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十一五及未来交通运输发展的战略思考 _ 工业工程网

[复制链接]

十一五及未来交通运输发展的战略思考 _ 工业工程网[复制链接]

IE24号 发表于 2010-10-2 23:32:4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30 浏览:  1593
"十一五"规划担负着衔接全面建设小康{词语被屏蔽}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制定"十--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时,既要重点考虑五年期间交通运输的发展,又要以更长远的眼光设计中长期的交通运输发展途径,并使五年规划符合长期规划的日标,也就是说要在中长期交通运输发展思路的大框架中考虑"十‘五"交通运输的发展。鉴于日前的条件和发展阶段,虽然有一些具有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还不可能完全落实,但起码应从未来的视角认识当前的发展问题。
    一、认识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继续加大交通运输建设的力度
    新中国戍守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各级政府对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厂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影响到经济和{词语被屏蔽}的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初,面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曾出现了较严重的"瓶颈"制约。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与各级政府对交通运输的地位有了新的认识,加大了对交通运输的投入,交通运输形势发生了较大改观。回颐交通运输的发展历程,有助干我们更加深刻认识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所谓基础性,就是交通运输作为{词语被屏蔽}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现代商品交换的基本要求,是{词语被屏蔽}人**流的重要条件,是国民经济和{词语被屏蔽}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所谓先导性,就是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和{词语被屏蔽}发展的先决条件,在{词语被屏蔽}生产和生活方面起到引领和先行作用,如产业布局、国土开发、{词语被屏蔽}服务等等。目前,我国正处十经济和{词语被屏蔽}的大发展阶段,面临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必须通过交通运输的先导作用,为未来的经济{词语被屏蔽}发展铺路架桥、引导方向。
    进入21世纪,从"十五"期间开始,我国进入了新的经济增长周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力口快发展的趋势。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判断,"十55"期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将超过8.5%,这既对交通运输产生了较大的需求,也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例如, 2001-2004年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4.1%和9.8%左右,约比1996~2000年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增长速度1.9%和4.3%提高了2.2个和5.5个百分点。因此,近年运输供求关系明显变化的事实表明,交通运输需求进入了新的增长期。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交通运输界人土提出了到2000年交通运输发展的评判标准,即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关系可分为适应、基本适应和不适应三种结果,这是在当时交通运输业极为落后的情况下产生的。时值今日,交通运输不应再以能否适应国民经济发展为满足,而应以从被动适应逐步转向发挥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先导促进作用作为目标,在交通运输系统建设上加快速度、加大力度,满足{词语被屏蔽}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总量规模快速增长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
    二、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的基本观点,以增加运输能力的基本储备作为发展目标之一
    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是少数几个比较独特的行业,由于运输生产与消费是同时产生的,其主要特点表现为运输能力不能作为产品加以储存。基于交通运输业的这一‘特性,为了从根本上消除交通运输对{词语被屏蔽}经济发展的障碍,有必要使交通运输能力保持一定的储备。
    交通运输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加大资金投入,长期困扰国民经济发展的运输"瓶颈"得到极大改善,保证了{词语被屏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我国交通运输从整体上还不能满足{词语被屏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第一,运输保证能力十分脆弱,尽管已经在大部分地区或部分运输方式方面基本解除了"瓶颈"制约,但整体而言,还普遍缺乏运输储备能力,在经济环境出现较大变化而对交通运输产生冲击时,往往会重新出现运输"瓶颈"制约;第二,运输适应能力十分落后,从全国范围审视,虽然有部分地区基本解除"瓶颈"制约,实现了运输能力的供需基本平衡,但这是一种低水平和阶段性的平衡,与不断快速提升的{词语被屏蔽}与经济发展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也是运输储备能力缺乏的表现。
    我国交通运输能力尚缺乏储备,因此还不具备对国民经济和{词语被屏蔽}发展的先导作用。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进程中,曾经出现一些与交通发展不和谐的声音,如"港口多了"、"机场重复建设"、"高速公路是否需要那么多"等,实质上是对交通运输的特点和属性缺乏基本认识。未来交通运输的发展面临既要满足运输数量需求增长,又要适应运输质量需求提高的双重任务。如果交通运输发展速度不能超过{词语被屏蔽}经济增长速度,并使交通运输能力具备基本储备,就难以避免交通运输的"瓶颈"制约的重现。
    展望未来,国民经济发展新增长周期的趋势还将持续。按照经济发展周期理论和我国前20多年经历了两次长周期经济发展的实际,"十一五"时期在各种环境不出现大的变化的情况下,仍将继续新一轮经济增长的走势。其次,从实现建设全面小康{词语被屏蔽}的目标出发,我国经济在"十一五"期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这也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因此,未来经济{词语被屏蔽}发展的基本走势,将成为"十一五"期间影响交通运输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环境。
    在未来的全面建设小康{词语被屏蔽}的过程中,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应该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的基本观点,将实现一定的交通运输能力储备作为发展的基本目标之‘,继续保持对交通运输的强势支持,尽快完成各种运输方式大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增加总量规模,提高我国交通运输的总能力,增强交通运输服务的机动性和通达性,从而增强对未来{词语被屏蔽}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
