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拖地机器人,云鲸 NARWAL “器范自然,标准无假”。标准作为一种尺度和准则,对行业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过去的实践证明,标准立得越早、越实、越精,科学创新的效果就会更明显、影响更广泛、意义更深远。当前,我国政府全力部署“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梦想下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标准体系建设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必须重视的内容。因为,得标准者得天下,谁掌握了标准,谁成为标准的制定者,谁就能在竞争中拥有主导权和话语权。 短板——大而不强 装备制造业在十三五(2016年到2020年)期间是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的重中之重。《中国制造2025》在确定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工程”时,也提出到2020年,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民用航天、智能绿色列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智能电网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核电装备、高端诊疗设备等领域实现自主研制及应用。 除政策上的重视外,我国装备制造在近几年的表现可圈可点。目前中国多数装备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同时在自主化上也迈入新台阶,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蛟龙”载人深潜器取得重大突破,大型运输机和大型客机已完成布局,研制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新兴产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智能制造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15年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装备制造业比重已超过10%。 跨越(图片来自百度图片) 纵然如此,中国装备制造依然带着“大而不强”的帽子,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制造水平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困难等问题突出。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 一、设计和制造技术能力不强。最主要的表现是创新能力弱导致的进口依赖和出口结构问题,产业安全风险增加。这些问题的根本就在于自主创新能力弱,而自主创新能力弱严重制约着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二、产品结构不合理。重大技术装备和高新产品生产能力又严重短缺,致使国外机电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 三、行业产能过剩突出。地方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纷纷将投资重点转向装备制造业,导致一些新兴行业投资过热,出现产能过剩隐优,过度竞争风险加剧。 四、高端装备不能满足需求。低端的简单机械产能过剩,高端得装备制造缺乏。在新材料、信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领域,都迫切需要新型装备的保障和支撑。 上述众多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行业标准。以机器人为例,机器人行业发展初期,行业标准缺位导致江湖混战、野蛮生长。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的行业标准还沿用1996年制定的机械行业标准;而在标定方面,国内尚无统一专门针对机器人标定测量的检测机构。 迈过标准化关口,我们能做些什么? 正如开文中所说,标准化成为装备制造必须迈过的一大关口,不然将一直阻碍行业的发展壮大。那么,要迈过这个关口,我们能做些什么? 国家——标准化进行时 标准化是国家一直在推进的工作内容。2015年1-3月,工信部开展试点示范要素条件调研,编制并发布《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要素条件》,成立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工作组,制订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体系框架,启动重点领域基础及通用标准制修订工作,并计划于12月底前,发布《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 同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与工信部联合开展国际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工作,并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已有国家标准化工作的基础上,依托装备制造领域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开展标准化试点工作,通过强化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的实施,加快技术标准的研制,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加速创新成果应用和产业化,促进装备制造业有大变强。 地方——营造优越环境 推进标准化建设,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凝聚力量非常重要。以制造业发展先驱广东为例,广东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体系规划及实施工作,在高端新型电子信息、LED照明、电动汽车三大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提出的453项地方标准预立项项目中,省财政直接下拨4200万元专款用于这项工作。 今年9月,广东省质监局、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发布“广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从顶层设计出发,规划了广东省智能制造装备、通用航空装备、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船舶制造四个产业标准体系,并分别从“标准化研究、平台建设、关键标准制修订、政策措施、专家队伍与专业人才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产业标准化的战略推进进程和目标。这对广东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由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在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佛山也是标准化建设的推动者。佛山市将标准化战略作为“佛山制造”向“佛山智造”跃升的推动力,全力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截止目前,由该市装备制造业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的国家标准32项、行业标准17项、地方标准5项、联盟标准2项、企业先进标准21项,11个机械装备制造业产品取得“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证书”。 高端装备制造需要高新技术、高新人才支撑,需要政策、产业配套,但根本上还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让企业在市场竞争压力下不断创新突破,中央及地方需要做的是继续加大高新技术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营造鼓励高端制造业发展的环境。 企业——创新驱动跨越提升 标准化缺失对国内装备制造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制造水平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产品推广应用困难等方面,其中,设备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又常常受制于外资企业,使得整个产业的发展始终处于被动局面。 因此,企业在推动标准化建设上的贡献是创新。正如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所强调的“把装备制造确立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战场”,积极推动技术改造升级。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是推进“中国‘智’造”。“集众智者成大事”,要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十几亿人层出不穷的新鲜点子,激发市场活力,真正推进中国制造的智能转型。 新时代、新要求、新标准 智能制造的发展又对标准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产品的智能化、装备的智能化、生产的智能化、管理的智能化以及服务的智能化,要求数据信息能够在装备、人、企业、产品之间实现实时交换、准确识别、智能处理以及快速更新,必须通过制定成体系的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标准和安全标准来完成。 最后笔者附上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所长梁丽涛关于实现标准化提出的五条途径: 一是通过构建标准化服务平台,整合标准化资源,封装标准化知识与解决方案,连接更多群体、提供互动机制,满足群体需求,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利用。 二是从标准制定、知识传递、合格评定、咨询服务等传统标准化业务流程整合延伸至品牌营销、质量提升、科技创新,构建具有延展弹性的服务业态。 三是通过大数据整合与分析技术,将碎片化、模糊化、偏移化的要求整合成具有实时、可量化、可追溯的关键数据,满足个性化需求。 四是通过数据离散、关系定义、模块划分、定向存储、客户定制等过程,构建全结构化的标准,实现标准的精细化搜索、关联化推送、个性化定制,构建标准云服务的新模式。 五是面向标准化价值凸显领域,让标准和标准化服务成为政府的“智库”,成为企业自律的“准绳”以及消费者参与公共治理和信息透明的“途径”。 工业工程网 www.chinaie.net |
2020-02-17
2022-06-13
2021-12-13
2022-11-09
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