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在多样少量的工厂传统的流水线是否还需要存在

  [复制链接]
Surge 发表于 2011-9-22 07:46:52 显示全部楼层
少量多樣化儘量使用CELL線
皮帶線只適合大量生產
fuyongchun1987 发表于 2011-9-22 11:42:13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产品,搞个表格说清楚点现状。让各位分析分析
小霸王1号 发表于 2011-9-22 14:42:09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也觉得想法容易但实施比较困难
ljahhdu1 发表于 2011-9-23 01:40:58 显示全部楼层
dddd
willis_huang 发表于 2011-9-23 02:26:31 显示全部楼层
流水线也可以多样少量,关键看你产品是否能共用机台!如果换模损失很少,流水线一样适用!
CELL线更加适合人力在5人以下的制程,以你11人的配置,CELL也变成流水线了。
hongdawei1985 发表于 2011-9-23 03:04:49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下
lucklylu 发表于 2011-9-23 05:46:35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赞成把所有流水线拆掉,我觉得各种生产模式并存会较好,有几个原因:1、虽然是少量多品种的机种多,但如果有批量大的订单出现时,U型线无法应付;2、目前国内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员流动性较大,多技能工的培训难度大与技能培训周期长,也许技能没有完成掌握的情况下,这个人说不定就准备离职了,也就是说在未考虑这个因素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时,尽量不要把流水线全拆掉;3、任何一种模式都有可能提升效率,这是我从事精益生产和IE几年得出的一个结论,为什么这样说呢?一种生产模式的引入,目的都是为了提升效率,那么一个公司长期只存在一种模式,越到后来就越无法得知引入这种模式的背景和经历,也就不懂得其中的原理和原则,如果没有采取正确的方式、和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话,比起流水线、U型线的确有可能会使生产效力和质量下降的?我的公司改造过流水线,也搭过U型线,08年我一来就看到技术部门改造U型线,经过半年时间效率比原来还差,质量也下滑了,去年10月份我仍然尝试去搭建U型线,经过总结前面失败的教训、组建项目小团队、正确适当的激励,试验三个月,就实现了效率较流水线提升了46%,后续在逐渐推广,当推广到第6个CELL单元时,我回头再去查所有的流水线的生产性,现在发现我们仅只比流水线的效率多了10%点(U型线也在逐渐提升),我是负责整工厂的精益生产和IE的,针对这个情况好好分析了,我分析从1~9个月的所有报表,发现效率提升主要是在4月份,因为我在4月份的时候在工厂内实施过劳动竞赛的模式,主要是从单位小时产出、生产性提升率、5S、批合格率、安全生产、客投这个6个方面分权重进行每个月评比,生产线的所有挂线技术员、线长都打包,如果团体评第一,平均每人160元的奖金,第二名120元,第三名80元,针对不是流水线的则评比优秀个人,当时我未将U型线纳入到这个方案的实施中来,现在正在制作U型线的劳动竞赛方案。还有一措施是我在U型的一想法好的改善点被流水线的担当借用,我们的效率提升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促进,我也特高兴,因为整个工厂的效率提升是我的责任,我与工厂厂长是打包考核的。
     通过这些事情,我总结的是:如果员工的积极性和技能有所提高,不同的生产方式所带来的效率之差就不会十分明显。
     以上仅供大家参考。。(注:我们公司是日资公司,已经有近三十年历史了,从90年代初就开始开展5S、TPM、合理化、IE等活动,08年正式成立我们这样的独立部门)
zzxyxb 发表于 2011-12-16 10:49:34 显示全部楼层
流水线主要看工艺流程长短
徐小刀613 发表于 2011-12-19 03:07:02 显示全部楼层
赞成#27楼的观点。不管是什么理念或方法,最后落实的还是人,所以我们关注点也要更多的放在人身上。
horuse 发表于 2011-12-20 03:06:58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我在廣東一家公司也遇到這種問題,老板很支持,所以就順利的進行了試點,在我離開那家公司時,試點已非常不錯了,後來也沒打聽全部應用!
我認為報告倒是好寫,要做的是改善評估,員工是否都達到一定水平,改善試點細節評估,投入預估等等。
看到樓上說到員工阻力,我認為做很多改善都會出現員工阻力,人都喜歡習慣,不喜歡被改變,但改變之後將會成為習慣,所以我一直不把此類想成阻力!

以上供參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邮件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biaoqi_ftprevious! /1 !biaoqi_ftnext!

1
QQ