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集群经济考验中国物流 _ 工业工程网

[复制链接]

集群经济考验中国物流 _ 工业工程网[复制链接]

技术员7号 发表于 2010-10-3 01:54:24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30 浏览:  968
集群经济是分布式的产业模式,物流企业面对的不是某个单一的大型企业,而是一片类似大型企业的地区。在集团经济格局中,外部物流是频繁的,而集团经济内部往往本身就拥有相当健全而富有效率的物流体系。第三方物流如何介入,这不但涉及成本和机会,也考验着物流业的管理水平和对集团经济体的适应能力。
    集群经济是一新的产业概念,源自于浙江经济模式。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在研究浙江的经济模式,这不是偶然的现象。浙江经济与江苏、上海等地的投资型经济模式非常不同,它并无优惠政策之类的宏观条件,没有技术实力,也没有什么资源优势,浙江的经济发展,几乎完全是凭借民营企业的力量,依靠市场的力量来实现的。但它最后竟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区域中的后起之秀,而且发展势头强劲。
    1978年,浙江全省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只排到第12位,而到了1998年,已经上升到了全国第4位,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更是由第14位上升到了第4位。根据目前最新的统计结果,在2002年,浙江GDP总量已经排进前3位,仅次于江苏、广东,但在人均收入方面则已经高过了江苏和广东。通常而言,人均生产总值的上升显示财富正在日益向浙江集中。但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呢?如果仔细研究这个问题,这一切的实现与集团经济实在是有不小的关系。
    所谓“集群经济‘其实指的是一种建立在大规模深度协作基础上的产业模式。解析这样一种产业模式着实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但也是困难的。
    首先,它不是真正的企业集团,因为无论是企业之间,或是产业个体之间,并不存在产权关系,企业是真正的企业,法人也是真正的法人,大家之间只是协作关系,不是隶属关系。其次,协作不仅仅是链式的,更多的则是呈分布式的。在所有市场领域中,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并不罕见,这是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大家通常所见的企业协作,大都是产业上下游之间供应链形态的企业配合,呈面状分布的则较少见到。第三,在浙江集团经济形态下,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异常紧密,规模之大超乎想象,各个环节的衔接犹如生产线上的流程,效率非常高。
    在浙江各地,现在到处都可以见到集团经济的规模发展形态。在诸暨的大唐镇,8000家大小民营企业和家庭企业,构建了一个典型的集团经济体,实现了袜子生产的全流程,而且分工细密。1000家袜子原料厂、300家缝头厂、100家定型厂、300家包装厂、200家配件厂、600家营销商、100家联运商……,一环套一环,全镇在大规模协作的基础上,实际上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袜子工厂:年产袜子48亿双,产值高达90亿元。
    在鲁迅的故乡绍兴,这里已经拥有了全国闻名的轻纺城。不过,千万不要以为这里只是做棉纱生意,只不过做得很大而已。绍兴市是由很多经济强镇组成的,有的镇在搞面纱,有的镇在做服装面料,还有更多的镇则是在组织服装的加工生产。而每一个镇的轻纺业工厂,都可能从几家直到几千家。整个绍兴,实际上以集团经济的产业模式,成为了一个具有惊人规模的轻纺工厂,覆盖了轻纺业的大多数产品。
    在浙江,温州的打火机目前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超过70%;塖州的领带年产量达到2.8亿条,占全球领带销量的1/3;海宁年产皮衣1600万件,占全国产量的1/4;萧山的羽绒制品产量也占全国的1/3。如今的浙江,已经成为很多产品的“专业生产户‘,有成百上千的生产纽扣、眼镜、鞋类、灯具、袜子、打火机的专业村和专业镇,其中超过亿元的就有500多个。
