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拖地机器人,云鲸 NARWAL 为细化落实《中国制造2025》,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组织编制并于近日发布了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强基、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创新等五大工程实施指南,明确了未来5到10年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强基、绿色制造、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领域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工作。 《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实施指南解读 从重视高显示度的整机产品到关注底层的基础制造技术和基础材料,中国的产业政策正在发生悄然的变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制造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立了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体系,产业规模已经居于世界第一,但与此相对应的工业基础体系仍很薄弱。从产业规模和结构上看,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而从产业基础创新能力上看,我国还处于工业化中前期。大而不强的矛盾依旧突出,工业基础不坚实成为制约制造业由大变强的主要瓶颈因素。 重点解决产业链瓶颈问题 工业基础主要包括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简称“四基”)。“四基”产业具有创新性强、根植性深、波及面广和研究开发风险性大的特点,是产业发展的基石和创新源,世界强国均把其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美国从上世纪90年代的“先进技术计划”到现在的“先进制造伙伴关系计划”,始终将基础技术和基础材料列为影响经济繁荣和国家安全的关键要素,予以重点支持。1999年,日本颁布了《制造基础技术振兴基本法》,把振兴制造基础技术视作国家的生命线。2006年,日本又公布了关于中小企业制造基础技术高度化的法律,以提高日本制造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和创造新的事业为目标,促进研究开发和革新、降低能耗污染。为此,日本经产省设立了“支持提高战略基础技术事业”专项,针对各特定制造基础技术,系统地整理了下游产业的需求。每年支持包括模具、粉末冶金、喷涂、锻造、动力传动、铸造、金属冲压加工、切削加工、热处理、焊接、电镀等200多项基础制造技术。 长期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外来“植入”性强,自主基础研究不足,底层技术和配套产业基础技术支撑乏力、发展不均衡;通过“举国之力”实现的重大技术装备的突破多是整机,无法实现全产业链布局。 当我们把一个个引以为豪的整机拆解,越往下拆,发现的问题就越多。现在,我国高端装备的关键基础零部件,特别是运动部件,如阀门、伺服电机、发动机、减速机、自动变速箱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我们自己能够生产的大多为静止部件,最终导致我们的装备价格是按机器的重量卖,产品利润会受到原材料价格的挤压,缺乏知识含量的产品议价能力较弱,常常受制于人。 造成我国工业基础不强的原因:一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历史上我们的政策长期以来重整机轻基础,重主机轻辅机,走的是“整机带零部件发展”的道路,工业基础投入严重不足。二是细分市场规模不大。基础制造领域产业高度细分,一旦现有市场中存在一两个国际竞争对手,剩下的空间就很难孕育出我们的自主品牌。三是成长时间不足。基础领域的技术成长曲线非常缓慢,漫长的成长时间对应的却是“不明显的技术进步”,我们的企业,甚至行业的成长时间往往只有二、三十年,而国外的领先企业,许多已经具有一百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经验积累。 最近一段时间,一些装备制造业企业也希望通过收购并购等方式来解决基础不牢的难题,但核心技术很难买来,尤其是基础领域的核心技术,它的根植性非常强,往往是把企业移植过来了,却发现根是断的,和基础领域相关联的技术、人才、数据和基础研究仍然留在国外。 近期,国家发布了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提出工业强基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任务,决定制造强国战略的成败。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将初步建立与工业发展相协调、技术起点高的工业基础体系,基本满足高端装备制造和国家重大工程的需要。 总体看,国家对基础工业欠帐较多,虽然近几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领域投资了近一百亿,但和其他科技重大专项动辄几百亿或上千亿的投资相比还是很少,更和基础产业庞大的产业规模以及复杂的产业体系不相匹配,目前的工业强基专项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工业基础上千亿元的资金需求。 提升工业基础能力,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需要统筹协调市场、企业、研究院所、政府各方力量,持续推进。在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条件下,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推进计划,认真梳理下游产业的需求,遵循问题导向、聚焦突出矛盾和明显短板的基本原则,注重解决产业链的瓶颈问题,或可实现突破。 实施“一揽子”突破行动 《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既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也有战略必争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业装备。每个领域的特点不同,面临的市场环境也不同,要分类施策,分阶段分渠道有序推进。对于批量不大,且专业化要求比较高的产品,重点满足终端用户的迫切需求;对于市场需求大,易于标准化和模块化的产品,重点提高其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实施“一揽子”突破行动,集中成体系解决十大重点领域标志性基础产品和技术,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解决高端装备和重大工程发展瓶颈。 实施工艺“一条龙”应用计划。优先支持突破一批市场前景好,且具有一定产业化基础的标志性产品以及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产品。对于传感器等16种产品,从“关键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专用材料开发、先进工艺开发应用、公共试验平台建设、批量生产、示范推广”等环节,实施“一条龙”应用计划,促进整机(系统)和基础技术互动、并重发展,建立上中下游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一体化组织新模式,推进产业链协作。 培育产业生态体系。美国等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以产业生态培育促进核心技术孕育成长,是一种非常好的路径选择。要着力培育产业生态,加快打造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基础制造与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和互联网融合的创新生态。围绕可靠性试验验证、计量检测、标准制修订、认证认可、产业信息、知识产权等技术基础支撑能力,依托现有第三方服务机构,创建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完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体系。 发展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优势产业集聚区。中小企业是基础制造产业的主要创新源也是基础制造的主力军,中国中小企业贡献了全国65%的专利、75%的发明创造和80%的新产品。通过实施“一揽子”突破行动及重点产品“一条龙”应用计划,发展一批专注于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先进基础工艺等细分领域的企业。在每个细分领域选择1~2家具有一定市场化前景,且未来市场占有率可以达到20%以上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围绕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先进基础工艺,优化资源和要素配置,形成紧密有机的产业链,培育和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基础企业集聚区。 智能拖地机器人,云鲸 NARWAL |
2020-02-17
2022-06-13
2021-12-13
2022-11-09
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