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逆精益生产的改善。。。 _ 工业工程网

[复制链接]

逆精益生产的改善。。。 _ 工业工程网[复制链接]

IE信息员2号 发表于 2010-10-2 22:21:3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30 浏览:  1172
我尝试着把事情说清楚。。。
三条同型号产品组装线,生产订单稳定,线内三个工位,二三工位工时近似(约差4秒),一工位最快,约比二三工位快40秒。。。
二三工位的工作需要依赖工装才能完成,动作几乎不能再分解。。。
车间管理者为了提高产能,做了这样的平衡:
把三条线所有的一工位单独提出线外,由两个人专门来做一工位,(3人变2人了。。。)
据说产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可是他的这一做法是违背精益生产的一些原则的:
1。他把小批量的生产改成了大批量,以前一工位在制品4件往下传,现在是40都多。。。
2。精益讲究多技能工,他改成了专人专岗,说是为了提高熟练度。。。
。。。。。。

不知道大家有什么看法。。。
他的改善到底可不可取?
为什么有悖于精益生产的改善反倒“效果”不错?
是不是有什么隐患我们没能识别?

说大点,是不是精益生产的一些原则有问题呢?phlpanda (2008-12-08 12:55:58)补充一下前提:

该产品需求量大,而且订单稳定。。。。cuppaccino (2008-12-08 15:01:33)可是他的这一做法是违背精益生产的一些原则的:
1。他把小批量的生产改成了大批量,以前一工位在制品4件往下传,现在是40都多。。。
2。精益讲究多技能工,他改成了专人专岗,说是为了提高熟练度。。。
。。。。。。


我有两点意见,供参考:
1.批量大,小是和出货能力(定单)相关的,它没有个绝对数字来衡量大还是小
2.精益是要培养多技能工,不过我理解是从长远的角度考虑,试想在1年内能反复轮换岗位吗?phlpanda (2008-12-08 15:03:09)QUOTE:
<blockquote style="border: 1px dotted #DDD; margin: 0 1em 1em; padding: 0.5em; line-height: 1.8em;">原帖由 cuppaccino 于 2008-12-8 15:01 发表
可是他的这一做法是违背精益生产的一些原则的:
1。他把小批量的生产改成了大批量,以前一工位在制品4件往下传,现在是40都多。。。
2。精益讲究多技能工,他改成了专人专岗,说是为了提高熟练度。。。
。。。。。 ... [/quote]精益里说的多技能工是指导员工学习多种技能,它的目的是什么呢?phlpanda (2008-12-08 15:04:20)QUOTE:
<blockquote style="border: 1px dotted #DDD; margin: 0 1em 1em; padding: 0.5em; line-height: 1.8em;">原帖由 cuppaccino 于 2008-12-8 15:01 发表
可是他的这一做法是违背精益生产的一些原则的:
1。他把小批量的生产改成了大批量,以前一工位在制品4件往下传,现在是40都多。。。
2。精益讲究多技能工,他改成了专人专岗,说是为了提高熟练度。。。
。。。。。 ... [/quote]为什么要实现小批量的生产呢?太阳风 (2008-12-08 15:28:59)产能是提高了,可是库存呢?

如果单就产能这个角度,对于产品单一市场稳定的状况,实际上,还是专业化分工更有效率.phlpanda (2008-12-08 16:42:05)QUOTE:
<blockquote style="border: 1px dotted #DDD; margin: 0 1em 1em; padding: 0.5em; line-height: 1.8em;">原帖由 太阳风 于 2008-12-8 15:28 发表
产能是提高了,可是库存呢?

如果单就产能这个角度,对于产品单一市场稳定的状况,实际上,还是专业化分工更有效率. [/quote]恩,WIP一定是提高了,可是问题不大。。。insmart (2008-12-08 16:56:52)计算流转率。。。事实说话。。

如果实际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也是可以的啊

至于一专多能也未必不好,不一定说多能就不要专人专岗吧fanxj (2008-12-08 20:55:39)如果像LZ说的那样,订单量大,建议不用多能工要好点,这样达不到快速做出批量成品的要求。
这和操作者本身有很大关系的。ay1122 (2008-12-08 21:25:36)多功能手是需要培养,可以单独给时间呀,两个老手带一个新手一起干,没几天就老手了。拿出来单独加工,提升了效率,可占据了八大浪费的更多项。飞奔的蜗牛 (2008-12-08 23:26:24)车间管理者的做法并没有违背改善的原则。另外,在大规模制造环境下套用精益生产的原则好像不太合适。关于产能有一定提高的问题,我想可能是由于裁人的原因,有人被裁掉,我得努力干。这么说是因为,**产能的BC工序人员设备并没有变化。换句话说,以前的产能低是因为工人的劳动负荷不够造成的。solitude (2008-12-08 23:35:57)为什么要小批量?
为什么要多技能工?phlpanda (2008-12-09 09:52:57)QUOTE:
<blockquote style="border: 1px dotted #DDD; margin: 0 1em 1em; padding: 0.5em; line-height: 1.8em;">原帖由 飞奔的蜗牛 于 2008-12-8 23:26 发表
车间管理者的做法并没有违背改善的原则。另外,在大规模制造环境下套用精益生产的原则好像不太合适。关于产能有一定提高的问题,我想可能是由于裁人的原因,有人被裁掉,我得努力干。这么说是因为,**产能的BC工序 ... [/quote]这就是我一直奇怪的。。。为什么没有改善瓶颈工序,产能倒提高了呢?这要到现场去了解了。。。