    这些数字都是相当惊人的,而浙江经济的成功,与浙江集群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现在,由于浙江在经济发展上的成就,所谓浙江模式,正日益为全国各地所借鉴和学习,也早已经引起国内政界、理论界和商界的广泛讨论,甚至争议。但综合来看,现有关于浙江经济的研究和讨论还没有触及集团经济的经济本质,显得非常粗浅和表面化。
    从经济学角度来考察,浙江集团经济的第一个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生产成本极为低廉。在集群经济的模式下,一项产品的整个生产成本,被有效地分摊到了众多的企业之中,甚至是家庭之中,核心企业可以从容地集中资金于关键生产环节,克服技术难关。而更为重要的是,在企业内部的资源调配方面,绝大多数企业是通过管理关系实现的,但在集群经济模式下,这变成了采购关系,成为了竞争基础上的产品大协作,这使得成本进一步下降。在浙江可以做到,一个钮扣只有2分钱的生产成本,但最后的销售价格为1毛钱,利润率高达400%,展现了集团经济低成本形成的极为强劲的竞争力。
    而集群经济的第二个优势是资产效率高。这一集团经济优势的发现,实际上回答了浙江经济为什么可以在缺乏资源、技术和政策的情况下得以高速发展的问题。事实上,浙江的500个过亿的专业村镇,虽然各自拥有数量如繁星的企业群体,但这500个村镇实际就是500家巨型企业,只不过这500家巨型企业的资产是分布在每个专业村镇的数千家企业之中的。这样一来,很小的资本,就可以通过市场纽带和协作纽带,创造出如同巨型企业一样的资产价值,发挥出超常规的资产效益。
    集群经济除了成本优势和资产效率优势之外的第三个优势在于竞争有序。大家都知道,根据经济学原理,如果竞争无序和管理无序,将导致交易成本大大增加,但集群经济恰恰是建立在市场纽带和协作纽带这一双重机制上的,加上浙江人的文化传统,家族作用的良性发挥,使得集群经济内部的竞争是有序的。而这种有序的竞争,自然降低了交易成本,增强了区域经济的竞争能力。
    从发展后劲和发展模式来看,民营经济比重2002年就已过半的浙江经济,是符合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因此浙江,可以被排进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第一梯队。而江苏、上海和北京等区域,是以投资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由于投资存在不确定性,对国际环境的依赖度很大,所以这一模式所代表的江苏、上海和北京,只能排进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第二梯队。至于广东和深圳等地,由于发展际遇和各种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更多,因此只能列进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第三梯队。由此可见,浙江集群经济的前景是光明的,可持续的。
    有人认为,浙江经济带有很强的区域色彩和特点,因此是不可复制的。对此,笔者不能完全苟同。
    虽然细究起来,没有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完全相同的,但浙江集群经济的产业模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词语被屏蔽}条件是高度吻合的。如资本的稀缺,在中国是广泛存在的,这种资本环境有利于家庭生产的开展和家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对文化和家族的重视,在中国大江南北几乎是一样的,只不过很多地区没有将这种生活方式,转变为生产方式。笔者认为,集群经济模式能否在{词语被屏蔽}地区广泛复制,关键在于区域**上的开放度,不能歧视小规模的民营制造业,而要鼓励他们发展壮大,走联合制造、携手合作之路。
    让我们考虑一下这样一种前景:至少在南方地区,集群经济的产业模式如果得到较为广泛的复制,甚至是发扬光大。那么,这种前景对物流业意味着什么呢?
