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人网博客作者:石才员2010年,一段从“术”奔向“道”的历程。如果把时光由十二月三十一日再拉回到半年之前的某个下午,我仍旧能够清晰的回忆起那场关于转正答辩的陈述:
总经理问:“如果你要组织培训,大家都没兴趣并且也不愿意参加怎么办?”
我斩钉截铁地回答:“很简单,我现在只会用两种思路去开展培训工作:一、培训绝对不是福利,它应该是激励,并且是有选择的激励,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我在开展各种类培训之前绝对会对培训学员进行筛选,挑出具有学习能力、适合公司未来发展的有培养潜质的人,强化他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促进他们工作业绩的有效提升,同时也防止培训资源的浪费;二、我会采用多种形式的影响技巧,奖惩结合,一边给胡萝卜,一边用大棒,正向和负向地激励大家在训前、训中、训后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与发展的过程中来。”
说完后,我自信地扫视了在场的转正面试官,我对自己的答案绝对满意,并且我一直是这么干的。
但是总经理并不满意,“小石,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你只是在做你自己的事情,而对于那些不愿意参加的人,或者没有兴趣参加的人,你并没有提出很好的方法去改变和影响他。”
我想都没想,直接站起来就辩驳:“老板,与其花时间改变那些不愿意进步与学习的人,不如在招聘之前就把好关,选出那些具备改变潜质的人,即具有较强的成就动机、学习能力的人,否则,把大把的公司资源投入到那些没有上进心,拒绝学习的人身上,如同石沉大海,会一点泡沫都没有。”
“是的,小石,以后你可以这么干,但现在我们的问题是:人已经进来了,我们还得一起并肩作战,你必须要好好想想怎么帮助和提升他们,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总经理显得有些不耐烦了。
很明显,他对我的转正答辩并不满意。焦躁的情绪瞬时从我心里开始漫延,现场的气氛也开始发生了一些改变,寂静、尴尬取代了之前的欢愉、开放。
我只能保持沉默,在没有想清楚老板到底指示我要干什么之前,也只能这样了。
最后,我很感谢常务副总站出来打圆场,“小石,你可能没有听明白李总的意思,李总的意思是让你站在公司既有的人力资源水平,特别是管理层的素质层面,去思考如何从体系是去搭建一种愿意学习的机制和氛围,促进大家能力的提升,我想这个问题你还是要好好在思考和分析,会后再拿出一个方案和大家讨论,今天的转正答辩会我看就这样吧。”
走出会议室的时候,我反复咀嚼着副总的那番话,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长久以来,我一直是再为了培训而实施培训管理,似乎没有想过为了谁培训,是需要针对公司既有管理层素质提升来培训的;多年来,我一直也在设计与实施各种各样的培训管理方式,但似乎也是从来没想过如何建立一种一种学习的机制和氛围,让培训管理的方式不再需要那么复杂、那么刻意的强调奖惩。
当我把客户导向挂在嘴边,当我把体系建设写在纸上的时候,我却在工作实践中离他们越来越远。
[1][2][3]下一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