如果只是人员主观能动性的改变,那就没什么意义了。。。aiyinsitan (2008-12-09 10:00:57)没有看太明白
不过我们这里也有类似的线下准备工作,由于周期较长,从流动和平衡的角度,我觉得没有问题,因为这样做确实使得line流动起来了,且平衡了。

至于你说的批量,我觉得并不会增加,而是管理者让它增加到了10倍之多,与精益原则无关,另外关于多能工的培养理论过于牵强,培养多能工是为了在异常的时候能够发挥作用,而不是为了样样稀松做什么培训。DEI (2008-12-09 10:07:10)小批量,拉动式,JIT,自动化等等都是方法而非目的
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才是改善的目标,不能为了小批量而小批量,为了拉动式而拉动式lwemmy (2008-12-09 10:09:36)你可以统计一天或一周生产效能是X件/时人,有没有比之前的生产效能高。如果有,证明这方面是可行的。
至于精益生产的原则,我认为只要生产线是流动,并且流通量是稳定的,流动量大一点应该不算是浪费。至于你所说的精益生产的原则,不一定是精益生产的原则,精益生产是需要结合产品特点、工艺流程所考虑的,一定要结合实际进行磨合,不是照套丰田汽车的原则,精益生产本身强调的是精神。而精益生产的精神就是通过精益生产的一些方法手段,提高全局生产效率,降低浪费!

[ 本帖最后由 lwemmy 于 2008-12-9 10:19 编辑 ]aiyinsitan (2008-12-09 10:30:01)我们已经很熟了,说话就不客气了~~~~~~~~
不要介意phlpanda (2008-12-09 12:53:23)QUOTE:
<blockquote style="border: 1px dotted #DDD; margin: 0 1em 1em; padding: 0.5em; line-height: 1.8em;">原帖由 aiyinsitan 于 2008-12-9 10:30 发表
我们已经很熟了,说话就不客气了~~~~~~~~
不要介意 [/quote]呵呵,你把我说的这个小气阿。。。。

讨论嘛,就是想听到不同的见解。。。而且,这个事情我也是有很多想法的。。。所谓不破不立。。。这有什么客气不客气地,呵呵。。。。忘东流 (2008-12-09 13:19:08)1、只是与后工序同步并且省了成本。

2、实际上并没有提高产能风无忧 (2008-12-09 21:08:11)存在即合理,不应套精益。提高效率降低浪费就行。Awai (2008-12-09 21:29:43)对精益生产的很多原则都不怎么明白,但类似的情况在我们公司好像也有发生过:
1)数年前,某产品有2条生产线,每线3人,合计日产量600套
2)4年前,变为3条线,其中2条线各2人,另1条线1人(预先做其中几道工序),日产量600套
3)3年前,变为4条线,每线1人,每人的工作内容一致,现在日产量800~900套(A线最大产能215,B和C及D线最大产能230)
我也曾找过原因:
1)可能是我们的作业员水平在几年前太低了吧(?)
2)2条线的时候,确实存在很多等待的时间,作业人员的积极性根本无法调动,就算出现品质异常状况,也会互相推卸责任,作业的速度一直提不上来。
3)3条线的时候,等待的机会和时间都减少了,却发现同一条线的作业员之间的“交流”却不减,速度上也并未见有显著的提高,这可能是动作和工序上的设置不合理给了他们“空间”吧。
4)至于变成单人作业后,产量提高的结果好像已经说明了一些问题,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作业员开始主动地去思考问题了,经常会提出一些可提高效率的合理化建议,同时彼此间在良性竞争和进步……

所以我在想,LZ所举的例子,可能不是精益原则出了问题,而有可能是不够精益吧!因为之前的3条线确实存在太多太没必要的等待浪费了,改善了以后只是减少了其中一部分浪费而已。

另外,我所举的例子,可能批量太少了,所以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效果。
我在日本参观过的一些工厂,多品种少批量的产品不用说肯定是采用单元化生产了,但也有大批量生产的产品,不过这种情况下他们通常会采用自动的生产线来生产的(无论铸造、机加工、电镀或组装)。
kuake 发表于 2021-1-16 20:29:04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崇拜哥,哥只是贴吧里的一阵风
renbajun 发表于 2021-1-16 20:31:22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的很不错
落叶秋风 发表于 2021-1-16 20:31:24 显示全部楼层
马上毕业,再来看看这个论坛
zhuligen1211 发表于 2021-1-16 20:40:43 显示全部楼层
相当不错,感谢无私分享精神!
dyylj2006 发表于 2021-1-16 20:40:45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wdcrossgate 发表于 2021-1-16 20:40:45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论坛好多年了吧
xbohihvs 发表于 2021-1-16 20:48:41 显示全部楼层
工业工程,精益生产基础啊
tjy9677 发表于 2021-1-16 20:49:27 显示全部楼层
太正确啦!楼主果然英明!不得不赞美你一下!
green1107 发表于 2021-1-16 20:49:27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微信群啊
1234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邮件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biaoqi_ftprevious! /1 !biaoqi_ftnext!

1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