    供应链管理是指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为将货物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联结上游与下游企业创造价值而形成的组织网络,是对商品、信息和资金在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顾客组成的网络中的流动的管理。这一套理论的意义在于,拆除了企业的围墙,将主要是上下游各企业独立的信息化孤岛连接在一起,建立起一种跨企业的协作,以此来追求和分享市场机会,通过把过去分离的业务过程集成起来,覆盖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全部过程,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外协加工和组装、生产制造、销售分销与运输、批发商、零售商、仓储和客户服务等,进而实现从生产领域到流通领域一步到位的全业务过程。
    如果对比现在供应链理论的内涵,将之与集群经济的产业模式相比较,大家会发现,供应链的模式(理论和实践)其实还是以产品流程为中心的,通过一条呈链式的服务纽带,连接供应和需求的两端,以便降低流通成本。而集团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不是一种单一途径,而是分布式的产业模式,物流企业所面对的不是一个单一的大型企业,而是一片类似大型企业的地区。在集团经济的格局中,外部物流是频繁的,但最频繁的还是内部物流,而集团经济内部往往本身就拥有相当健全而富有效率的物流体系,与这样的体系如何衔接,第三方物流如何介入,这不但涉及成本和机会,也考验着物流业的管理水平和对集群经济体的适应能力。
    物流业是一个典型的服务行业,因此服务需求方出现的业态转变,对物流业往往也意味着某种转变,意味着某种产业内部的更替和变革。事实上,这种未来型的转变,很可能是一种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
    在集群经济大发展的今天,中国物流业者必须思考和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中国在经济发展中,很多地区出现了集群经济这样的产业模式,物流业将如何应对?要知道,假使仅仅是中国经济发达的南方区域出现较为明显的集群经济格局,这也是相当不小的产业变化,中国未来的物流业能否借助集群经济出现的产业化东风,走出有中国特色的物流业发展之路,这是未来中国物流业界需要在实践中回答的课题。
yxfxxxboy 发表于 2020-9-28 15:53:15 显示全部楼层
等二十年 我还会回来看LZ的
lewis99 发表于 2020-9-28 16:02:14 显示全部楼层
逐句地看完这个帖子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震撼啊!为什么会有如此好的帖子!我纵横网络bbs多年,自以为再也不会有任何帖子能打动我,没想到今天看到了如此精妙绝伦的这样一篇帖子。楼主,是你让我深深地理解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句话。谢谢侬!在看完这帖子以后,我没有立即回复,因为我生怕我庸俗不堪的回复会玷污了这网上少有的帖子。但是我还是回复了,因为觉得如果不能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那我死也不会瞑目的!能够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是多么骄傲的一件事啊!楼主,请原谅我的自私!我知道无论用多么华丽的辞藻来形容楼主您帖子的精彩程度都是不够的,都是虚伪的,所以我只想说一句:您的帖子太好看了!我愿意一辈子的看下去!这篇帖子构思新颖,题材独具匠心,段落清晰,情节诡异,跌宕起伏,主线分明,引人入胜,平淡中显示出不凡的文学功底,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是我辈应当学习之典范。就小说艺术的角度而言,这篇帖子不算太成功,但它的实验意义却远远大于成功本身。正所谓:“一马奔腾,射雕引弓,天地都在我心中!”楼主真不愧为无厘界新一代的开山怪!本来我已经对这个社区失望了,觉得这个社区没有前途了,心里充满了悲哀。但是看了你的这个帖子,又让我对社区产生了希望。是你让我的心里重新燃起希望之火,是你让我的心死灰复燃,是你拯救了我一颗拨凉拨凉的心!本来我决定不会在社区回任何帖子了,但是看了你的帖子,我告诉自己这个帖子是一定要回的!