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波三折,全球钢铁业最大的并购案——排位全球钢铁老大、老二地位的米塔尔集团与安赛乐集团最终完成了全面整合,世界上出现了一个年产亿吨级的钢铁超级巨头。这次大整合,无疑是全球钢铁业进入新发展阶段的
“里程碑”。
“米-安”并购在全球钢铁业的内外都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波。国内钢铁业界也明显地感受到了。国内一家代表性钢厂的老总感叹:“米塔尔这次一棒子把我们都敲醒了。”
“第一反应”都一样
上海著名的钢铁业咨询机构“我的钢铁”一直关注“米-安”并购案。在其观察中,相关各方的“第一反应”几乎都一样:“如临大敌”,其中包括欧洲各相关国的政府部门、安赛乐公司的董事会和经理层。中国钢铁业界的“第一反应”也是震惊。还在“米-安”并购的初期阶段,国内就有钢厂老总在为中国钢铁巨头“算账”,按照目前的市值,外国资本只要出资几百亿元人民币,“理论”上就可以到手国内的大钢厂,形势很严峻,绝不是危言耸听。
但是,“米-安”并购最终没有带来人们初期预想的那种“恶意并购”的过深痕迹,而是留下了理性思考的空间。“我的钢铁”首席研究人员贾良群认为,“米-安”并购最终是“市场手段战胜了政府间、**间和理念间的争斗”,并购最终还原为市场利益之间的博弈。这次收购在处理原股东回报、对政府质询的回应等方面都有可取之处。从长远来看,一个占全球钢铁产量近十分之一的巨型企 业有利于钢铁业的稳定,也可提高钢铁业在上下游谈判中的分量。
“不要匆匆转身”
据记者长期采访的感觉,国内钢铁业对全球第一钢铁巨头米塔尔的了解明显不如日本新日铁、韩国浦项这些传统大厂。
“米塔尔只有资本优势,没有技术和产品优势。”这是记者多次从国内钢厂老总口中听到的几乎相同的话。“米塔尔这样靠兼并收购迅速起家的企 业,前景到底怎么样,其资产质量的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很难说清楚。”国内不少钢铁专家持这样的态度。
“我的钢铁”专家贾良群说,国际钢铁业以往的发展“主线”基本都是围绕技术和产品的升级而展开的,所以传统的钢铁巨头都是拥有重大独有技术和产品的大公司,比如日本新日铁的高等级硅钢片,轻易不作技术上的转让。由欧洲多国钢铁企 业合并而成的安赛乐公司也拥有汽车板和不锈钢等多项“独门武器”。但自从出现了米塔尔,国际钢铁业的发展就“开辟了第二战场”:以资本运作迅速做大做强。
“对于不习惯的事物,人们往往习惯于转身不去看它。但此次‘米-安’并购,可能预示钢铁业新的发展之路,国内业界不要匆匆转身,而是应该开门仔细看个究竟。”业内人士作出这一提醒。
中国“钢铁之门”开启有道
专家普遍预期,随着我国钢铁业进入结构调整的高峰,外资对中国钢铁市场的兴趣将全面增长。
宝钢集团战略专家认为,外资进入中国,首先是产品销售的贸易通道,再上升至投资建厂和并购重组。现在第一阶段基本结束,第二阶段快速展开。新日铁、安赛乐投资宝钢高等级汽车板项目以及米塔尔重组华菱、安赛乐拟受让莱钢部分股权等项目,都是代表性的例子。
在此次“米-安”收购成功之后,欧美市场的布局已基本形成,接下来的布局调整将主要在亚洲等地展开,中国钢铁业界应早作谋划。
专家提醒说,应充分看到中国钢铁业应对外资并购的有利之处。一是我国4亿吨钢的“巨大盘子”具有强大的“稀释”作用,无需过分担心外资垄断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