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记者 刘映花)因为开拓了新兴市场,李志忠的文具厂最近拿到了比去年更多的订单,但谈到利润率,这个“老外贸”摇了摇头。“也就是个位数,比以前少了不是一点。”而在2007年,这个数字曾一度达到20%。为了留住工人,他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工资和别的工厂竞争。
原材料价格将持续上涨几乎已经成为共识,汇率风险对外贸企业而言也是如影随形,但是这些都没有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凶猛。“还是这么多工人,如果说去年开支300万就够了,今年就要涨到500万。”李志忠告诉记者,在这个行业劳动力成本增长30%是一个非常保守的统计。“不涨工资就招不来人。”
最近,一家佛山企业刊登在《南方都市报》,占据了半个版的一则招聘广告也引发了人们的热议。“需要大量招聘(夫妻)生产工”、 “免费提供(空调)夫妻房;免费提供新型员工(空调)集体宿舍”、“包早餐、晚餐、夜宵” 、“每月休息4天左右”。算得上优厚的条件背后,是制造企业对于工人的争夺。而生产要素价格过快增长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最重要因素。
社科院工经所副研究员李钢告诉记者,在对中国出口企业的调研中,中国沿海地区超过半数的企业表示招聘困难,相较之下,中部地区的情况要乐观一些,25%的企业表示招聘困难。不过,在更高层次的人才招聘上,困难几乎是普遍的。长三角地区对技术工人的招聘最为困难,62.27%的企业表示招聘困难。招聘较为乐观的西部地区,却难以招到高级管理人才。
激烈竞争让企业竞相压价,但成本的上涨又无法传导到出口价格上,最终只能压缩利润。李志忠表示,劳动力成本的上涨趋势不可逆转。他已经调整策略,不再在价格上做文章,而是实行产品差异化,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以降低成本,也有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开始考虑前往二线城市的可行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