这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好贴啊!苍天有眼啊,让我在优生之年得以观得如此精彩绝伦的帖子!看完楼主的帖子,我的心情竟是久久不能平复,正如老子所云:大音希声,大象希形。我现在终于明白我缺乏的是什么了,正是楼主那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楼主那种对理想的艰苦实践所产生的厚重感。面对楼主的帖子,我震惊得几乎不能动弹了,楼主那种裂纸欲出的大手笔,竟使我忍不住一次次的翻开楼主的帖子,每看一次,赞赏之情就激长数分,我总在想,是否有神灵活在它灵秀的外表下,以至能使人三月不知肉味,使人有余音穿梁,三日不绝的感受。楼主,你写得实在是太好了。我唯一能做的,就只有把这个帖子顶上去这件事了。楼主的帖子实在是写得太好了。文笔流畅,修辞得体,深得魏晋诸朝遗风,更将唐风宋骨发扬得入木三分,能在有生之年看见楼主的这个帖子。实在是我三生之幸啊。看完楼主的这个帖子之后,我竟感发生出一种无以名之的悲痛感――啊,这么好的帖子,如果将来我再也看不到了,那我该怎么办?那我该怎么办?直到我毫不犹豫的把楼主的这个帖子收藏了。我内心的那种激动才逐渐平复下来。可是我立刻想到,这么好的帖子,倘若别人看不到,那么不是浪费楼主的心血吗?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我终于下定决心,我要把这个帖子一直往上顶,往上顶!顶到所有人都看到为止遇到你之前,我对人世间是否有真正的圣人是怀疑的;而现在,我终于相信了!我曾经忘情于汉廷的歌赋,我曾经惊讶于李杜的诗才,我曾经流连于宋元的词曲;但现在,我才知道我有多么浅薄!楼主你的高尚情操太让人感动了。在现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金钱社会里,竟然还能见到楼主这样的性情中人,无疑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人性的伟大。楼主的帖子,就好比黑暗中刺裂夜空的闪电,又好比撕开乌云的阳光,一瞬间就让我如饮甘露,让我明白了永恒的真理在这个世界上是真实存在着的。只有楼主这样具备广阔胸怀和完整知识体系的人,才能作为这真理的唯一引言者。看了楼主的帖子,让我陷入了严肃的思考中,我认为,如果不把楼主的帖子顶上去,就是对真理的一种背叛,就是对谬论的极大妥协。因此,我决定义无返顾的顶了说的好啊!我在这个论坛打滚这么多年,所谓阅人无数,就算没有见过猪走路,也总明白猪肉是啥味道的。一看到楼主的气势,我就觉得楼主同在论坛里灌水的那帮小混蛋有着本质的差别,那忧郁的语调,那熟悉的签名,还有字里行间高屋建瓴的辞藻。没用的,楼主,就算你怎么换马甲都是没有用的,你的亿万拥戴者早已经把你认出来了,你一定就是传说中的最强ID。自从论坛改版之后,我就已经心灰意冷,对论坛也没抱什么希望了,传说已经幻灭,神话已经终结,留在论坛还有什么意思。没想到,没想到,今天可以再睹楼主的风范,我激动得忍不住就在屏幕前流下了眼泪。是啊,只要在楼主的带领下,论坛就有希望了。我的内心再一次沸腾了,我胸腔里的血再一次燃烧了。楼主的几句话虽然简单,却概括扼要,一语道出了我们苦想多年的而不可得答案的几个重大问题的根本。楼主就好比论坛的明灯,楼主就好比论坛的方向,楼主就好比论坛的栋梁。有楼主在,论坛的明天必将更好!大师的话真如“大音希声扫阴翳”,犹如”拨开云雾见青天”,使我等网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晴天霹雳,醍醐灌顶或许不足以形容大师文章的万一;巫山行云,长江流水更难以比拟大师的文才!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你烛照天下,明见万里;雨露苍生,泽被万方!透过你深邃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你鹰视狼顾,龙行虎步的伟岸英姿;仿佛看到了你手执如椽大笔,写天下文章的智慧神态;仿佛看见了你按剑四顾,江山无数的英武气概楼主发的的图片是如此的生动,如此的令人憧憬,如此的令人神往,它用最简单而直观的形式彻底而又充分的证明了作为基础科学的平面几何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平面里的两条直线只能有一个交点。楼主用心良苦,用一个如此吸引人的标题把广大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个帖子上面来,为的是给我国10多亿人口普及平面几何原理,丰富大家的科普知识,充实群众的大脑,提高大众的科学文化水准,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楼主实在是诲人不倦,精卫填海,恩比天高。