    三、用市场经济的观点认识交通运输的发展途径,进一步扩展交通运输的竞争条件和市场化程度
    交通运输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既有基础产业的属性,又有普通行业的特性;既存在公益性的特征,又存在竞争性的机制。排除交通运输中部分基础性和公益性不谈,仅从普通行业和竞争性角度观察,交通运输就应融入市场化的环境之中。事实上,交通运输作为服务性行业,在一定条件下具备多种运输方式竞争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由于各种运输方式相互之间具有可替代性,因而产生了运输竞争,使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及单一运输方式内部都存在可竞争的条件。例如在旅客中短程运输中,铁路与公路在旅行时间、票价、方便性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竞争,特别是在运距 400公里以内、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之间竞争激烈;而在旅客中长途运输中,铁路又与航空存在竞争。同样,在单一运输方式内部也存在服务水平的竞争。运输既然是一种商品,也就必然存在服务质量的竞争;而要提供运输服务竞争的环境,就必须存在运能大于运量的条件,使运输服务的买方具有选择运输方式和运输服务商的市场。
    要实现这种运输市场化的环境,就必然要求运输系统超前于运输需求的发展,在同一运输通道、同一运输区域必须有一定程度的交通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以及交通运输设备的"能力富余"。教训之一,回顾70年代,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从理论上刻意追求运输能力与运输需求的平衡和运输能力利用的最大化,导致了运输供求关系总是存在于矛盾之中。教训之二,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当经济发展低谷期就曾出现对交通运输设施发展较快的"讨伐",而一到经济发展高峰期又出现交通运输能力供给不足的"瓶颈"。由此,应该体会到遵从于交通运输业的特性,只能是在运输能力的富余与短缺之间进行博弈,这就是运输市场化的真谛所在。
    {词语被屏蔽}主义是一个新事物,特别是在受到上层建筑的作用下,还不具有成熟的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知;其次,世界范围的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新的巨大变化还无法预测,因此,在以往分析、判断未来运输需求时往往出现较大的偏差。在这样一种大的环境下,基于对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和{词语被屏蔽}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先导作用的基本判断,结合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交通运输业尚不适应或者说还落后干经济与{词语被屏蔽}的发展状况,应将进-‘步加快交通运输系统建设和市场化改革、通过扩大运输供给而创造运输业的竞争环境作为总目标。至于对交通运输系统的优化,拟通过实施有效的鼓励 措施,采用正面扶持政策的办法进行结构调整,并在相对长的一段时期内避免采取直接和间接**交通运输发展的政策。
    四,充分认识我国未来资源与环境的巨大压力,有条件地提高交通运输项目的技术水平
    新一届中央领导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对交通运输发展具有深刻地指导意义。中国虽然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大国,但人均资源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还处于{词语被屏蔽}主义的初级阶段,其显着的特点是经济还不发达,国家财力不富裕。在过去的相当一段时期内,我们是遵循一条"多快好省"的道路前进,因此在选择和确定交通运输项目时,更多地是考虑建设成本。如在早期的高速公路设计中,基本上都是采用4车道线型。因为当时我国的国力还难以全面支撑高耗资的巨大项目,只能在有限的资金和建设项目数量间寻求平衡。今天,随着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我国的国力极大地增强,具备了建设适应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先进运输系统的条件。1995年我国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为1544亿元,2000年为3612亿元,2003年达到5194亿元,8午增长达2.36倍,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增加仅9%。这表明我国现有的经济实力完全有条件支撑实施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国家战略方针。因此,在未来选择交通运输建设项目时,应改变过去仅以项目投资水平作为主要评判因素,在交通运输主要干线和重大项目的论证中,应将有利于环境保护、对资源占用少的未来交通运输形式作为首选目标。例如,磁浮交通具有快速、安全、环保、占地少、能耗低、噪音小等特点,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也满足了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要求。
    作为未来规划建设交通运输项目的出发点,应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标志,这是我国甚至全球的必然选择;其次,要充分考虑和把握未来交通运输的适用技术,即以资源消耗少为目标的运输能力大、运输成本低、运输服务好的交通运输技术,选择满足上述两点前提条件的洒运输项目给予较大量的资金支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考虑上述三个方面,以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限于投资量作为交通运输项目决策依据是废罡母锒圆
jimmy850123 发表于 2020-12-15 11:11:14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是奉吧主大人之命来顶贴的...
yaojunwei 发表于 2020-12-15 11:11:15 显示全部楼层
活跃贴吧气氛~求个脸熟
wapp1985 发表于 2020-12-15 11:15:45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不错,讲的太有道理了
leomarion 发表于 2020-12-15 11:37:15 显示全部楼层
好顶支持~~
zuohuangmili 发表于 2020-12-15 12:23:59 显示全部楼层
大爱工业工程
llpyty 发表于 2020-12-15 12:35:35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
yf826 发表于 2020-12-15 12:44:26 显示全部楼层
云鲸机器人在哪有卖的
rqj21 发表于 2020-12-15 12:44:27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个凑数的。。。
tjchen 发表于 2020-12-15 12:44:27 显示全部楼层
谁告诉我工业工程出路在哪
1234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邮件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biaoqi_ftprevious! /1 !biaoqi_ftnext!

1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