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拖地机器人,云鲸 NARWAL 3月17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博世集团联合发布《借鉴德国工业4.0 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报告。报告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对德国工业4.0作了全面、客观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宏观和微观目标,以及“12345战略”和“三步走”实施路径,最终给出了包括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突破核心技术和零部件、加速已有技术的扩散应用、加快标准体系建设等在内的政策建议。 据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博世合作开展的这一研究项目于2015年8月正式启动,双方的最高领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和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邓纳尔亲自挂帅担任该项目负责人,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和博世中国则通力合作,负责研究项目的具体工作。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众所周知,工业4.0概念自2012年提出以来就一直保持着极高的曝光量和话题度,产业界,学术界,投资界甚至媒体,不吝于从各个层面,不同视角对工业4.0进行了大量的挖掘解读,市面上出版的工业4.0相关书籍就有数十种之多。为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2015年才开始进行这一研究项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认为,“中国工业、制造业部门能否成功实现转型升级,直接决定了中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发展并进入到高收入国家的行列,未来十年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鉴于德国制造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引领地位和本国经济的特殊重要性,如何从理论到体系借鉴工业4.0,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融合创新和应用,从而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就显得很有意义。 “博世是德国工业4.0平台的成员,也是首个加入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的欧洲企业,不断致力于工业4.0在全球范围内的深度融合。博世愿意分享在这一领域所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为推动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做出积极贡献。”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施维纳博士坦陈。 作为工业4.0的重要发起者之一,博世依靠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软件服务领域的经验,已率先在全球250多家工厂成功试点了100多个工业4.0项目,其中包括在中国的十三家工厂,在汽车零部件、工业技术、传感器和消费类产品等多个制造领域进行了探索实践。作为领先的工业4.0践行者和卓越的供应商,博世为国内不同行业、规模的制造型企业提供集软硬件一体化的工业4.0解决方案,助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例如与秦川机床的合作,已成为国内工业4.0项目的成功范例。 人是工业4.0核心教育是首要问题 在联合研究过程中,博世除了分享了德国工业4.0的知识和经验,随着与国内企业的接触,对于中国的制造业现状也有了更深的了解。施维纳博士采访中表示,目前中国工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教育。“中国的年轻人足够聪明,而所欠缺的就是经验,这需要通过完善的大学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来弥补。”工业4.0战略的核心在于人及关系的深刻变化。IT技术和生产制造的融合对人提出了更多跨专业的需求,这方面德国人才、教育和培训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工业4.0提供重要的支撑。人为中心,实际上是工业4.0非常重要的特征。工业4.0绝不是简单的机器代替工人,而是通过机器、程序给员工和管理者更好的决策支持辅助,人在生产中依然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报告中也提出了加快建设多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议: --统筹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开发规划,加强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加快培育重点行业、重要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 --调整优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劳动人事、教育管理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力度,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清晰的多层次人才发展路径。 --加快推进学校教育体系改革。尊重制造业人才结构特征,研究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并重。 借由国家平台沃土 滋养工业4.0生态体系 施维纳博士在演讲中就曾提到,工业4.0并非大企业的专属,任何企业都可以参与其中。即使没有实力在整个工厂实施,也可以从一个项目,一条生产线或者老旧设备等任何方面开始工业4.0的尝试。德国大约330多万中小企业担当着德国经济的支柱和推动力量,它们尽管规模不大,但是信息化,智能化整体水平都较高,从3.0向4.0升级的能力很强,很容易接入大企业创立的工业互联网或智能制造的平台中去。而由那些被称之为“隐形冠军”的专业元器件开发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组成的“三位一体”市场结构,支撑着整个产业链。这样在全产业链、全环节推进,很容易形成整合大中小企业的生态体系。而在中国的情形有所不同,企业之间水平参差不齐,多数小企业发展水平低,缺乏推进工业4.0或者接入平台的愿望和能力。 施维纳博士认为,建立国家级的工业4.0平台,形成顶层的推动组织和机制,并借由平台来实现技术和时间层面的决策支持,应用成果转化,标准的引进和推广,这将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没有能力解决的难题,吸引中小企业的参与。因为仅凭少数大集团单兵突进,整个产业链的工业4.0就难以稳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领导在演讲中表示,利用、借鉴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成果,特别是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其重要性完全不低于振兴一个新经济实体、一个新产业、一个新业态。这次报告对于中国制造业更像一次开题,接下来如何真正借鉴德国工业4.0发展规律、核心要素,并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思路、进行有益的探索,这无疑是我们更为期待的结果。 本网站官方群 工业工程5000人群号 249148633 |
2020-02-17
2022-06-13
2021-12-13
2022-11-09
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