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官方群 工业工程5000人群号 249148633
国内市场已经打开,但过去只注重国际市场的光伏企业深刻认识到,单一市场必然存在风险,必须学会两条腿走路,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并重。 2013年,中国光伏产业存在产能严重过剩,国内应用市场开发不足。当时,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光伏产业市场过度依赖外需,70%以上产品出口欧美市场。由于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减弱、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双反”,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阻力增大,光伏企业普遍经营困难。三四年过去了,光伏产业发展环境是否改变?光伏企业还好吗? 高速增长曾带来成长的烦恼 回顾光伏产业发展的这十几年,过山车式的大起大落可谓惊心动魄。 21世纪初,中国大陆太阳能(12.840,0.03,0.23%)电池组件产量只占全球11%,为日本当时产量的1/4左右。其中,多晶硅产量80吨,95%以上需进口。 很快,光伏产业奇迹般爆发,经历了名副其实的野蛮生长。没几年,中国在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四大生产环节,产量跃居全球第一。目前,产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一些品种的占比甚至高达80%。 高速增长也带来成长的烦恼。出口导向而发展起来的光伏产业,因欧美国家此起彼伏的“双反”,海外市场受到巨大冲击。加之“十一五”期间,国内新能源重点在风电,光伏制造业的巨大产能迅速过剩,不少企业破产,龙头企业纷纷步入破产边缘。 不过,到2016年,中国光伏制造企业的日子总体不错了。据统计,42家有光伏板业务的上市公司中,39家实现利润增长,11家增幅超100%。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透露,2016年中国光伏产品月平均出口额11.7亿美元。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光伏产业仍然面临产能过剩,一些企业经营依然面临压力,但总体看,已从谷底爬了出来。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许勤华教授认为,这得益于我国产业政策适时调整、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和正确的市场战略。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胜劣汰 一个产业要想健康发展,必须注重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前一轮光伏产业的困境就是过于依赖国际市场。因此,破解光伏困境,就要让巨大产能在国内也找到用武之地。针对症结,各级政府在“十二五”期间及时雨般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王勃华介绍,这些政策中,《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最重要,其中明确强调抑制光伏产能盲目扩张。意见要求,发挥市场机制在推动光伏产业结构调整、优胜劣汰、优化布局以及开发利用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对不同光伏企业实行区别对待,重点支持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骨干优势企业发展,淘汰劣质企业。 意见发布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等多部门支持和规范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密集出台,涉及产品制造、市场应用、财税、价格、补贴、土地管理等产业发展各方面。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10月,涉及18个省级、38个地级以及21个县级地方政府。 有了这些政策支持,光伏电站迅速涌现。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光伏发电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3454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7742万千瓦,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 如此巨大的光伏电站市场,自然带动了产业发展。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6年多晶硅产量约19.4万吨,同比增17.6%;硅片产量超63GW,同比增31%以上;电池片产量超49GW,同比增19.5%以上;组件产量约53GW,同比增15.7%以上。 告别简单模仿复制,加大创新 “简单模仿和复制,是光伏产业陷入困境的根源。因此,我们开始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每年投入研发费用近亿元,不断积累微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阳光电源(9.580,0.00,0.00%)董事长曹仁贤说。在中国光伏企业“最痛苦”的2011年,阳光电源依然稳健发展,并在当年完成融资。 隆基股份(16.600,0.14,0.85%)董事长钟宝申介绍,通过技术创新,去年隆基股份的非硅成本同比降低33.98%,拉晶和切片成本也快速下降,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大提高。隆基股份还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合作,研发低衰减LIR技术,率先在全球解决了困扰行业多年的光伏电池初始衰减问题。目前,该技术已经实现产业化,企业国际竞争力大大提升。 差异化和两个市场并重,也是企业走出低谷的重要因素。比如,2014年底才成立的乐叶光伏,通过差异化定位,专注高效单晶产品。2015年,其单晶组件就做到全球产销量第一。在硅片严重过剩情况下,乐叶单晶硅片供不应求。 国内市场已经打开,但过去只注重国际市场的光伏企业深刻认识到,单一市场必然存在风险,必须学会两条腿走路,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并重。 虽然面对欧美“双反”,但天合光能、晶科能源、协鑫集团等多家企业加大其他国家和地区布局,或用工厂换市场,努力拓展海外市场。 “海外市场不仅仅是欧美市场,其他市场也很广阔。”天合光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纪凡介绍,2016年,产品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南美、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一带一路”建设也为光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带来机遇。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介绍,建设大潮中,晶科能源带着技术、资本走向东南亚。晶科能源马来西亚生产基地已建成投产,光伏电池年产能1.5GW,组件1.3GW,年产值4.5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光伏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最大、产值最大的工厂。 工业工程网 www.chinaie.net
|
2020-02-17
2022-06-13
2021-12-13
2022-11-09
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