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拖地机器人,云鲸 NARWAL 多年来,让国人引以为豪的“Made in china”带领中国走在世界前沿,引领中国经济发展。但事实上,中国制造产业虽发展多年,但大部分仍停留在产业链的最低端,利润微薄。如今,随着世界各国新一轮制造业互联网化的转型升级,中国制造的优势地位正逐步降低,一些原本在华生产的外资高端制造业也出现回流。在此情况下,如何进一步以信息化带动制造业,加快推进中国制造的智能化、互联网化转型升级,加快“中国智造”步伐,已成为当前中国制造业破解困局、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在眉睫之举。 此次“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移动总经理郑杰带来《以智能化、互联网化为突破口,加快“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这样的建议。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郑杰认为,智能制造正变革着制造业,并掀起了新一轮的工业革命。 智能制造已成为新一轮国家竞争的制高点 目前,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主要国家的竞争热点。美、欧、日、韩等传统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都不约而同把发展智能制造放在未来产业战略的重要位置,乃至把发展智能制造定位为国家产业结构重建的核心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近年来关于“智能制造”的探索实践不断。郑杰告诉记者,浙江从2013年起就将“机器换人”作为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提出2013年~2018年,每年实施5000个机器换人项目,实现5000亿元机器换人投资,推动工业生产方式由“制造”向“智造”转变。如今,成效已经初步显现。一是缓解用工缺口,根据浙江省经信委对浙江千余家工业企业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54.6%的被调查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用工缺口,但比起去年同期的80%,已是明显缓解;二是产品质量与稳定性、标准化程度提高;三是企业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贡献率提高。据杭州经信委调查统计,有近四分之三的受访企业反映资金投入效率可提升20%以上。 而据记者了解,在国家层面,制造业升级已被提上日程。2014年10月,中德签署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明确提出两国将开展工业生产的数字化合作,加强在电动汽车、高能效智慧能源控制/智慧家居、供水及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合作。2014年12月,中国工程院发布的《制造强国战略研究》提出在2025年进入制造强国行列的指导方针和战略对策。在2014年年末举行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更是明确了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并明确了五大重点措施。 运营商在“智能制造”的探索实践中扮演重要角色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催生了信息化与商业融合,这使得很多企业在产品销售环节获得了通往市场的金钥匙。“现在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大部分都是手机下单,‘双11’时我们作了专项优化为淘宝狂欢提供强大的网络支撑。”郑杰举例说,浙江移动开展“天网工程”建设,在杭州的武林商圈完成了免费WiFi覆盖,人们可以通过扫二维码获得商圈内打折促销信息,这使得渐处困境的商场与商铺找到了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在浙江临安有个地图上难以寻觅的小山村,村民借用电子商务贩销当地山核桃使该村成为著名的“淘宝村”。像“天网工程”和淘宝村这样的例子在浙江还有很多。 电子商务的迅猛上升势头让人们看到了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巨大威力,然而,如何将这种威力从产品销售环节深入到产品制造环节,使得现代工业在互联网时代下绽放出新的生命力?郑杰提出自己的见解。 对运营商来说,首先要做好智能管道这个基础,智能制造对工业宽带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具备海量数据的传输、存储、分析能力,运行稳定且覆盖广泛,在交互、共享技术上要更强,更具备抵御安全风险的能力。 据了解,目前浙江的移动4G网络已经覆盖了全省所有的乡镇以及80%以上的行政村,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浙江移动光宽带的建设进展也很快,总数达到1619万户,户籍覆盖率达到85.9%, 10M及以上宽带占比达到24%。 “网络建设的不断升级也为诸多企业自主创新、探索‘智能工厂’的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郑杰表示,目前在推土机、挖掘机、起重机里面已装有4G流量卡,借助强大的数据网络,赋予了大型机械的智能通信功能。目前城市的智能电表系统则可以把一个城市的电表与控制中心、4G电力信息平台、电力服务窗口的OSS进行整合,形成应用工厂生产线。 “要加快建设步伐,迎接工业互联网的到来。”郑杰表示,这包括要加快工业网络的相关标准制定,对于重点工业园区的网络基础设施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做好物联网应用与工业网络建设的对接,加快无线网络环境的构建等等。 “作为运营商,我们将进一步做好网络基础能力的构建,实现智能管道能力建设和应用落地, 面向企业创新流量产品,发展物联网应用等数字化服务。”