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业工程 资讯 人物 查看内容

惠州地标邓星明:一介-人物

2012-7-23 05:58| 发布者: [db:用户名]| 查看: 928| 评论: 0

摘要:   横空出世   孤云独去   这喷涌的力量   直达心扉   ——题记   提到惠州,自然会让人想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的千古名句。宋哲宗绍圣元年,也就是公元1094年的秋天,苏轼贬官惠州,绍圣 ...

  横空出世

  孤云独去

  这喷涌的力量

  直达心扉

  ——题记

  提到惠州,自然会让人想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的千古名句。宋哲宗绍圣元年,也就是公元1094年的秋天,苏轼贬官惠州,绍圣四年春天离去。当时的惠州仍是蛮貊之邦,瘴疠之地。苏轼克服恶劣环境中的生活困难,协助正辅与各位州县长励精图治,多施善举,与民众打成一片,深受民众爱戴。在惠州的两年半间,苏轼留下了许多业绩,留下了诗文墨宝和轶闻趣事,为惠州筑起一座文化地标。

  近千年过去了,有一位儒商,邓星明,在这块经济蓬勃发展的热土上,筑起了另一座商业地标——惠州世贸中心,45层,202米,拔地而起,参天而立。它是惠州的风骨,是时代文明的地标。

  一、弃教从商

  要有良好的{词语被屏蔽},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没有教育,就没有知识,没有能力,没有事业心,没有一个民族的能量的调动和组织。教育之于心灵,犹如雕刻之于玉石;教育之于{词语被屏蔽},好比栋梁之于房屋。

  年轻时的邓星明,常常这样想。于是,他中专毕业时毅然报考了师范。师范毕业后,又如愿当上了教师。他用知识的甘露,浇灌学生的心田。面对学生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邓星明获了莫大的满足。

  然而,仅有知识的灌输和思想的启蒙是远远不够的。物质上的贫乏,总会给他带来一次又一次的心理缺憾。尤其是当他看到因贫困而失去学业、失去美好前程的学生而爱莫能助时,他的心总被无情的刺痛,他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感到难过。灵魂的苦痛和挣扎促成了邓星明人生的转折。

  正如当年鲁迅的弃医从文,邓星明开始弃教从商。商业,对邓星明而言,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一个陌生的领域,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风险肯定会有,但不冒风险,就没有博击的机会,也就没有成功的可能。失败不是罪过,没有追求才是罪过。在一个人事业的初始阶段,最大的危险就是:不冒风险。聪明的冒险应当是人类谨慎中最值得赞誉的一部分。他决心已下。他想,即便是激流险滩也决不回头。

  邓星明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其中的酸甜苦辣,都不足为人道。每当记者问及诀窍、绝招之类的问题,他都一概沉默。他说,成功没有诀窃,只有投入和热爱,加上理性和智慧。你付出了,成功便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一个偶然的机会,邓星明调任惠州市侨资总公司总经理。上任伊始,公司的经营状况令人担忧,管理混乱,士气低落,员工连工资都领不到,随时都有倒闭的可能。邓星明经过调查研究,精心策划,盘活了各种资源,激发了员工的能量,一个濒临死亡的企业重现活力,并且奇迹般地发展起来了。惠州广信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惠州广信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惠州市亿丰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惠州市亿丰科技网络有限公司,圣德(惠州)数码电子有限公司,一个又一个公司,最后组成了一个集团——惠州亿丰集团,邓星明任董事长。

分享至:
| 收藏

最新评论(0)

关闭

站长推荐!biaoqi_ftprevious! /1 !biaoqi_ftnext!

1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