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采购实战家专栏
导读:其实无论采购还是计划,都是供应链管理的下属部门。想要了解彼此,更好的合作,我们需要了解供应链管理到底是个什么活。
一大早,当采购员小明睡眼朦胧的来到办公室,心里抱怨最近加班太多以至于睡眠不足。计划员却突然来到小明的工位,劈头盖脸地责问小明:“供应商把这批零部件发到哪里了?十点前必须到厂!!!”看到小明不紧不慢的样子,计划员忍无可忍,不顾场合大声咆哮地说:“就是你把时间浪费了,如果十点不到货,你自己向厂长解释!”说完,计划员拂袖而去,而小明却愣在工位上,有一肚子说不出的委屈。
想要了解彼此,更好的合作,我们需要了解供应链管理到底是个什么活。简单来说,供应链是由市场供需关系连接起来的企业间的链条,包含信息流、物资流和资金流,俗称三流,如下图所示:其中,信息流是三流的源头,因为它可以触发物资和资金的流动。例如,供应商只有收到订单(需求信息)后,才能排产和发送钢材;制造商在下发订单时,才能把现款打到供应商指定的银行账户上。
在上图中的最后一行,有一个周转期——38天,它是从制造商的角度,将来料(供应商的排产加运输)、排产(制造商承诺的最短生产计划周期)和配送天数求和得到的,极其重要。因为企业间的竞争就是供应链间的竞争,而供应链间的竞争,主要取决于供货周期的长短。供货周期越短,从三流的角度来看,意味着制造商的周转库存越少(节约物资),回款越快(节约资金),端到端的信息越同步(发达的信息系统),是各家企业主抓的重点。
例如,家电行业的标杆企业——美的,早早提出了著名的T+3战略,如图所示:其中,美的要求,从T0到T3,每个环节最多给3天。这就要求供应链从采购、计划、生产、仓库、物流等环节倒逼相关职能部门想办法。从JIT、MRP等供料模式的优化,到计划控制塔、智能化制造、自动化仓储、统舱规划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将供货周期压缩到极致。有人会问,如果没有这些先进方法,我的企业应该怎么管理供应链?答案是,在没有先进管理方法和先进技术的情况下,企业缩短供货周期的方法往往是延长工时和加大压力,也就出现了开篇时的那一幕。
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你的身上,希望你能理解计划员的苦衷,因为供货周期的绩效指标往往全背在计划员的身上。例如要求销售达到需求预测,要求物流按时提货发货,要求仓库及时完成出入库操作,要求制造按计划排产和交付,当然也会要求采购搞定供应商。保证物料齐套,避免“请了一桌客人却不上菜”的尴尬。如果没有钢铁般的意志和执行力,计划员就无法推动相关部门联动,会导致计划形同虚设,相当于没有计划。
当然,除了计划,供货周期的长短与制造商的供应模式也有关系。常见的供应模式有四种,分别是:1.订单设计(ETO, Engineering to order)2.订货型生产(MTO, Make to order)3.订单装配(ATO, Assemble to order)4.库存生产(MTS,Make to stock)如果仔细想一想,你会发现,为了把供货周期控制到最优,以便保持供应链的最佳竞争力,一个公司有四个主要的供应链管理目标,分别是:这些目标是市场部、生产部、财务部和采购部之间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因为每个部门在这些目标中都负有不同的责任。 目标是维持和增加收入,因此它必须尽可能地提供最好的客户服务,实现方法如下:①长时间生产较少的几种产品,使用自动化设备,降低换模频次,从而减少产品制造成本;②维持原材料和半成品的高库存,使生产不至于缺货而中断。倾向于加大订货量,以便拿到更大的价格折扣。如何缓解冲突,把大家拉到一个目标上呢?这个时候,企业需要一个职能部门根据需求、产能、库存、物流和供应情况,计算出最优解,并协调相关部门间的冲突,于是计划部再次粉墨登场。写到这里,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大致理解供应链管理是个什么活。而对于有志于成为供应链管理专家的人来说,供应链管理是一个涉及面广、知识精深、对人的专注力、沟通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求很高的工作,特别适合以目标为导向,坚韧不拔的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