未来五年,根据与浙江省政府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浙江移动将在浙江投资逾500亿元,利用云数据中心优势资源,形成开放的开发平台、资源平台和商业平台,这将为浙江信息产业与工业的进一步融合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助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带动万家创业企业发展。 “四个一”引领信息网络技术与工业融合 国家重视,企业自主创新,技术逐步完善。当前,我国在智能测控、数控机床、机器人、新型传感器、3D打印等领域,可谓已初步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 “但我国制造业发展仍然以简单地扩大再生产为主要途径,高端技术、高端设备、核心部件依靠进口,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突出。”郑杰表示,就目前来看,基本上关键的智能设备、装备、工业软件都依靠进口,尤其是90%左右的工业软件和90%的工业机器人,都需要依靠进口,而且费用昂贵。六大重点产业中,金融保险业信息经济比重达到55.34%,批发零售业达33.82%,而机械设备制造业、金属工业、化学工业和纺织工业的比重只有24.4%、12.4%、11.7%、10.4%。为此,通过智能产品、技术、装备和理念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的任务艰巨而迫切。为此,郑杰提出要重点需要关注“四个一”工程。 “一套标准”。“智能制造”战略的关键是建立一个人、机器、资源互联互通的网络化社会,各种终端设备、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识别、处理、维护等必须基于一套标准化的体系。 “一个系统”。建设国家信息物理系统网络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信息物理系统的目标是实现机器、车间、工厂、信息系统、劳动者乃至产业链价值链各环节的全面深度互联,打通端到端数据链,实现从单个企业到产品全生命周期,乃至整个社会生产制造活动的实时数据感知、传送、分析和处理,实现动态资源能源配置和智能化的决策。 “一个云平台”。面临新的智能制造时代,要加强企业的“云化“升级,推进“工业云“平台的建设,通过对工业企业提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使工业企业的社会资源实现共享化。 “一批技术”。面向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领域发展需求,要加强智能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系统集成、设计、制造、试验检测等核心技术研究,重点攻克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器、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的技术难关。 制定“国标”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区 “要想让中国制定的标准在国际上广泛采用,必须夺取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和话语权,实现标准的国际化。”郑杰谈到,智能制造,必须要标准先行,要高度重视发挥标准化工作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建议借鉴德国发表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的做法,在推进信息网络技术与工业企业深度融合的具体实践中,及时制定出台“智能制造”标准化路线图,引导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 “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区,并着力推动制造业的大数据应用。”在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中,涉及很多跨领域、协同化、网络化等层面的工作,郑杰建议在推进国家级智能制造重大工程中,选取浙江等信息化、集成化程度较高的区域,分行业开展数字工厂应用示范,并予以扶持;同时,积极推动制造业大数据应用,以行业龙头企业为先导,鼓励其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产品营销及服务等环节的智能决策水平和经营效率。 郑杰还建议,要进一步加大工业云的推进力度,加强产学研用联合模式,加快基于云概念中的最新技术,从硬件到中间件,提供适合工业应用的解决方案。同时,还要积极鼓励和支持跨领域的合作,例如在车联网领域,大力推进汽车厂商、芯片厂商、通信设备制造商、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的多产业合作,加强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的自主研发,共同组建第三方公共车载信息服务平台,推动智能车载终端通用化、标准化进程。 另外,“构建有利于工业转型升级的制度保障体系也非常重要。”郑杰认为,“智能制造”一方面增加了管控的复杂性,技术标准的制定需要符合相应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也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促进技术创新。比如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节能环保、质量安全等重点领域的法律法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等,并设立处理各类问题的专职工作组,制定和实施安全性支撑行动,建立培训和再教育制度等。 智能拖地机器人,云鲸 NARWAL |
2020-02-17
2022-06-13
2021-12-13
2022-11-09
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