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轮船每天在全世界到处跑,所有经过的地方都留下了二氧化碳。”黄大雷一直在呼吁绿色环保。他是中远网络物流信息科技公司总工程师。2007年,黄大雷带领他的团队与IBM中国研究院合作,开发了“绿色供应链优化”系统。这套系统可以通过对企业投资和经营行为的模拟来测算未来的成本和收益。基于测算的结果,这套系统会智能地选择最优的运输路径,确保绝大部分集装箱满载,节约燃料,并降低碳排放。
来自IBM的数据显示,通过这套系统,中远成功将分销中心的数量从100个降至40个,分销成本削减23%,节约了25%的燃料,并减少了10%~15%的碳排放。
2008年中国仓储利用率是美国的一半,中国物流成本占整个GDP的18%,而日本为11%,美国为8%,欧盟仅为7%;而在物流成本中,运输成本超过55%,仓储成本也高达30%。
市场研究公司 Yankee Group 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消费品和零售行业由于供应链效率低下而造成的损失每年约为 400 亿美元,相当于其销售额的 3.5%。只要看看堆满空集装箱的世界港口和跑冤枉路的集装箱卡车就能明白这一点:根据IBM的测算,在北美地区,总港口吞吐量的20%~22%为空集装箱。
绿色的也是省钱的目前,中远物流包揽了几乎所有家电企业的物流配送,如海尔、海信、康佳等。以海信为例,它在西安、沈阳、天津等都设有制造工厂,如何把每一台冰箱以最优的路径、最低的成本、最低的碳排放量,准确无误地送到全国近八千个销售商手中,对中远物流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中远有完善的综合物流信息系统,比如订单、仓库、配送管理系统,以及货运、传单系统,但是在系统的智能化分析和现场处理能力是‘矮人’。”黄大雷说,“中远物流面临的问题是中间大两头小。”
按照中远物流优化供应链系统的测算,海信集团在全国的配送中心可以由64个减少为40个,不仅节约成本,而且每年可减少10万吨碳排放量,相当于节省了4.4万吨汽油,或者相当于种植283公顷阔叶林。
“去年我在国外演讲时,听众都觉得很诧异,物流行业为什么要重视绿色环保?”黄大雷说,中远物流伴随海信、TCL进入美洲、欧洲、澳洲市场,伴随中核集团、山东电力和东方电器进入美洲、中亚和东南亚市场,中远物流的轮船、飞机每天都在水面和天空留下碳排放的足迹。
早先黄大雷在国外时注意到一个小细节,英国的零售商会在产品包装上粘贴一条标签,标明碳排放量,当产品价格都一样时,顾客会选择碳排放量较低的产品。
“也许不久之后,欧美会在碳排放标准上设置门槛,如果中国碳排放量达不到标准,将失去出口的资格。”他说,欧美零售商将来会选择更多的墨西哥产品,因为来自中国的产品运输路线太长,会产生更多的碳排放。
黄大雷的担心可能在两三年内就会变成现实。“中远最大的成本就是燃油消耗,依靠技术改变流程来减少碳排放,不仅可以不用担心未来欧美的准入**,还可以减少我们的燃油消耗。”
砍掉配送中心1/32007年中远在发改委的基金赞助下,成立了物流新技术实验室,黄大雷在这里开始实施他的第一个项目——“绿色供应链优化”。他说:“我要优化仓储、配送等各个流程的数据,选择最优的路线,甚至交通方式。”
他把海信的空调配送作为第一个突破口。收购科龙后,海信的全国配送中心由四五十个增加到64个,每个配送中心都是一个巨型仓库。每个城市的仓库设在哪里可以距离国美、苏宁等3C卖场最近,而且库存最少?以最低成本把一单货从A地运到B地,考虑选择哪条路线,运用什么方式运输?
