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拖地机器人,云鲸 NARWAL 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实施《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国,国人关注、世界瞩目。制造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力军,推动制造业由大转强,也将推进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制造业转型能否成功决定了经济转型的成功,这是中央提出《中国制造2025》,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核心。 制造业转型成功决定我国经济转型成功 《中国制造2025》发布以后,国人关注、世界瞩目,尤其是工业界、产业界反应很强烈。李北光表示,这正反映了大家的一个诉求,就是从1840年以来我们证明了一个事实——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以后,就承担起民族命运的责任与担当,更意识到民族的独立和富强必须要有强大的制造业作为支撑。 李北光指出,《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一方面体现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历史使命的责任担当。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坚持“工业立国”,用第二个30年左右奋斗,1978年,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自我武装。第三个改革开放30年努力,2010年,成为第一制造大国。制造业重回第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新时期,制造业仍是国民经济的主体,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还需要制造业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撑,必须坚持发展中国制造业的决心毫不动摇。 另一方面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当前形势准确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机会稍纵即逝,抓得住就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李克强总理也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提出要求,要在当前“互联网 ”这个大趋势下,深入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打造制造业竞争的新优势。 李北光强调,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制造业转型的成功决定了我国经济转型的成功。从“九五”时期到“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发展方式急需转变。中央提出,通过《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国,推动制造业由大转强,推进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是很大的背景,也是《中国制造2025》引起各方面关注的一个原因。 转型升级(图片来自百度图片) 《中国制造2025》重在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 2014年8月18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实施围绕科技创新的全面制度创新,只有全面的制度创新才能推动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真正实现由经济大国向强国的调整。李北光表示,《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就是以创新发展为主题。 在2010年,我国成为第一制造大国以后,就面临大而不强的问题。“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至关重要。中等收入陷阱是指鲜有中等收入的经济体成功地跻身为高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往往陷入了经济增长的停滞期,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中等收入陷阱发生的原因主要就是低端制造业转型失败,发展中国家和再工业化国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对发达国家的技术、装备、管理方式等过分依赖,利用低成本的人力资源或者是自然资源优势,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的加工、组装等低附加值环节。 李北光表示我们国家也有这种路径依赖的现象。这种路径依赖直接导致了一方面,我国大量的高端装备制造、材料、技术等基本上依赖进口,高端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产业技术水平低,大量企业都从事中低端产品的生产,产能过剩。加上伴随而来的污染、低质低价,都是恶性循环。 对此,最近国家也在大力提倡供给侧改革,李北光表示,供给侧改革的实质便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只能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还要靠全面的制度创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从原来的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跑、领跑并行阶段,所以我们再通过跟踪的方式对发达国家进行技术依赖,是不可持续的。 《中国制造2025》的本质是通过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充分应用,提升包括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在内的各个行业的竞争能力。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力军,制造业转型能否成功决定了经济转型的成功,这是中央提出《中国制造2025》,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核心。所以如果制造业实现了创新发展,实现了整个发展方式的转变,它将带动我国从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向内涵、绿色、集约、可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李北光还强调,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中央如此重视创新,就是要通过科技创新和全面的制度创新,摆脱路径依赖,跨过中等收入的陷阱。 |
2020-02-17
2022-06-13
2021-12-13
2022-11-09
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