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
世界500强的很多企业把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即全员参与的生产性自主保全活动作为生产经营之本。TPM核心理念自1971年日本企业倡导提出后30多年经久不衰,企业数十年持续推动,并取得惊人成果。 设统一的设备台帐 要在物流设备管理中引入TPM,首先需要将所有分散的物流设备统一划归一个部门管理(以下简称设备管理部),将所有的设备统一编号,建立设备总台帐,由设备管理部统一管理,并根据设备的分布片区由使用部门成立多个TPM活动小组,设备管理部门引导小组活动,小组活动围绕TPM活动目标思路开展。 将每台设备按照编号在设备管理部处建立一个基本台帐、标明设备的基本信息(资产编号、使用人、使用时间等)、维修记录、更换备件情况、维修费用等,方便随时追溯。年终统计以及制订来年维保计划时也有佐证。 开展以“5S”为基础的自主设备维护 “自己的设备自己维护”,自主维护的目的是防止设备的劣化。只有使用部门承担了“防止劣化的活动”,维护部门才能发挥出其所承担的专职维护手段的真正威力,使设备得到真正有效的维护 自主维护的7个步骤为: (1)初期清扫:初期清扫就是以设备为中心彻底清扫灰尘、垃圾等。建立日、周、月、年保养制度;在清扫中检查,检查能发现问题,发现设备的潜在缺陷,并及时加以处理。同时通过清扫可有助于操作人员对设备产生爱护之心。 (2)难点改善:为了巩固和提高初期清扫的成果,就要杜绝灰尘、污染等的根源(发生源),为此可采取消除或加盖、密封等对策。对难于维护的部位,如加油、清扫、除污等,也应采取有效对策,提高设备的可维护性。 (3)维护标准:根据第一、第二步活动所取得的经验,编写一个临时基准,以维护自己分管的设备,如清扫、加油,紧固等基本条件。 (4)总点检:为了充分发挥设备的固有功能,要学习设备结构、功能及判断基准,检查设备各主要部分的外观,发现设备的缺陷并使之复原,同时使自己掌握必要的检查技能。再者,对以前编写的基准可考虑不断完善,以利检查。 (5)自主点检:在第三步编写的清扫基准,加油基准,检查基准的基础上,加上第四步学到的内容,并完全遵照执行,这就是自主检查基准。在学习和执行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学习和熟悉设备的操作和动作,质量和设备等的关联性,具有正确操作设备和早期发现异常情况的能力。 (6)固化提高:将前期取得的成功,制定的标准通过正式文件的形式发布,强力推行,建立起设备完善的保养、点检体系。 (7)自主管理:通过前6步的活动,已获得了不少的成果,人员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所以这第七步就要建立起不断改善的意识,结合公司的方针、目标,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新的小组活动目标,做到自主管理的彻底化。 重复的小组活动 TPM的最大特点就是重复的小组活动。所谓重复的小组就是把最基层的小组作为一个活动小组,每个小组的组长又是上一级(工段)小组的成员,工段长就成为这上一级小组的组长,同样各工段长又是更上一级小组的成员,这样一级一级往上直至总经理。通过重复的小组活动可淡化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活跃气氛,增加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各小组、工段等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心同德共同实现公司的目标。 小组活动的目的是将企业所期待的成果与员工的**、追求进行调和,达到一致,使公司和个人都得到提高。对公司而言,有助于提高公司的业绩,对每个成员而言,会产生一种达到目的的满足感,自己的追求得以实现的自豪感。 小组活动成功的关键在于具备“工作干劲、工作方法和工作场所”这三个条件,小组成员能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自主的管理,也即具有工作干劲和工作方法。工作场所包括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两个方面。心理环境就是要形成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十分融洽的环境,团结友爱,相互信赖。物理环境就是要形成便于活动的工作场所,包括“5S”活动的开展,车间的环境,各种标准、资料的准备和有效使用,各班次之间的交接,以及{词语被屏蔽}的管理体系的完善等等。 看板式管理 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区域设立一个TPM活动看板,将当前设备的状态、责任人、保养进度等公开化和透明化,督促小组成员按照小组活动要求完成工作计划。 小组交叉稽查 通过每月固定的小组交叉保养稽查规范设备的保养,保障小组活动计划的按时完成; 并建立奖惩机制以保障稽查工作的权威性和巩固已取得的成果。 物流设备的管理在引入TPM后,整个管理系统可以简单的用图2的结构来表示,该系统能很好地解决已往物流设备因为分散、工作环节恶劣等客观原因造成的设备管理混乱、设备保养不到位的现象发生,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设备故障率和维修费用,保障物流业务的正常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