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前程》作者:罗月儿 高清敏
工作量“被”增加了,报酬却丝毫不涨,人们会如何应对?
超市里总是有些商品,打上“加量不加价”的宣传来搞促销,让人得到实惠,很受顾客青睐。公司里,员工减少了,老板却并不打算招人,多出的工作平均分给留下的员工。工作量增加,工资却原地踏步,职场人戏谑称之“加量不加价”。只是,这种在职场里“加量不加价”的情况,是会受到人们抱怨还是热捧呢?
事件
职场上的“加价不加量”做法目前很是流行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很多企业现在采取了企业管理方面的一种热门做法:取消管理层的某些职位,将日常业务的控制权下放给部门负责人,从而达到不开源至少能够节流的目的。
举例来说,在舒尔茨回到星巴克公司担任首席执行长6个月后,该公司于2008年7月取消了首席营运长之职。舒尔茨决定“同星巴克三大部门的负责人直接合作,以致力于公司的日常业务并真正接近这项业务”,他说在经济萎靡不振的当前,这样做更有意义。有人预计,随着企业纷纷进行瘦身并削减成本,将有更多公司取消首席营运长之职。CEO们会更多过问企业的日常业务。自2008年中期以来,这种情况已经在美国在线、杜邦公司、通用汽车、可口可乐、美国铝业和礼来等公司相继出现。
跨国大企业为了应对经济衰退,对管理层实施“节流政策”,二把手的职位被合并或裁撤,其职能被{词语被屏蔽}职位或部门管理者分流;同样的,企业里的普通员工离职,公司也并不补缺,由{词语被屏蔽}员工承担其职责,这种被员工戏谑地称为职场上的“加价不加量”的做法目前很是流行,员工也颇多怨言。
我们身边的人如何对待“加量不加价”
随遇而安者:有活干总比没有活干强吧
截至今年1月,李强的公司经裁员后,全国员工总计3000万名,这意味着有500名员工失去了工作。另外,他所在的公司已经停止了招聘活动。
这次裁员不会影响到李强的部门,李强并不担心,因为他所在的是公司最盈利的部门。但当他的一位明星员工因不满公司减少奖金而递交辞职信后,有两件事让他吃惊。第一,公司并没有竭力挽留那位明星员工,甚至可以说很轻松地给他办理了离职手续。第二,人力资源部告诉他,由于公司亏损,约定的奖金需要分期支付。
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怎么约定,总之明星员工接受了公司的“先付20%的请求”,这位员工说“因为要还房贷,我现在急需用钱”。他离开后,公司并没有再招人,事实上,从去年年底开始,公司就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任何部门若要招聘员工需公司总裁特批。李强的部门已经走了三个员工,他们的业务全都按照地域的划分给了部门{词语被屏蔽}员工。
企业的这些做法,让留下的员工多少有点看别人卸磨杀驴或者兔死狐悲的感觉。员工们的愤懑只是在私下里议论几句,但是没有人敢于对领导说:既然我多干了活、加了班,就应该多支付我薪水。毕竟,有活干有钱拿,总比什么都没有还要费力找工作强吧。
李强说:“好好干活,至少可以避免成为经济不景气环境下的被裁减的一员。
[1][2][3][4]下一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