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拖地机器人,云鲸 NARWAL 作为至今还在家电领域坚守的日本企业,松下电器正面临混不下去的新尴尬。近日,松下电器在中国陷入因业务不善而裁员的风波,虽然其随后否认裁员计划,不过可以看到的是,如今家电业务可以为松下电器带来的贡献确实在不断减少,公司也将重心逐渐向利润更大的B2B领域倾斜。 来自中怡康最新的家电市场数据可以看出,口口声声说不会退出家电业务的松下电器已经在中国迎来最危急时刻。冰箱、空调市场排名被挤出前十,市场占比仅为第一名的零头左右,洗衣机市场排名虽稳居第六,但是也与行业一线领军企业的差距较大,只有阶段性占比。同样在精品和美容类小家电产品上,松下也是空有好产品,却迟迟未能形成规模化市场份额。 现状:中国市场业绩惨不忍睹 截止今年4月,在冰箱市场,松下零售量占比为1.53%、零售额占比3.36%,市场排名第12位,已经被挤出前10名,与第一名海尔冰箱(零售量占比27.78%、零售额占比31.72%)的差距更是不断拉大,已经缺乏反弹的动力; 空调市场的表现同样不容乐观,松下空调零售量占比仅有0.69%、零售额占比0.8%,量额排名第14位,同样被挤出前十名,市场占比连第一名格力(零售量占比39.39%、零售额占比43.54%)的零头都不到; 洗衣机市场算是松下家电业务硕果仅存的领域,松下洗衣机零售量占比6.11%、零售额占比7.5%,市场排名第六。但是与行业一线领军企业的量额差距仍然很多,排名第一的海尔洗衣机零售量占比27.63%、零售额占比30.11%。 而在占据产品和技术优势的精品小家电、美容小家电市场上,长期以来松下在中国小家电行业一直呈现出“若隐若陷”的困局之中。其电饭煲、微微炉,甚至是空净、吸尘器,以及大量首创的美容小家电,一直无法跻身主流市场。陷入“有产品无大市场无忠实用户”的泥潭中,未能突破。 种种迹象表明,无论松下是否真心愿意,未来其家电业务只能退守日本本土市场。当下,全球家电市场的品牌竞争格局正越来越集中,马太效应会愈加明显。从一线市场数据可以看到,松下家电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市场已经没有多少生存空间,甚至会因为水土不服而越来越受到海尔、美的等中国品牌的挤压。 而在欧美市场,随着去年开始的中国家电企业在海外市场开展的一系列并购、体育营销和品牌建设等,松下等其他外资品牌在强大挑战和挤压下也不得不收缩。因此,回归本土成为松下家电业务不得已而为之的一条路。 除了外有强敌的频频挤压,近年来松下僵化的企业管理机制,特别是类政府化的“唯上是尊”经营理念,也导致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日渐式微。手握产品、技术等一手好牌,却未能在市场上赢得用户的青睐。 之前就有媒体曝出,松下某华东家电制造工厂近年来效益日益低下,导致公司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管理层还希望继续压缩员工人数。与此相反的是,厂里每年都有待遇不薄的日本外派员工从事技术研发,由于文化差异,常常与负责制造的中方团队合作欠佳。 前景:转战B2B也是长路漫漫 面对家电业务当前所处的残酷现实,松下高层做出“识时务者为俊杰”的调整。4月1日起,将松下中国的家电业务从该公司剥离,转移到位于杭州的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并由第一个华人总经理吴亮担任该公司一把手。希望借此本土化的改革措施来挽救家电业务的颓势。但不得不说,松下这种改革有点“为时已晚”的遗憾。 虽然松下声称不会放弃家电业务,但是家电业务因盈利能力薄弱也逐渐沦为日企发展中的一块鸡肋。公开信息显示,松下电器2016财年销售额为73437亿日元、相比下跌4%,净利润为1493.6亿日元、同比下降10%。这一业绩将创下2012财年以来的盈利新低。受此影响,4月就任松下电器中国董事长的横尾定显更是将目光聚焦在车载汽车领域,松下近期也在大连车载锂离子电池厂竣工。 同行的挑战、市场和用户的抛弃,无论松下多么不甘心放弃家电业务,也不得不面对其家电业务已经难以生存下去的尴尬现实。其实,松下中国前任董事长大泽英俊此前,目前整个家电产品事业的比重只占松下的20%,松下已经全面向B2B方向转型。 山雨欲来风满楼。当前,松下家电业务在中国的衰落只是一个拐点,更大的一个困局是:近两年日本等外资品牌在全球家电市场对决中,面对海尔、美的、格力的轮番打击,已经全面溃败,国货已在冰箱、电视、空调等各个产业占据竞争绝对领先地位,中国制造正在全球强势崛起。 更让外资家电企业惊恐的是,随着中国制造向创造、智造、品牌加速升华,大量中国家电企业已不满足本土市场的领跑,正在逐鹿全球中高端市场的塔尖。以松下为代表的传统日资企业将首当其冲受到打击,倒逼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并进一步加快对新领域、新业务的拓展,寻找突围新路径! 智能拖地机器人,云鲸 NARWAL
|
2020-02-17
2022-06-13
2021-12-13
2022-11-09
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