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官方群 工业工程5000人群号 249148633
牵动人心的雄安新区规划细节内容和出台时间表敲定。日前,北京商报记者从业内获悉,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徐匡迪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17年会上透露,雄安新区的规划方案编制有望于9月底前出炉。记者梳理发现,在徐匡迪透露的雄安新区规划图中,加强交通网络、建地下管廊式基建等已经成为了“必选项”,不过,如何统筹协调白洋淀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仍是雄安新区建设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雄安的“必选项” 作为我国的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各界的神经,尤其是对未来这个重要区域影响深远的规划。 根据徐匡迪介绍,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河北省委省政府,组织了住建部中国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国内6家规划单位成立联合工作营,包括清华大学规划院等对雄安新区规划方案进行研讨和完善。与此同时,雄安新区规划评议专家组也正式成立,邀请30多位地理、地质、能源、交通等领域的专家,对各个方案进行评审、讨论,预计9月底可告一段落,提交中央审查。 实际上,随着雄安的定位愈发明晰,新区规划出台前,一些“必选项”已经率先被确定,成为规划方案的“骨架”。 “新区规划的总体原则是建设水城相融、蓝绿互映的生态宜居之城。”徐匡迪介绍,新区的建设是在白洋淀的西北部,绿地占比超过50%,新区中间有一条贯穿新区的交通线,西起人民广场,中间经过雄安中华民族复兴碑,正对雄县古城。 在徐匡迪看来,城市必须要有交通支撑,“以高铁架构首都一体两翼,建设华北地区网络化的世界级城市群,北起秦皇岛、山海关、唐山,最南到邢台、邯郸,这就是京津冀”。徐匡迪解释称,北京、天津、雄安是个三角地带,以北京首都机场为顶点基本就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北京新机场位于这个等边三角形的中心稍微偏西,所以在考虑雄安新区规划时提出要加强和北京新机场的协同,构建面向国际、辐射全国、服务区域的空铁一体化交通网络,服务京津冀同时也辐射张北、崇礼地区,推进河北省两翼齐飞的发展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徐匡迪在介绍新区规划时,透露了雄安未来建设中将出现的一大亮点,即建设21世纪地下管廊式的基础设施,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到地下去。“城市交通,城市水、电、煤气供应,灾害防护系统,包括到雄安高铁铁路线、车站以及市内交通都放到地下,更多地把地面让给绿化、让给行人,实现人行走500米就可以在地下找到车站,到四面八方去,比如乘坐高铁41分钟就可以到北京。”徐匡迪表示。 三大草案悉数公布 实际上,在一个个亮眼目标的背后,无数人正在紧锣密鼓地做着规划,甚至做出了多份备选草案。据徐匡迪介绍,目前相关工作人员已经总结了三大设计思路,分别侧重湖淀保护、城镇化推行和人文化。 具体来看,第一种方案将以湖淀为核心,圈层结构、虚实相生。如果按照这一思路推行,未来湖淀的区域将得到较多的保留,不过,湖淀中间也会有绿地和水系的交融,也强调扶农、治水、造田三位一体,推进村镇创新网络来布局。从方位来说,未来新区北面城镇区域有实体建筑,南部则有淀区以水为主。 “城镇化”则是第二种方案的关键词。按照这一思路,未来新区城区建筑面积起步区16平方公里,和平江府、老杭州面积相近。白洋淀中比较浅的地区可能会被挖开、清淤,之后再加深为不种芦苇的水域,让城区可以看到水面,这一部分区域大约等于1.6个西湖,能够让新区实现水城交融。而从白洋淀中挖出来的淤泥则堆积到背面,形成城市花园。白洋淀的中部则会发展为国家植物公园,由此建设生态文明论坛。 白洋淀中还保留了许多村落,而让这样的风土人情最大限度地留存下来,就是第三种方案的重点之一。据介绍,白洋淀中的居民每年割芦苇编制芦席,做各种芦苇制品并以此为生,未来新区可能将这部分村落和手工艺编织这类非物质文化保留,让人与自然的生态系统得到延伸。 “生态优先、水城交融是新区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要坚持的原则之一”,首经贸大学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叶唐林表示,出于这层考虑,方案一和方案二都有可能被采纳。而有业内人士指出,在保护生态的同时,考虑到雄安新区“千年大计”的定位,以城镇化发展为核心的方案二则更受关注。 统筹环保与城建成最大挑战 “白洋大湖浪拍天,苍茫万顷无高田”是古时诗人歌颂白洋淀风光的诗句,然而如今,如何统筹协调白洋淀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已经成为了雄安新区建设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从总体设想来看,徐匡迪表示,雄安新区未来或将成为山水城市,灵动交融,但实际上,淀区如何改造,淀内村落如何处理,都将成为难点。 徐匡迪介绍,自古以来,白洋淀内就有大量村落存在,他们世代居住在淀内,依靠水产养殖和农家乐生活,出入白洋淀的交通方式只有一叶扁舟。但年复一年,居民的上下水都排在白洋淀内,加上水产养殖所产生的饲料与排泄物,白洋淀的水体已经出现了富营养化。此时,两种不同声音从业界冒出。有部分专家认为,将村落迁出才是保护白洋淀生态的最好方式,而另一部分专家则认为,村落是人与自然友善互动的结果,这种文化值得保留与纪念。如何兼顾两种声音,兼顾城市发展与村落村民的利益,成为了有关部门关注并正着力解决的焦点问题之一。 除了“城与淀”的关系之外,如何引水也是问题之一。徐匡迪表示,目前我国水利部门已经同意将太行山附近几大水库的水直接送往雄安新区,这不仅有助于雄安新区的生态建设,而且对河北高耗水行业也有所助益。 而在城镇化发展方面,徐匡迪表示,未来雄安新区或将建设智能化的城市管理体系,诸如智能建筑群、“会呼吸的墙壁”等都有可能出现在新区中。“所谓‘会呼吸的墙壁’,就是利用墙壁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这样房间内的氧气就能保持恒定水平,人们不需要开窗调节空气,就能获得舒适的体验”,徐匡迪表示,目前智能建筑群已经开始小范围实验,雄安新区是“一张白纸”,应该尽早研究。 北京商报记者 蒋梦惟 林子/文 张彬/制表 雄安新区规划重要进展一览 4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提出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4月13日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新闻发言人严鹏程表示,国家发改委将对雄安新区相关交通等重大项目给予支持。 4月26日 雄安新区召开首场新闻发布会披露,雄安新区起步区为30平方公里。 5月2日 业内有消息称,经过雄安新区的铁路一共有5条,其中京雄铁路、津雄铁路首次露面。 5月4日 媒体报道,国土部明确,要在保障用地需求、土地供应政策、城市地质调查等方面给予雄安新区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