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
高层能否持续不断推进是关键 日本明成大学对丰田生产方式进行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丰田的企业环境是河水,讲究涓涓细流,而美国福特、通用是海水环境,像汪洋大海一样。 涓涓细流的河水环境与丰田公司的雇佣制度也不无关系。牛占文表示,与欧美、中国企业不同的是,日本丰田的员工是终身雇佣制,长期的雇佣关系让员工能够从点滴做起,持续几十年坚持下来,不断改进。驱动企业持续改进的是员工,在频繁跳槽的我国汽车企业里,这一点似乎还有一些难度。 “丰田几十年成功的经验背后,与他们员工在同一种思维环境、同一种文化氛围、同一个企业背景下工作学习密不可分。”牛占文说。 在企业推行精益管理过程中,中层管理者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中层的推动力、执行力不强,精益管理也会很难继续。迟启军表示:“我认为企业推行精益,赢在中层,必须要百分之百的中层都能认真做工作,充分带动基层。” 企业开展精益管理的过程被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热情高涨,但不知从何做起;第二阶段,开展精益后产生了不满、混乱,员工有为难情绪,在这个阶段失败的比例较高;第三阶段是成熟阶段,工具运用得好,企业效率提高;第四阶段是巅峰阶段,员工士气高涨,企业竞争力提高。 “在国有企业中,改变会比较难,很多人不愿意改变多年来形成的企业行为习惯,所以特别是在第二阶段,企业中层必须要用激励的方式、得当的方法积极引导,将精益管理推进下去。”迟启军说。 需要供应链的整体拉动 “在我国,存在一个重要问题是,有时只有一个企业在推广精益,其效果是有限的,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的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稳定性也至关重要,所以一定要做到整条产业链的精益才能够让精益管理更有效。”牛占文说。 丰田与供应商的 “塔式”供应关系被称为双赢的关系,他们的关系不仅体现在产品配套、开发方面,更体现在管理模式上。丰田寻找长期互惠能够共同发展的供应商,与供应商共同努力完善丰田生产方式,例如,全员生产保全的管理方法,最早是由丰田供应商日本电装倡导的。 但是,目前国内企业并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有整车企业开展精益管理取得很大的成效,但供应商不能有效开展精益管理,因此只能是产业链的部分精益。 重庆一家零部件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企业内部开展精益管理取得了很大成效,效率显著提高,但有一点很难解决的问题是,企业内部可以通过实施精益减少库存,但对于配套企业的需求无法掌握,所以不得不准备大量的产品已备不时之需。“从零部件企业的角度看,我觉得供应链的精益比企业内部精益更重要,但目前中国汽车行业的整零模式还不是很清晰,有些整车企业对供应商的态度和做法,也影响了精益生产的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