花了3个月的时间,黄大雷和他的团队建立起了海信空调配送系统数据模型,然后到海信在全国各地的配送中心做访谈、分析,将数据模型与财务数据对照,最后将配送系统进行优化——将信息输入系统。10分钟后,系统输出4种方案,根据客户的需求选定最佳方案。“而以前,这么多决策点往往依据经验人为决定。”
根据系统测算,黄大雷发现了海信配送网络中不合理的细节,如海信原先从大连送空调到鞍山,如果改为从沈阳发货,这一个小改动可以一年节省4.8万元,并减少65.7吨的碳排放。
黄大雷非常希望这套系统早日在海信发挥作用,“不过这还需要一段时间”,因为系统的真正运行还需要管理思维的转变和内部资源的协调。
家电供应链优化已初具雏形,黄大雷正在考虑汽车供应链。然而汽车物流与家电完全不同,汽车的某些配件需要进口,在进口途中还存在储运问题,在进厂时还要实现JIT(准时化生产)和VMI(供应商管理库存),中远物流必须随时清楚哪些配件目前缺货,如何保证这些配件进库以及使它们在指定的时间到达工位;当新车从生产线上下来之后,如何将它们最经济地运到专卖店。
因此家电物流和汽车物流不可能共用一套系统,而工程物流还会涉及到面向多个国家的采购问题,难度更大。
集装箱会思考,仓库会说话一辆装满货的卡车驶入北京南五环的欧尚新仓库,从进入大门那刻开始,卡车内的产品数量和种类都进入信息系统,并且自动与采购订单和出货通知单进行匹配。货物被卸下后,通过长长的履带传送,自动“分配”到立体仓库的指定位置。
同时工人们将即将出库的产品搬下传送带,送上叉车;当叉车通过检验区时,一名工人手持一台识别器对准货物的“电子标签”,对整个拣料、装料和出货的数据进行核对;确认无误之后,货物会立刻被送上在仓库门口等候的货车,开始向其目的地进发。
除了数据的智能分析,黄大雷的实验室开始了对提升现场处理能力的实验。在欧尚新仓库中,中远物流首次尝试条码与RFID(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技术相结合的解决方案。
“以前几乎每天下班后都要花上一两个小时盘点,工作量很大。每个季度要停产两天进行盘点。”一名工人说,在仓储管理中,货物的清点、盘库和数据录入仍然需要手工操作,“手工操作的差错率在3%~5%之间,利用电子标签之后,差错率控制在1%以下。”
仓库装有无线扫描探头,将货品扫描后,信息发送至后台,后台系统选择出最佳货位,并将任务分配到终端,仓库工作人员配有手持终端,叉车上则是车载终端。这样就解决了对货位进行准确定位的问题。但有时后台建议的货位并不是最好的货位。找到新的合适的货位,叉车又会记录标签所在的位置,把新的货位发到手持终端。“在货品与货位之间建立互动的联系。”黄大雷说,这是智能化的体现。
“过去的集装箱就是一个空盒子,往里面装货”,有些港口在管理上,主要靠人工清点货物。“有时候一天才给我们发一次集装箱信息”,物流公司往往得知的是几个小时之前的信息,甚至一两天之后才知道,这样无法及时地知道货物在港口的具体位置,更无法准确及时地知道有多少集装箱是空箱。物流公司不知道有些集装箱没有装满,又安排{词语被屏蔽}的空集装箱来运输,造成浪费,同时也增加了碳排放。
“只要是中远物流的集装箱,我就知道在哪个位置”。利用电子标签,智能集装箱可以实现跟踪或自动识别,把集装箱的信息传送到电子口岸平台,不过现在电子口岸平台还缺乏原始数据。
绿色环保、减少碳排放是个任重道远的过程。2008年7月,黄大雷在德国看到外面矗立着一排排发电风车,心里很失落,因为在国内风力发电还没形成规模。可是同行的德国人告诉他:“在当地建立发电风车特别费劲,因为德国耕地较少,风车要占大量耕地,而且一旦建成,对周边耕地的产量影响很大。”
而对于IBM来讲,试图在中国的更广范围推行智慧物流体系也绝非易事。与世界的情况不同,在中国,物流体系效率低下有着独特的根源:“法规、基础设施和运营三大瓶颈是中国供应链低效的深层原因。”IBM的研发人员认为:“这不仅削弱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也会妨碍内部货物流以及国内需求的扩大。”显然,相对于企业对自身物流体系的改造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升,智慧的物流面对的更大难度在于法规束缚和运营的瓶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