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全面开放医药分销领域的新形势下,改善医药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成为医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普遍选择。由此引发的医药物流热不断升温,成为时下医药行业最令人关注的问题。医药物流是已过热该降降温,还是火候未到还要添把柴,也成了医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抉择。
应当看到,物流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医药商业发展的主要瓶颈,直接导致药品流通成本居高不下,销售环节长期处于分散经营的状态。由于缺乏高效物流设施的支持以及相关的供应链管理技术,完整配套的物流体系难于建立。不少医药流通企业将原来的批发仓库换个牌子,改个配送中心的名字,其内部组织架构、管理运行机制依然照旧,这样的所谓物流中心自然难以满足医药流通发展的需要。现代物流的核心是利用网络、技术等整合上下游资源,促进生产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及经销商、零售终端的有效互动,从而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与控制,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物流中心的建设是现代物流的有力手段,其定位不应是一个费用中心,而应成为一个企业的利润中心。切不可将物流中心简单地看做“大仓库‘,而应将其置于企业的供应链战略规划和管理中心的层面来认识和把握。
国内医药物流方兴未艾,为数不少的大型医药物流中心已经或即将投入运营,更多的医药物流中心正在由蓝图变为现实。对于医药物流是否过热应当辨证地看待。目前医药物流处于发展调整期,物流规模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小则难以实现规模效益,无法在全国形成完整的医药物流网络体系,过大则受市场消化空间的局限,步入分流、争流直至“断流‘的境地。究竟如何才能把握好医药物流的“温度‘?一方面,政府部门需要加强整体规划,根据医药产业的地域特点和国家物流全局架构,提高医药物流战略布局的科学性,并加以有效引导。另一方面,企业应在客观分析准确判断医药物流的整体市场容量、局部市场潜力、发展机遇期等因素的基础上,做出理性的投资判断,该出手时才出手,避免重复建设。
企业在投资发展医药物流过程中,还要充分结合医药行业的特点和药品分销的特征制订经营策略。如发展第三方物流,提供“门对门‘的配送服务,为上游生产企业减少资金压力,为终端客户减少药品库存积压;同时,积极整合{词语被屏蔽}物流力量,依托“第三方物流‘平台推动规模化规范化运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