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拖地机器人,云鲸 NARWAL 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智能制造是我们在工业自动化中经常提及的三个名词,看似都是智能化,其实相差甚远,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属于术的层级,智能制造才属于道的层级,术无穷,道亦无尽;道尽,术亦可无穷,但较难有质的突破;道未尽,术无穷,一直持续下去,终究会有质的突破。 1、智能车间 以产品生产整体水平提高为核心关注于生产管理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客户需求导向的及时交付能力提高,产品检验设备能力提高,安全生产能力提高,生产设备能力提高,车间信息化建设提高,车间物流能力提高,车间能源管理能力提高,等方面入手; 通过网络及软件管理系统把数控自动化设备(含生产设备,检测设备,运输设备,机器人等所有设备)实现互联互通,达到感知状态(客户需求,生产状况,原材料,人员,设备,生产工艺,环境安全等信息),实时数据分析,从而实现自动决策和精确执行命令的自组织生产的精益管理境界的车间; 2、智能工厂 以工厂运营管理整体水平提高为核心,关注于产品及行业生命周期研究,从客户开始到自身工厂和上游供应商的整个供应链的精益管理通过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实现,从满足到挖掘,乃至开拓和引领客户需求开始的销售与市场管理能力提高;提高环境,安全,健康管理水平;提高产品研发水平; 提高整个工厂生产水平,提高内外物流管理水平,提高售后服务管理水平,提高能源(电,水,气)利用管理水平,等方面入手,通过自动化,信息化来实现精益工厂建设和完成工厂大数据系统建立和发展完善,通过自动化和信息化实现从客户开始到自身工厂和上游供应商的整个供应链的精益管理,这是智能工厂; 3、智能制造 以提高国家竞争力为核心,关注整个制造业在全球产业和领域以及对应农业,服务业等国民经济组成部分的产业级管理水平的提高,结合智能工厂,智能服务,大数据系统(含软硬件建设)几个方面来实现精益管理思想文化,从而保证制造业的永续经营,国家的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这才是一个有智慧的制造业; 举个例子说:以前因为重复建设造成的产能过剩现象,引进落后技术的现象,市场换技术的技术没学到市场也丢失的两头空现象,自家品牌被国外品牌低价收购后封杀的现象......,等等愚蠢的行为,在智能制造之后,都将不会出现。 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从而形成了一个举世无双行业齐全的工业体系,智能制造就是要为这个工业巨人的脑袋里面注入精益管理思想文化的灵魂和智慧,不然的话,就是一个空有各种各样软件的大脑,各种各样感应器和信息化技术的神经系统,各种各样自动化的骨骼和肌肉,虽然也是聪明强壮,但是没有大智慧。 工业4.0是德国为自己度身打造的国家战略,德国的定义是这样的,智能工厂偏重产品制造,类似于中国的智能车间;智能制造偏重运营,类似于中国的智能工厂;因为他们国家的工业体系没有那么多,与中国相比,如同一个小工厂,一招鲜也能吃饱饭;中国就不一样了,如同一个综合集团公司,就算几十招鲜,也不一定能混个肚子圆,这些显而易见的咱们就不一一揭丑了。 美国和日本以及其它国家也具有与中国不同的政治体制以及经济状况,技术能力的差异所以不能死搬硬套到中国来,他们的只能做为借鉴,不能全盘效仿,中国必须要在自身的基础和特点上建立自己的智能制造战略。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运转起来应该这样思考 对于智能车间,直接动手,政府支持大政策,投中钱(30%-50%)助力,做为启动电机和触媒,发动机转起来和真正发生反应靠企业自己的能力,不监不控,优胜略汰,只要结果,赛场跑步。 智能工厂建设,边干边看,政府支持大政策,投大钱(50%-80%) 壮胆,提高企业生存能力,万一失败不会死,万一伤残不会废,对于企业监而不控,鼓励跑步。 智能制造建设,直接动手打基础,政府支持大政策,基础建设投大钱( 100% )。 对于建立智能制造软件系统和硬件配置的关键产品的研发投入,直接动手打基础,政府支持大政策,研发投入与企业资金配套完成,对产品研发过程,质量及资金管理严格监控,杜绝汉芯事件或者其它的研发造假行为,可列为民法中的犯罪。 智能制造任重道远,政府做人才基础和技术基础培育,眼光放远,踏实走路。 智能车间努力实现的同时,对智能工厂也开始稳步前进,对智能制造同样开始奠定基础,这样踏踏实实地在国家的整体战略下一步一步的走下去,未来的中国,必将傲然屹立于世界的最前列。 工业工程网 www.chinaie.net |
2020-02-17
2022-06-13
2021-12-13
2022-11-09
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