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建设项目财务后评价是项目后评价中的薄弱环节,在实际操作时人们往往只进行两类指标的计算:反映项目实际财务效果的指标和反映实际指标与预测指标偏差的指标,但是这种指标体系的构建不能够满足分析指标发生偏离原因的需要,文章拟在现存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一层指标,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关键词:后评价 财务评价 指标体系 因素分析
1项目财务后评价的概念
项目财务后评价是项目后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对建成投产后的项目投资财务效益的再评价。项目财务后评价从企业角度出发,根据项目投产后的实际财务数据,如产品价格、生产成本、销售收入、销售利润等重新预测整个项目生命期的财务数据,计算项目投产后实际的财务评价指标,然后与项目前评价中预测的财务效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偏离的原因,以对财务评价做出结论,吸取其经验教训,提高今后项目财务预测水平和项目微观决策科学化水平。
2项目财务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现状
一般情况下,项目财务后评价指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项目实际财务效果的指标,如实际财务净现值、实际财务内部收益率等;另一类是反映项目财务后评价指标与前评价财务偏离程度的指标,如净现值变化率、内部收益率变化率等。
2.2 问题的提出
上述指标分类方法能够满足项目财务后评价一般的需要,但是,如果由于某个项目财务后评价深度方面的要求或{词语被屏蔽}方面的原因,要求进一步分析后评价财务指标与前评价财务指标发生偏离的原因时,上面的指标体系就显得力不从心了。为此,可以在上面分类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层指标,用以扩充财务后评价的功能,这与实际需要也是相吻合的。
扩充后的指标体系如下:
(1)第一层:反映项目实际财务效果的指标。其中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包括: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投资回收期、投资现值率等;清偿能力分析指标包括:借款偿还期、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
(2)第二层:反映项目后评价与前评价两者之间财务指标偏离程度的指标。包括:净现值变化率、内部收益率变化率、投资利润率变化率、投资利税率变化率、投资回收期变化率、投资现值率变化率、借款偿还期变化率、资产负债率变化率、流动比率变化率、速动比率变化率等。
(3)第三层:分析财务指标偏离原因的指标。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变化率、产品销售收入变化率、产品经营成本变化率、产品销售利润变化率、产品生产能力变化率、项目工期变化率、项目资金综合成本变化率等。需要说明的是项目工期的提前或滞后对项目的费用、效益均有很大的影响,从而极大的影响了项目的财务指标。另外,不同的资金筹集渠道影响项目的还款方式、利息的多少,相应的也影响了项目的财务指标。
3 财务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图
下图为财务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图。
财务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图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互联网
上一文章:信息化权力之争导致项目内耗
下一文章:别说你懂项目管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