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拖地机器人,云鲸 NARWAL 2月11日,记者来到位于沙溪镇的中山市佳能木工机械厂,一进厂房,几台红火崭新的设备让人眼前一亮。佳能木工总经理周绍仪介绍说,这是他们最新研发的“全自动榫头机”,有效解决了红木家具榫卯不能自动化生产的行业难题。 通过技术工人的现场操作,呈现出来的技术效果更让大家感到震撼:通过程序编辑与选择,一台机便可实现40多种榫头加工,两台机同时动作几乎涵盖了古典红木家具中传统榫卯结构全部类型。复杂的榫卯生产竟然变得如此简单。 榫头机破解红木家具自动化生产难题 周绍仪告诉记者,红木家具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榫卯结构与雕花艺术是传统红木家具的工艺瑰宝,木匠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产品的质与型。经验丰富的工匠,要将各榫头、卯眼的结构、放样、取料、抱料、画线、打眼、开榫、组装等工艺连接了然于胸。然而,近年来,红木家具行业工匠的缺失愈加成为行业内热点话题,工匠缺失制约行业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在去年9月沙溪镇举办的“中国红木家具文化节”上,一位工匠在榫卯部件准备妥当之后,只用了10多分钟便有条不紊地将红木材料拼接成一张古典方凳。但他告诉记者,制造、打磨这套榫卯配件足足消耗了他一天半的时间。 “精华就在这榫卯结构上,你看,结实得很,一根钉子也没有用。”这位工匠同样表示,榫卯结构与雕花艺术是传统红木家具的工艺瑰宝。转而轻叹一声说:“在生产工具如此先进的现在,红木家具核心构件的生产仍然无法被机器完全取代。” 据了解,榫卯结构让红木家具不用一钉一铆就能牢固地结合起来,但是近年来,由于工匠缺失和材料成本的不断攀升,一些商家在榫卯结构上偷工减料,甚至用胶水、铁钉进行连接。导致一旦家具出现问题根本无法修复,让高价购买的红木家具成为一堆废物。 为有效解决工匠缺失、材料成本攀升及用工安全等难题,红木家具榫卯自动化生产迫在眉睫。2014年9月,致力于红木家具生产设备研发和制造30多年的周绍仪,在中山市红木家具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总工程师曹新民、编程工程师魏小华的帮助下,着手“全自动榫头机”的研发。 经过一年的努力,去年9月各方面技术都成熟的“全自动榫头机”问世。 最新研发成果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据了解,全自动开榫机创造了自动化程度、加工效率、加工精度等多个“行业之最”,是“机械换人”的理想选择。 与传统机械相比,其优势体现在哪里呢?周绍仪向记者娓娓道来: 一是“人机对话”简单、便捷。一次编程,永久使用,可借助内存卡、U盘、互联网等远程编辑程序、控制操作机床。 二是加工效率高。把传统设备加工中复杂、耗时的工艺交给机械自动加工,不需刬线、不需模具,一次装夹完成加工,耗时少,真正做到“机械换人”。 三是加工精度高。批量生产时尺寸统一,古典红木家具中榫头与卯眼配合尺寸可通过数字调整控制,真正能做到“严丝合缝”,为下一工序安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安全性能更高,工人劳动强度更低。机床全封闭式加工,加工过程中,工人不参与加工工序,只需装缷工件便可以制作完成,多个工序几分钟内一次完成,加工过程中,工伤事故几近为零。 五是适应多样化榫头加工。通过程序编辑与选择,可实现40多种榫头加工,几乎涵盖了古典红木家具中传统榫卯结构全部类型。 六是环保、节能。机床采用中央吸尘,工作时各刀轴动力自动切换,每次只有一台主轴电机工作,真正做到“9台主轴电机劳动强度,1台电机的能耗”。 曹新民告诉记者,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可以对产业的模式进行创新升级。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强力支持下,制造业的产业模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都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 魏小华则表示,“全自动榫头机”在大幅降低劳动力成本的同时,也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红木家具企业可以在接到订单后迅速生产,降低了企业的库存,将有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采访结束时,周绍仪向记者透露,在即将举行的2016中国红木家具文化博览会上,“全自动榫头机”将华丽亮相,现场制作红木家具,为与会者带来一场机械革命的视觉盛宴。 智能拖地机器人,云鲸 NARWAL |
2020-02-17
2022-06-13
2021-12-13
2022-11-09
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