担可能是致命的。 世界银行有一个“总税率”(税费/商业利润)的指标,用以衡量一国所承担的税负。近几年,中国的总税率一直保持在65%以上,而美国的总税率为40%左右,两者相差近25%。此外,中高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总税率为41%,位列其中的中国数据远超这个数字。 近两年,国家也出台了多项措施降低企业税负,比如全面推进营改增、五险一金阶段性下调等,但是“减负”在一些地方变了味。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直言不讳地揭露,“财政部去年营改增减5000个亿,其实是假减,去企业问一圈,都没减。”而且,一些地方明面上减负,实际上增负,据人民日报5月的报道,一些地方税务部门早在年初就订好了“税收指标”,企业要交多少税,税务部门说了算,承诺的多退少补也是空话。还有一些原来不收的税费,在降税的大背景下反而又重新开始收缴。 制造业这块蛋糕被不少国家盯着,前有美国喊着“制造业回归”的口号,后有印度制造想要取代中国制造的地位。在人力成本优势消耗殆尽的情况下,一些地方如果仍然变着法地不减负反增负,要么见到“遍地老板尸体”,要么看着“企业出逃”,中国经济成为“夹心饼干”。 因此,如果政府在出现问题时只把资源用在“救火”上,结果只会发现去产能越去越多,或者新的领域又会出现产能过剩。挽回中国制造的颓势,激活国内的中心制造业企业,首先要把减税的政策都落到实处,其次要真正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社会保险费、能源成本、物流成本等。 (李敏) 本网站官方群 工业工程5000人群号 249148633 |
2020-02-17
2022-06-13
2021-12-13
2022-11-09
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