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拖地机器人,云鲸 NARWAL 我国当前正在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先进制造领域,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是其中的一项重大工程。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围绕特定的先进制造技术整合创新资源、打通创新链、商业化运作、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并重等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国研视点 创新中心多途径促进技术转化和应用 围绕着先进制造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形成了多元化的促进举措。这些举措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展开:一是以创新项目为纽带,以中小企业为核心,着力于应用研究和商品化两个关键环节,打通技术成果转化的创新链条,使新技术应用能够快速过渡到量产阶段;二是为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扫清各种障碍,包括制定各种应用标准、为新技术应用提供适用性人才等。 (一)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活力 中小企业是美国技术创新和转化的主体,在“产学研政”组成的创新生态系统中,中小企业是产业界的核心代表,具有极高的参与度和话语权。首先,中小企业在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的领导委员会中,保有一定比例的席位。其次,创新中心在组建时,要求必须有较大数量的中小企业参与,譬如美国制造150个会员中,就有三分之一是中小企业。第三,在创新中心运作过程中,它所支持的技术创新项目必须是当前行业内的首要关注领域,这就要求那些掌握前沿技术的中小企业能够充分参与到创新中心中来。 (二)着力于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的薄弱环节 一是为企业打通先进技术转化的两个关键环节。创新中心承担了先进技术的应用研究任务,弥补了创新链中从基础研究到商品化的关键一环。同时,创新中心也积极参与商品化环节,在其能力范围内形成新技术应用的原型样机,使企业能低风险、低成本、高效率地从试验性应用快速过渡到规模化生产。二是为企业提供各种专业服务,提升企业承接先进技术的能力,包括提供新技术应用的信息、咨询、设备和培训等各类配套服务,提供与其他会员共同技术开发的合作,促进大中小及初创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和经验分享。 (三)强化系统内各会员单位的共享合作 各创新中心都制定有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使用权分享制度,以保障其会员机构,尤其是中小企业,能够以合法的方式获得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此外,创新中心还建立了各种共享机制,包括技术设施共享、共同的技能培训、最佳制造技术实践分享、内部成员和外部相关者的信息共享等。通过共享合作,创新中心与会员企业能够达成对先进技术未来发展方向的共识,并在技术应用、人才培养和就业创造上形成共同利益和一致行动,更加高效地实现前沿的、跨领域的技术转化。 (四)主导推进先进制造技术应用标准的制定 创新中心通过与产业界、国内外技术标准制定者及政府部门的通力合作,积极参与并主导适应于新兴技术的各种标准制定。同时,为加快标准推广,创新中心还为制造企业提供各种适应新标准的软硬件设施与服务,包括技术参考数据、科学和工程数据库、技术应用的相关设施等。 (五)建立人才培养机制保障新技术转化和应用的人才需求 创新中心作为教育系统与产业系统之间的桥梁,引导教育系统加快培养新技术应用所需的人才。创新中心通过甄别新技术和新工艺,明确新技术应用所需要的技能与人才,并将此反馈到教育系统,联合高校、社区学校和技术学校,通过设计培训计划和课程、设置技能认证和颁发资格证书、完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的教育大纲、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等,为新兴制造业产业输送合格的、匹配的科研人员与技术工人。譬如,未来轻量制造中心将轻量设计课程纳入了美国22个州的教育系统,美国制造中心联合一些制造工程院系推出了3D打印课程,并向1000多所学校捐赠了3D打印设备。 对我国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的启示 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是公私合作、商业化运营的一个成功实践,通过政府牵引、企业主导、高校和科研机构支持,充分整合各种创新资源,形成了一个合作共赢的创新生态系统,打通了先进制造技术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商品化、规模化生产的创新链条。我国当前正在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先进制造领域,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是其中的一项重大工程。长期以来,我国始终存在着创新链不顺畅、科研机构与企业“两张皮”的问题,导致科研投入较多,但成果转化应用不多、创新效率不高。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围绕特定的先进制造技术整合创新资源、打通创新链、商业化运作、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并重等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制造业创新中心应专注于一个特定的战略性技术领域 为避免创新资源分散,每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应专注于一个特定的技术领域。技术领域的甄别,要充分听取产业界和学术界的意见,并向更广的利益相关者公开咨询。所选定的技术领域要符合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现实与长远需求,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能够切实促进我国制造业产业能力的提升。创新中心的牵头单位或管理单位最好是该领域内的非营利机构,长期从事本领域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在行业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与权威性,有较好的产学研合作基础,能够充分整合和利用领域内的各种创新资源。 (二)制造业创新中心应围绕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组建 一是要充分依托地方资源。创新中心可以设在本领域制造业集聚的代表性地区,以便于先进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设立地的选择,充分考虑了当地在相关产业、人才、科技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创新链上下游的配套情况,如美国未来轻量制造创新中心设在底特律,与该地区是美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密切相关。二是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如多层次的会员机制,将本技术领域内的大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产业联盟等吸收进入,形成一个“产学研政”协同合作的创新生态系统。创新中心要围绕新技术转化和应用,加强学术研讨、信息共享、设施开放、项目合作等工作,使得创新生态系统能够切实运转起来。 (三)制造业创新中心要以打通技术创新链为核心任务 我国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主要功能是开展共性重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示范,核心是推进先进制造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创新中心应针对我国技术创新链不畅的问题,整合领域内的创新资源,以创新项目为纽带,加强先进技术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商品化试制,打通技术成果转化的创新链条。创新中心首先要对本领域内的先进制造技术进行甄别,然后对选定的技术要制定明确的转化路线图,形成不同创新环节的研发项目,再以招标等形式向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组成的科研团队发放,最终将先进制造技术转化为可规模化生产的产品,为产业部门快速规模化生产创造条件。 (四)制造业创新中心应采取灵活的运作机制,充分发挥产业和企业的主导作用 制造业创新中心作为一种新型的、专注于应用开发的公共研究机构,具体运作上应采取新模式、新机制。创新中心设立和组建时,政府须发挥主导作用,但在具体运作时,政府不能再“包办”,其融资方式、治理模式及项目运作,要充分发挥产业和企业的主导作用,以产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为根本出发点,采取商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创新中心内部要建立起合作共享、利益一致的运行机制,激发系统内各机构的创新活力,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大企业要发挥资金、信息和生产设备的优势,中小企业要发挥对新技术敏感的优势,高校和科研机构要发挥基础研究和科研人才的优势,政府部门要发挥统筹协调的优势。 (五)制造业创新中心要为先进制造技术后续的应用推广创造条件 把技术成果转化为商品或应用性示范只是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第一步工作,最终是要把先进技术推向市场,能够为企业大规模应用,形成产业的制造能力。为此,创新中心既要充当技术“孵化器”的角色,也要为后续的应用推广创造条件、扫清障碍、铺平道路。一是要为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制定各种标准,使其能够为相关各方所接受;二是要成为产业部门与教育部门之间的桥梁,促进教育部门将先进制造技术的技能要求纳入教育体系,为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培养出大批量、多层次的适用性人才。 |
2020-02-17
2022-06-13
2021-12-13
2022-11-09
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