楼主所具备的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不正是我们当代社会所最缺乏的可贵精神吗。其人格的伟大,精神的崇高,对社会的义务感,对世界的责任感,就如同楼主对自然科学的严谨态度一样,毫无保留的表现在楼主高尚的人格中,又流淌在楼主高贵的血液里。虽然我们没有机会亲眼目睹楼主高贵的体态,但从两条短短的直线之间我们还是能够依稀隐约窥视到楼主那伟岸的身躯,他犹如我们充满迷雾的人生航程之中的一座灯塔;又好似行走在穷山恶水之间的旅人看到的一座正冒着袅袅轻烟的驿站;又好比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之中摸索前进的人们的一盏指路明灯。总而言之,你就是红灯记中铁梅手中的那一盏红灯。是你,指引了我们革命的方向;是你,指明了我们前进的道路;是你,使我们的人生方向有了新的定义。你看那两条红红的直线,它们是如此又红又专,他们有着相同的长度和斜率,却又如此不同,简直是天作之合,天衣无缝,就算是上帝和如来也不能画出那么完美的线条。它们一个指着北极星的方向,另一个则指着大熊座的方向。不需要任何的度量工具,就是这么简单的两条直线,精确无误的指着数万光年之外的天体,他们的轨迹,穿越了太阳系,穿越了黑洞,穿越了第一次宇宙大爆炸形成的星系边缘,遁入了无尽的虚空,他们是人类第一次和其他平行宇宙智慧生物沟通的桥梁;也是传递人类友谊,渴望交流的情感的一扇大门。而他们的交点更是精妙,就在我们眼前的高12,宽8象素的方框之内。如此精确的计算,难道不是楼主用心良苦的结果吗?我们难道不该为楼主这种为科普奉献青春的精神所深深感动吗?我感动的热泪盈眶,这眼泪,毛主席逝世的时候没有流,周总理逝世的时候也没有流,就算当我看到我所挚爱的lyp gg 在《射雕》里面如此真实而完美的表演所感动时我都没有流。但是这一次,我流了,而且流的无怨无悔!这眼泪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楼主的精神所感动的!一个字:值!为了我国的全民四个现代化建设,流几滴眼泪算什么?今年是我的本命年,这个帖子是我今天看到的第一个帖子,我很庆幸这是我本命年的处男贴,它无疑给了我这一年的无比的信心,使我在今年的爱情关,事业观,世界观,人生观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圆满了!!为此,我决心把这一个珍贵的帖子好好保存下来,刻成dvd光盘,用钛合金做成保护盒,埋在南山的最高处,每年这个时候焚香祷告,感谢楼主给我的人生指明了新的方向,让我的人生充满了新的意义。如果楼主的心愿得以实现,那我相信只要读过楼主帖子看过楼主的贴图的朋友的人生都会充满就了新的意义。难道楼主想说明的仅仅是平面几何的一个原理吗?不!楼主赋予的是广大人民渴求知识,渴望为国家四化建设而贡献的激情。今天,我们感谢楼主,感谢你的帖子,为的是明天更好的学习自然科学,更好的为祖国建设出力!只要我们循着楼主的足迹,认真学习楼主的帖子,看楼主的贴图,那我们的理想还会远吗?祖国的繁荣还会远吗?让我们一起期待着这一天吧!
liubo410632 发表于 2020-9-28 16:42:15 显示全部楼层
前排支持下分享
dreamtofly 发表于 2020-9-28 17:10:25 显示全部楼层
工业工程已经深深的代入到了各个行业
lwerxiaolinan 发表于 2020-9-28 17:34:27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一见的好帖
qdudkbyd 发表于 2020-9-28 18:23:57 显示全部楼层
前排支持下
66001541 发表于 2020-9-28 18:48:31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的很不错
huifen1000 发表于 2020-9-28 18:55:16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luohao19841005 发表于 2020-9-28 19:57:26 显示全部楼层
么么哒~嘻嘻
1234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邮件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biaoqi_ftprevious! /1 !biaoqi_ftnext!

1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