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管理就是以生产现场为主要对象,研究分析人、物、场所的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整理、整顿、改善生产现场条件,促进人、机器、原材料、制度、环境的有机结合。 1. 班组长工作的日、周、月 1、班前抓准备,保证机床开动率; 2、班中抓质量,保证产品合格率; 3、班后抓统计核算,保证生产效率。 1、查组员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2、查设备使用和保养情况; 3、查工、夹、量具使用和保管情况; 4、查安全文明生产制度落实情况; 5、查技术互动活动情况,根据各项工作进度情况为安排布置下周工作做准备。 1、月初开好生产工作计划安排会; 2、月中开好生产工作完成情况分析会; 3、月末开好生产工作总结会; 4、开好小组民主管理会。 2. 质量工作的“三检三对”“一分析” 中间检查,核对尺寸公差; 首件交检,核对图纸工艺; 互相检查,核对量具检具。 针对班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研究,制定改进措施,搞好质量控制。 3. 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指标 以提质量,增效率、降成本为目标。 1、一人提出,全组研究; 2、一人试验,全组帮助; 3、一人成功,全组推广。 1、针对生产技术关键; 2、针对生产的薄弱环节; 3、针对新产品加工的难点; 4、针对降低生产成本; 5、针对完善工艺; 6、针对设备现状。 技术创新成果推广要做到: 1、创新实物公开; 2、操作方法公开; 3、相关数据公开。 4. 规范生产的班前、班中、班后 1、做好生产前交接班; 2、做好设备检查润滑; 3、做好生产技术准备。 1、遵守劳动纪律,有效利用工作时间; 2、执行工艺纪律,有效保证产品质量; 3、遵守操作规程,有效保证安全生产; 4、坚持文明生产,有效防止零件磕碰划伤。 1、当班计划完不成不走; 2、设备工具保养擦拭不净不走; 3、生产工作场地清扫不净不走; 4、工件毛坯摆放不整齐不走; 5、工具箱内定置不好不走; 6、交接班记录填写不全不走。 5. 技术互助的“三个必帮” 1、组员遇到技术难题必帮; 2、组员生产效率不高必帮; 3、组员加工关键部件必帮。 6. 定置管理“五定” 定机制:小组建立定制管理领导小组和考核小组,对小组的定制管理工作行使全面监督、检查、考核等职能。制订推行定制管理的实施方案,明确定制管理的内容,完善定制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制定定制管理监督与考核办法。为实施定制管理奠定了基础和保障。 定位置:将生产现场中的工装夹具、工位器具、产品零件、量刃具、加工材料等绘制在定置图上,划分区域,设置看板,制作“零件树”,工具摆放架等,并做到有图必有物,有物必有区,有区必挂牌,有牌必分类;按图定置,按类存放,图物一致。 定标准:即对每项工作都制定出标准,把工具、物料、工件的存放、使用和零件加工以及各区域摆放物品、设备、工具的数量进行明确规定,达到凡事有章可循。 定职责:即在确定了标准的前提下,对每一位置的管理制定详细的考核细则,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狠抓责任落实。 定奖罚:即把定制管理与每个人的工作考核、活动评比等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日检查、周考核、月评比,与工资奖金挂钩,有奖有罚。 实施定制管理,能使小组现场工位器具、产品件摆放整齐有序,消除产品件落地现象,降低安全隐患和产品件的损坏率,节省大量的工作场地及搬运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文明形象。
2022-09-22 2022-09-22 2022-09-21 2022-09-21 2022-0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