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怎么留住人才,刚才讲了家族企 业,其实全世界最大的企 业就是家族企 业。沃尔玛、微软是典型的家族企 业,今天来的除了国营企 业之外全部是家族企 业。今天的慧聪,也是我们家族控制的。因为有家族控制才真正有责任心而不胡乱闹。同样是家族企 业,为什么人家微软、沃尔玛、Google做那么大,我们中关村的很多公司却难以做大?
这是需要研究的,探讨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讲心里的话。
我们曾经从培训老师那里得到三个留人的概念: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文化留人,似乎有这三个就不错了,很多企 业家在这里面转。
待遇留不了的时候,用未来的事业发展留,事业留不了文化留。请问没有待遇怎么有事业?没有待遇和事业怎么有文化?所以我问你是先有待遇、先有文化还是先有事业?这个循环好像先有鸡先有蛋。在我经营公司这将近20年时间里,我觉得我们一贯奉行的三三制理论根本不对!待遇留人什么待遇好?今天你给100万,明年人家150万招人走了;你的事业再好,人家Google进来拉人的时候,你的事业比Google好吗?什么是文化,这帮人信伊斯兰教,那帮人信圣经,你怎么把两种文化的人拉在一起?
其实最重要的是制度。中国搞改革开放,就是制度变革带来了众多变化。
企 业留人靠什么?我觉得靠实力。我是学manage出身的,我学大学研究晋商,后来我变成了理论,在北京这一块我变成了叫股份制的学说。我认为一定要对公司做股份制改造,而且要让员工能够通过劳动和知识拥有股份,这是一种更成熟的制度。于是乎我办慧聪的时候把这种制度带来了。那个时候我也没有钱,怎么留人是最大的问题。我们只筹了14.8万,现在我总结是有钱了之后给分钱,没钱了之后分希望。当时我是这样分的,我们公司是几个哥们儿出的钱,5个人占100%的股份。比如每年100万的分红,我们哥几个只拿30万,把70万分给努力工作又没有股份的人,我们叫做“劳动股份制”。当时我们也没有钱,也没有什么背景,但是用这种方式我们找到了慧聪成长的关键。中关村当时做商情的公司一大堆,那个时候康柏、IBM等中关村的电脑牌子好像只有10个、20个,但中关村的商情公司就会有80个。今天哪个做大了?没了。因为他的制度不能跟高科技接轨。而我们当时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第一年给一个员工分了3000元钱,那个员工高兴得夜不能寐,第二天就辞职走了。这个员工为什么要走?他认为你们根本不会真的给我们这样分钱,我辞职走了,你们就不会把分出来的钱给我要走了。因为在1992年一个人一个月三、四百元的工资就是高的了,3000元钱跟郭为挣得差不多了。第一年员工是惊呆地看着我们分钱,第二年员工又企盼我们分钱,分了之后是当时北京最有钱的时候,第三年我们分钱的时候已经是行业的老大了。
有钱的时候我们给员工买房子、买车,我们实行分红。在北京实行的是全员劳动,这个制度延续了8年,直到我们拿进风险投资。风投进来之后不能这样做了,我们把劳动股份制变成了能跟上市公司接轨的创业制,我们用创业制和期权来解决员工分钱。我们一开始就会把股份跟大家分清楚,进入、退出都说得很清楚。我觉得这个最重要。
《乔家大院》是我们出钱拍的,当时我们的核心思想是把晋商生活的制度跟大家说清楚。乔致庸的手下马荀是个人才,乔致庸为了不让他离开,给他年奉30两,三年可以分红240两,一年可以分红80两,分红比工资还高两到三倍,结果马荀很认真地说:“真要有这么些银子赚,打死我也不走!马荀不是给你乔致庸干,是给我马荀自己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