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还不能说柳传志是中国商界最后的“大佬”。如果以“生于上世纪40年代”画一道线,我们会看到,海尔张瑞敏、华为任正非、美的何享健、万向鲁冠球这些与柳传志年龄相仿的著名企业家依然活跃在中国商业舞台上,各自修为、明志践志。 他们是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幸存者”。进而言之,可以说,他们是改革开放30年弥足珍视的“硕果”。这是毫不夸张的“形容”。 当中国企业家成长为群落、族群,我们有理由去说,这便是30年来独特之现象。 麦肯锡正在给柳传志任总裁的联想控股制定未来6年的战略规划,7月初的一个清晨,本报记者走进中关村科学院南路融科资讯中心10层柳传志的办公室, 柳传志说他还要再干6年,直到2014年,那一年正好是联想30年。 柳传志告诉本报记者:“的确,那6年将是我的谢幕演出。”说这番话的柳传志并无感伤,更多的是自豪与欣慰。 我看到64岁的柳传志依旧**洋溢。柳传志在做一件事情——“复制”联想。作为中科院的投资企业,联想控股调研了中科院全国各院所推荐的143个项目,录取其中30个项目,承办中科院联想学院“联想之星”创业CEO特训班,定期集中进行为期一年的、针对科技创业不同阶段对CEO素质和能力的差异化要求,以联想企业实战经验为主要内容的不脱产培训和辅导。柳传志在“联想之星”创业CEO特训班上讲了第一课,“这件事情如果做成的话,我就大张旗鼓地宣传。凿开一个口子,为科技企业孵化和成长开出一条路。” 在柳传志心目中,张瑞敏、任正非都是英雄。早年间,一次在外出差,柳传志与张瑞敏同住一个房间,两人长谈、畅叙淋漓。张瑞敏向柳传志诚恳告白海尔国际化的必要性与必然性;柳传志则向张瑞敏真挚言谈联想国际化为何缓行。关于多元投资,柳传志高度认同张瑞敏的一句话——“东方亮了,西方才亮”。“我觉得他说的很对,不是像有的企业家那样过分多元化,追求‘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效果。” 至于华为和任正非,柳传志一直评价甚高。柳传志早已有言:“在中国IT界,华为和联想是两家完全不同的企业。华为崇尚技术,就像一直在爬喜马拉雅山的北坡,陡峭险峻;联想是从平缓的南坡向上,缓和迂回,走的是贸工技的通路,最后也能爬上山顶。两家登顶的路径不同,但异曲同工。” |
2022-09-22
2022-09-22
2022-09-21
2022-09-21
202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