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
生产线安排如何,不仅影响全体目标,而且可能影响员工士气,比如说,流水线,第一站放得太快,后面作业员接不上,心里就感不悦。各站作业时间不一,有人桌上堆集一大堆,有些人却轻松的聊天……等。若工作不平均,钱又没有比别人领得多,就会导致员工士气不振。 中坚干部需根据作业人员的作业经验记录,来掌握他们。 综合上述: 1. 按照他的工作特性分析,作业熟练度,配合各站作业需求条件,才能够“适才适所”。 2. 若主管需要教育部属或是工作站别轮调,按照这些资料安排,作业指导将更能体系化。 3. 人员异动或请假,如何安排“次佳”组合,将有轨迹可循。 三、各站别排线时之注意事项: 1.产品别,客户别物料需求之掌握对于同样机种不同客户的需求,尤应特别慎重。对于制令之要求要千万注意。 2.产品别所需治具、工具、仪器、设备需切实了解。即知道用什幺工具生产,事先切实准备。 3.产品别各站作业中应注意重点,以避免危险,并提高作业效率。 4.各站工时测定: 现场主管需按照人员熟练度测定各站基本工时,然后排定各站动作,力求各站时间平衡。不过因人员总会变动,人员调动,各站所需作业时间便有差异,这时候乃发生生产线瓶颈。所以需将各站动作再细分,分解到无法分割地步,然后检讨各动作。如哪些要作在前面操作?哪些动作必须紧跟那个动作之后?哪些动作可以挪前或挪后?将这些资料分别整理,以因应人员变化,使生产线上维持最佳平衡状态,对流水线生产的主管人员而言,不宜固执地认为一条线一定要多少人才能动,否则动不了? 5.考虑各站加工后如何放在流水线上,如产品应朝前、朝后、左、右等,面朝上或朝下,以方便后站更“顺手”及易于确认后站完成与否。 6.考虑各站供料时间,掌握联机操作并充分应用领料人员。 7.生产线速度调整,运用人力安排,各站分配等要领调整出最适当速度与组合。 四、生产线不平衡现象 1. 线上所放半成品距离不一致。 2. 线上没有半成品。 3. 线上某些站堆集半成品。 4. 线上维修不良品多。 5. 某些站人员很忙,某些站人员则很轻松,时常休息或聊天。 6. 生产线速度太慢或太快。 7. 生产线没有物料(或不足)可以生产。 8. 线上所放半成品没有一致方向或放法。 9. 作业中有人时常无故起来晃动。 10.线上检验站不良品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