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07年11月20日 1时15分46秒
今天我去一家电子厂面试,对方问起我的工作经验,我兴致勃勃的和他们谈论了我的工作经验,并且和他们探讨起工业工程的应用.我说我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重工企业做的现场IE,主要优化成品库的储区储位,缩短出货时间,提高出货效率和降低错误发生的几率,并进行人力配置.然后我说我第二份工作在一家食品企业里做工时的测定与计件单价的核算,以及SOP的制定,5S的推行等等.但是人家问了我几个问题(从电子行业来问的),我说很抱歉,我不清楚,那么他们就给我下了结论:我并没有工业工程的基础.
电子行业对于IE做的是很细很成熟,我也不否认我对电子行业不是很了解,以至于在面试的时候竞争力还不如在电子厂干过几年的操作工.并且,给我的感觉似乎没在电子厂做过IE的,就不算IE.为什么会这样呢?那为什么IE七大手法用在电子厂就是IE七大手法,用在别的行业就不是了?网上不是有讨论么,IE可以从生产,物流,新品导入等方面入手,那为什么给人家优化仓库就不算做IE了呢?给别的行业优化流程就不算做IE了呢?有人会说我的资力浅,没资格在这里叫,我承认就我目前所掌握的技能来讲,我还是很嫩的. 有人说在电子厂里多混个几年就可以做资深IE(现在网上招聘资深IE似乎都有这个要求),我想在电子厂里做的时间再长,最多算个资深电子工程师,根本算不上资深IE.
外企(特别是台企)的IE做的很成熟,但是做的很片面,他们是充分利用了IE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职能,为IE在电子厂设立了一套可行的体系.但是如果以这套体系去衡量其他行业却是大不可为的.因为IE就其内容来讲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很广泛的内容,IE本来就是从日常具体工作中抽离出来,形成一门学科,专门解决效率和成本问题的.而电子厂仅仅是应用了IE里的很少一部分,但是现在人事招IE似乎都喜欢加个条件,有外企电子厂经验或者机械厂工作经验.意思是什么呢?
转自.qq.452212566
[edit]2007-11-20 21:17:30[/edit]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