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至今日,精益生产管理理念已经在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从汽车、航空、IT等高技术行业到机械、服装、家电等传统行业,乃至于跨出制造领域延伸到了服务领域,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学习并实践着精益生产。在精益生产中,有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我们常讲的现场IE。文章就纺织服装行业现场IE的工作职责及工作指引提出个别看法”
01 —
工作职责
产前准备1、制定每组车工技能表及每人达成率;2、取得工艺分科表,进行设备用量评估;3、特种车的到位及调试跟踪;4、进行工序分配及制作机器排位图; 5、与计划部制定每日生产目标;6、转款事项核查及跟踪产前培训; 7、辅助组长机器排位;8、参与及督促产前会议;单件流生产管理1、跟踪开款,记录转款时间<统计障碍因素>,填写开款核查表,不定期开展障碍清除会议;2、开款首个工作日内进行测时,找出瓶颈,进行工序平衡;3、督促每天早会质量,跟踪当天生产目标,参与缺席安排及针对最低效率三名员工商讨提升效率方法;4、各工作站最少要在4小时内平衡及达到生产目标,利用解决瓶颈的基本思想,也可利用全能工及其它工人,重新拆分问题工序或调动衣车位置;5、辅导收发工作,如全组未达到预期目标而又无生产平衡问题,要注意第一工序的时间有否达到目标或比后工序长,并督促员工加快进度;6、不断找寻最低产量工序,逐一提升产量,使全组产量不断增加; 7、进行标准工时研究及动作分析,如有问题,提出意见并跟进结果;8、核查目视看板及电子看板的正确填写;9、收集生产数据,填写车间大看板并整理各小组绩效资料,提供绩效考核依据; 10、与组长分析在制品、良品率、周期时间及生产效率数据等; 11、每日与其它组交流学习循环及成功改善措施并将其改善新闻资料归档;12、参与且主持生产周会,检讨问题点,善于发现问题并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13、车间5S的维护与核查;14、协助HR,培训组长及员工的新概念、新方法;15、生产改善项目的策划与制订;
02 —
工作指引
单件流产前准备工作: 1、员工技能资料收集: 1) 从员工入厂到离厂; 2) 每个月重新评估更新一次;
2、工序分配要领: 1)时间平衡:各制程时间分配必须合理,生产线编制的平衡,在于分配给每个作业员的总时间是否超出或低于理想分配时间的上下限,因此,工序的平衡组合或拆分,都必须以理想分配为准(据综合统计低于85%的平衡率不通过); 2)流程次序:按制作次序编排,流程尽可能简洁,尽量避免逆流交叉等现象(一名作业员工序,如组合了跨越式流程,而流程间隔太远,会使机械编排显得非常困难); 3)线型或线色:尽可能组合相同线号或颜色的工序。一些工序所用的线型号或线的颜色不一致,把缝线不同的工序组合在一起,易造成换线的浪费。如果是合理必然的组合,只好给此制程作业员增加一台机器,用于不同线型或线色的车缝; 4)机械及辅件:尽可能组合相同机械或辅件的工序。一条生产线中,常会有一些工序较少的特殊机械,如:双针车、修边车、模板车等,因这些特殊机械的操作需要有一定的专门技巧,通常会把相同机械之工序进行组合,但为了达成生产平衡,也会有一个作业员操作二至三种不同机器的情况。同一类机械需用不同辅件时,如压靴不同、需装灵活定规或拉筒等,工序组合也须作细致的考虑; 5)作业方法:尽可能组合作业方法较类似的工序,使作业员技能有较好发挥。如:压暗线、压明线、打底等;
3、机器布置要领: 1)机械布置以『工序分配表』为标准,『工序分配表』制定了基本的流程顺序,而机械布置则决定制品的实际流向,因此,必须仔细考虑每一道工序间的交接传递路径。布置难度最大的在于循环流程,即在同一制程中有几个不同流程中的工序,一道工序完成后流经几个制程,再转回做另一工序。因此,工序分配时要尽可能避此类组合; 2)规律性传递,上制程可直接将制品放到下制程的台面,难以手交手传送时,可加阔台面推送,而不可隔制程『抛送』制品。尽量减少特种车的用量<双针车、修边车、切刀车等>,如工序流程间距较大,可采用循环流水的方法; 3)机械编排时,需考虑车台及作业员的位置.制品面积较大时,可用活动台板加阔台面,操作台面不要太靠近其它机械的皮带轮.一人用二台机械时,尽可能只通过转身即可操作,避免起身移位。机械编排在流向顺畅的同时,也需考虑空间的利用; 4)机械布局虽要求紧凑,但作业员之坐位空间阔度不得小于55CM;
4、员工产前培训跟踪: 1) IE跟踪并确定主辅料到位; 2) 特种设备及培训设备已调试; 3) 工序编排已OK,确定培训时间; 4)跟踪产前培训并测时平衡工序; 单件流执行工作: 1、跟进转款过程,记录问题,分析归档,检查流水线的产前准备工作,发现问题,分析归档,防止新款再发生类似情形,从裁片投入到技术员撤出; 2、从开货到生产线下线协助生产线平衡: 1)为了保持生产线的平衡,缩小生产速度与产距时间的差距,时段产量达到目标产量; 2)运用秒表测时或123测时,测出各工作站所需时间 ,填写周期测时研究表; 3)计算出目标节奏时间;(节奏时间=一天的工作时间/每天的目标产量); 4)绘制工序平衡柱状图,找出瓶颈工序; 5)运用压缩、转移、拆分等目视化处理瓶颈工作站; 3、瓶颈工序的管理: 1)必须保持适量的在制品; 2)确保流入瓶颈工序的半成品必须是良品,检验要多关注; 3)瓶颈工序本身要100%一次通过率; 4)巡查瓶颈工序,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 4)看板管理(电子看板及目视看板); 1)确保看板数据的正确性,利用目视管理方法使组长及管理者清楚生产线的实际情形,调配问题工序,给生产线定时打鼓敲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效率; 2)每时段关注且填写实际产量,分析且记录异常数据,及时处理; 3)低效率员工分析: a.透过对低效率员工的观察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生产的实际情形,找出问题的真正根源,同时通过对员工的关心与了解,辅以适当的培训,也可减少员工流动率,保持生产线的稳定; b.从开货到结束找出低效率员工; c.进行标准时间分析及动作分析; 4)单件流总结检讨工作; 5)单件流的量度; 6)对单件流的量度,使组长了解自己的真正表现成绩,工作方向更加明确,提升整体管理素; 7)从旧款结束到新款上线,总结检讨会议,交流学习循环及成功改善措施; 8)作业表格( 生产数据报表、检验报表、非生产工时记录表、机器维修记录表、改善新闻表); 9)协助人事行政部,培训员工干部; 10)通过对员工干部的培训,使新观念、新方法迅速普及,使上下一心,达成共识,在推行的工作过程中,减少阻力; 作业流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