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并行工程的认知模型(Cognitive Model)
在设计活动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占据着主导地位,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人类对设计对象的认识深度和设计行为的组织方式。设计对象本身是复杂的,往往由反映不同表象的多方面属性组成,由于人脑中关于设计对象的认识局限性,形成了知识水平和知识领域上的差异,因而,出现不同知识领域的设计专家,他们在相关设计对象的特定领域具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和知识,而提高设计质量又须综合利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在传统设计过程中,领域知识以流水线式的“串行‘运作,突出“个体参与‘,其实质是将设计对象的不同侧面的属性分割。而由于设计对象的各侧面是彼此相关的,是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任何为达到某侧面而进行的领域设计活动,都无法满足全局的需求。为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将相关领域中的设计行为有机地组合成跨领域的元活动,强调“群体参与‘。综合不同领域的知识,这正是并行工程认知模型的特点,如图28-3和图28-4所示。
[img=,]http://www.chinaie.net/[/img]
[img=,]http://www.chinaie.net/[/img]
图28-3 传统设计的认知模型 图28-4 现代设计的认知模型
2.并行工程的描述模型(Descriptive Model)
设计过程通常是在一定的设计要求下,产生出对应的设计方案,并行设计过程强调满足用户设计要求,用户的需求不仅仅是使用者的要求,而且是产品生命周期中各相关过程的需求。这种需求变化反映在描述模型的功能空间的变化,即从功能要求扩展到对制造、成本、装配、测试、安全、服务、环境等的产品生命周期的需求,这种需求的增加即设计要求的扩展,表明并行设计涉及了产品开发的相关过程,体现出并行设计过程的复杂性、综合性和交互性,并且,这种复杂性和综合性还表现在并行设计过程元活动之中。随着需求空间的扩展,相应设计领域增加,元活动中对各领域管理和控制的复杂性加大,在不同领域之中,对相同设计对象的建模,必然会引起设计对象的侧面属性描述间的冲突,即设计对象中某个共同属性不能同时满足为不同要求而建立的属性描述。这种矛盾冲突在建模领域内是无法解决的,只能通过元活动来协调和克服。可见,跨领域的元活动的行为特征是管理、协调,其策略也形成相应的元知识,在并行设计过程结束之后,除生成产品的整套工程图样(包括装配图、部装图、零件图)外,还生成与该设计对象相应的产品设计方案,即形成包含产品装配模型、部件及零件图的装配约束,装配层次关系,以及装配过程和零件的各项参数的设计记录文档。并行设计的描述模型,从设计需求空间、设计过程和设计结果三方面,揭示了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并行处理模式,如图28-5所示。
图28-5 并行工程的描述模型
3.并行工程的处理模型(Prescriptive Model)
并行工程环境下的产品开发活动与顺序工程有很大不同,这种不同对各类计算机辅助工具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了面向各类设计工具的研制和开发。对知识源怎样求解问题,以及做出设计决策的假设不同,将导致不同类型的并行工程的处理模型。对并行工程处理模型的研究,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迄今为止,人们已经提出了许多并行工程的处理模式,如QFD(D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Petri网模型等。这些模型虽然大多从某些角度较好地反映了并行设计的规律,但这些模型的可操作性和可计算性很差,难以用现有算法实现,有的只是设计过程的任务级而非参数级模型,不能对设计过程进行动态的和符合设计者意图的引导。
一个好的设计过程建模,首先应能反映设计系统的静态属性;其次,应能反映设计系统的动态属性。动态属性反映了系统及其内部的联系和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反映设计过程的各个可能的画面,就像录像机一样记录了整个设计过程。只有动态模型的确定,才有可能重组设计活动,得到最佳的设计活动次序,也才有可能使再设计、双向设计得以实现。我们认行工程是从各设计者的功能空间到物理空间的映射,如果各设计者的物理空间有交叉,则决定相应的设计者之间要进行协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