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拖地机器人,云鲸 NARWAL 上一个十年,中国曾经历过GDP增速10.2%的繁荣期,也挨过了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近几年外汇占款滑坡催生了中期借贷便利(MLF)等新型政策工具。令人好奇的是,下一个十年,中国经济又将迎来何种挑战?货币政策又将如何应对?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增速将继续逐渐放缓至一个可持续的中高速水平(5%左右),并维持相当长时期的中高速增长,在此过程中,消费率(消费占GDP比重)上升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宏观结构调整的趋势。”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赵扬在接受《第一财经(微博)日报》专访时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率变化的影响将在中国开放资本账户后更加突出。赵扬认为,当前中国私人部门为对外净负债,这与其很高的储蓄率水平相矛盾。“因此,资本账户开放的结果很可能是资本净流出,导致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占GDP比重下降。”当然,这一所谓的“资本净流出”将使得中国居民财富配置更为合理、多元,这也与“资本外逃”的概念截然相反。 此外,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是否能得到妥善处理将直接影响中国的未来增速。财政部也于6月10日确认,已下达第二批1万亿元的置换债券额度,置换总额达2万亿元。野村预计到2020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券的数量将上升到12万亿元。 赵扬预计,未来十年,中国将在控制系统性风险、稳增长、调结构中进行权衡,因此总体上货币政策偏宽松,但仍以稳健为主。 赵扬此前任中金公司研究部经济学家、执行总经理,他于今年2月正式加入野村证券担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未来十年GDP或放缓至5%左右 第一财经日报: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你预计未来十年中国将处于一个怎样的大经济周期? 赵扬: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增速将继续逐渐放缓至一个可持续的中高速水平(5%左右),并维持相当长时期的中高速增长,在此过程中,消费率(消费占GDP比重)上升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宏观结构调整的趋势。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在于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放缓。随着中国人均资本存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日渐缩小,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逐渐放缓,并拖累GDP增长放缓,但消费的放缓幅度要低于投资,因此消费占GDP比例上升。同时,总人口中劳动力人口(主要储蓄人群)占比下降,以及收入分配改革可能带来的收入差距缩小,都将有利于消费率的上升。 消费率的上升,意味着家庭部门在经济中的话语权上升,产品和服务市场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未来中微观层面上,中国经济将表现出国退民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局面。国退民进,因为消费领域竞争充分,不适合国有企业发展;产业升级,因为消费领域拥有更多服务业和第三产业;技术创新,因为消费领域对产品质量、品种和服务要求更高,推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鼓励技术创新。 这一结构变化,可能导致更多反映投资品价格的PPI未来长期低于CPI。而由于中国经济仍将维持中高速增长,以及需求结构开始向消费尤其是服务业倾斜,长期来看CPI涨幅不会太低,可能高于本世纪头十年平均2.5%的水平。但是由于央行[微博]审慎的货币政策,CPI通胀不会大幅上升。 国际收支方面,中国的消费进口可能增加,经常项目下的顺差占GDP比例将继续缩小,但是资本账户开放的结果短期内可能是资本净流出,即中国的私人部门(家庭和企业部门)要更多向海外投资。海外资本也会更多投资于中国市场,但是目前中国私人部门为对外净负债,这与中国私人部门很高的储蓄率水平相矛盾,这主要反映资本账户管制对中国私人部门海外投资的限制。因此,资本账户开放的结果很可能是资本净流出,导致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占GDP比重下降。 日报:财政部于6月10日确认,已下达第二批1万亿元的置换债券额度。至此,经置换的地方政府债券规模将达2万亿元。野村认为未来5~10年地方政府债券规模将是什么水平? 赵扬:根据野村中国宏观经济研究团队最近发布的《中国风险的地区分布》,预计到2020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券的数量将上升到12万亿元。 具体而言,2015年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到期债务规模或在3万亿人民币以上。财政部已于2015年3月下达了第一批1万亿元置换债券额度,当前扩至2万亿,下半年可能还会再有更多额度。从今年来看,至少一半以上地方债将通过地方政府债券来置换。这样来算,地方政府债券的规模可能要达到12万亿以上。 由于未来债券市场规模会扩大,但债务违约也会增加,房地产市场风险、地方财政风险、金融风险以及经济基本面风险这四大因素都是影响违约风险的因素。为了避免系统性风险、稳增长,我们认为中短期的政策核心组合应该是通过降准、降息和财政改革来降低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融资成本;长期而言,预计货币政策整体上将是一个稳健偏流动性充裕的态势。 日报:在此基础上,中国未来十年的货币政策目标如何选择、取舍?稳增长?抗通缩? 赵扬:货币政策仍将以稳健为主,在稳增长、调结构和控风险之间平衡。由于宏观经济大方向是增长放缓、结构转型,因此货币政策不会进行大的总量放松来刺激经济增速。但是,有必要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由于投资放缓可能出现过度调整),控制因为经济增速下滑过猛带来的系统风险,因此货币政策也不宜过于紧缩。所以,总体上货币政策偏流动性充裕,但仍以稳健为主。 本网站官方群 工业工程5000人群号 249148633 |
2020-02-17
2022-06-13
2021-12-13
2022-11-09
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