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官方群 工业工程5000人群号 249148633
问题一:当前,我国制造业瞄准工业4.0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中国制造2025规划实施,广大企业是否具备条件?还需做好哪些强基准备? 金达仁: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处于工业2.0发展阶段,少数企业虽然由2.0迈向3.0发展阶段,车间自动化水平也很高,但体现3.0发展内涵,全面支撑企业研发、制造、管理和服务业务的信息集成平台尚未完全建立,企业业务模式和业务流程也未同步得到全面、深入的优化重组。与欧美企业相比,体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产品质量、服务意识和基础管理都还比较差。 此外,支撑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现的我国企业两化融合现状也不容乐观。截至2015年3月,全国3万多家企业两化融合评估结果显示,处于起步建设和单项应用这个两化融合初级阶段的企业比例仍高达90%。2015年4月,全国首批200家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的企业公示内容显示,一些企业打造的新型能力较为单一,未能全面体现两化融合发展内涵,也难以推动企业整体创新发展。 由此可见,我国制造业企业追踪工业4.0,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还需要大量的“补课”,关键是转变思想观念和方方面面的强基,重点是尽快建立基于互联网 信息通信技术、应用软件、工控软件和加工设备为一体的信息集成平台、优化重组业务体系、改造升级加工设备,加强质量、服务和基础管理体系建设等。 问题二: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都是智能智造,如何推进,才能有效提升智能制造整体水平,实现预定目标。 金达仁:简单说来,智能制造就是通过建立基于互联网 ICT、AMT、CAM、PLM、MES、工控软件、加工设备及测控装置等为一体的企业信息物理系统(CPS),打通制造环节的数据壁垒,将加工设备、产品、原材料、物流等要素集成在一起,实现机器与机器、机器与人的互通互联,实时管控制造环节各种信息,从而改变制造方式,全面提升产品制造的精度、质量、效率和智能化程度。 现在的问题是,产品制造作为企业执行层业务,与其它层面业务都有着必然的逻辑关系,衡量其整体水平的也不仅仅是智能化程度,理应同步更大范围的集成产业链、技术、研发、工艺、计划、物流、质量、成本、服务和决策等基本信息,打通企业的数据壁垒,加强大数据分析,实现ERP、SCM与MES的有机集成,实时处理车间生产作业信息,从源头上确保车间生产作业的连续均衡、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产品质量的提升、产品成本的控制和售后服务的满意度,从而全方位提升产品制造水平和管理水平。 因此,推进中国智造,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一定要着眼于智能工厂建设方向,不能简单的认为智能制造就是互联网 车间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也不能过于强调数控机床、柔性制造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控制系统和无线传感器等加工设备及测控装置的改造升级,更不能忽视产品质量、成本控制、基础管理,乃至企业整体能力和效益的全面提升。 研究与实践表明,推进智能制造无疑是一个复杂的企业创新发展系统工程,既要建立智能制造系统,也要同步建立与之紧密关联的智能研发、智能管理和智能服务系统;既要改造升级现有的加工设备和制造工艺,也要同步优化重组业务体系,并使之深度融合,全面发展。这才是中国制造2025之本意。 本网站官方群 工业工程5000人群号 249148633 |
2020-02-17
2022-06-13
2021-12-13
2022-11-09
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