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武钢贯彻ISO9000族标准的实践和基本经验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简称ISO)于1987年颁布了ISO9000族标准。该族标准问世以来,很快就在全世界传播开来,被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组织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ISO9000” 热。这股热潮也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我国组织的发展走势,通过认证和争取通过认证的组织越来越多,促进了组织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为我国组织的发展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1.1 ISO9000族标准的发展及基本构成
1.1.1 ISO9000族标准是质量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ISO9000族标准是在总结各国质量管理成功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质量管理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是ISO9000族标准的架构与灵魂。质量管理发展历程,大致经过了三个互相关联的发展阶段:
(1) 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以前,产品的质量检验,主要是靠手工操作者的手艺和经验,对产品质量进行鉴别、把关,不让不合格品出厂。20世纪初,质量检验发展成由专职检验人员进行,因而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了。
质量检验阶段的质量管理,其特点是适应产品单一,作业简单,生产组织并不十分复杂的组织,其最大的局限性是事后把关,不能及时预防或从根本上减少废品的产生。
(2)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以后,由美**工组织开始的广泛试验和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来进行工序控制,产生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并迅速推广到{词语被屏蔽}工业领域,五十年代达到高峰。除了美国外,许多国家也都积极开展统计质量控制活动,并取得成效。
由于采用了数理统计的方法对生产过程的产品质量进行控制,这就开始改变了过去陈旧落后的事后检验方式,开创了事前把关的质量管理新时代,使预防控制成为这一阶段的重要特点。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的质量管理的最大局限是,由于过分强调数理统计方法,忽视组织管理及{词语被屏蔽}生产者的能动性,使人们误认为“质量管理就是统计方法”,而数理统计方法很深奥,因此,“质量管理是统计学家”的事,影响了质量管理统计方法的普及和质量管理的深化。
26
(3)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起,质量管理发展到了它的第三阶段,即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与过去传统的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相比,在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上有了根本性的突破。一是提出了质量环定律(图2.1)和质量职能的概念,创造了“全员工、全过程、全组织”的质量管理理念,从狭义的质量转向广义的质量,从产品质量延伸到工作质量。二是提出了PDCA循环工作原理(图2.2)和四项工作体系,集中体现于组织以质量为中心的经营战略和以基础工作、QC小组活动、质量职能和方针目标管理为主要支柱的系统管理,促进组织持续改进,追求卓越。三是提出了“用户至上”的观点,从设计者、制造者、检验者认可的质量标准转向市场和用户最终认可的质量标准,把用户的需求、期望和利益作为质量目标,引导组织和员工从关注用户的要求和期望做起并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
图1.1 质量环定律
图1.2 PDCA循环工作原理
质量管理的演变发展,为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选择质量管理方法原理中最具普遍性和适应性的内容,作为ISO9000族标准的基本架构和主线,例如,“过程方法”和PDCA循环工作原理;
二是吸收质量管理运行实践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观念,作为ISO9000族标准的原则,例如,“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和持续改进的原则;
三是采纳质量管理发展变革中最具稳定性和主导性的做法,作为ISO9000族标准的要求和指南,例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持续改进。
正因为如此,ISO9000族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地推广,它适用于不同的组织,无论其产品、过程有多大差异,但都遵循同样的原则。不同的组织按标准的统一要求,达到一个可以相互信任和认同的水平,从而促进了观念的融合与产品的交流。
</p>[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互联网
上一文章:谈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的导入
下一文章:ISO 9000 質量管理體系建立過程中的幾個關鍵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